广州天河区经济总体状况(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天河区位于广州市老城区东部,2000年辖区范围:东到玉树尖峰岭、吉山狮山、前进深涌一带,与黄埔区相连;南到珠江,与海珠区隔江相望;西从广州大道、杨箕、先烈东路、永福路,沿广深铁路方向达登峰,与越秀区相接;北到筲箕窝,与白云区相接,区境地理坐标是东经113°15′55″~113°26′30″,北纬23°6′0″~23°14′45″区径东西极限长18.75公里,南北极限长15.75公里总面积147.77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约68平方公里,是建设中的广州市新城市中心区,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广州天河区经济总体状况?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广州天河区经济总体状况(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广州天河区经济总体状况

天河区位于广州市老城区东部,2000年辖区范围:东到玉树尖峰岭、吉山狮山、前进深涌一带,与黄埔区相连;南到珠江,与海珠区隔江相望;西从广州大道、杨箕、先烈东路、永福路,沿广深铁路方向达登峰,与越秀区相接;北到筲箕窝,与白云区相接,区境地理坐标是东经113°15′55″~113°26′30″,北纬23°6′0″~23°14′45″。区径东西极限长18.75公里,南北极限长15.75公里。总面积147.77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约68平方公里,是建设中的广州市新城市中心区。

气候

辖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

一、气温

1991年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天河区的气温也在变暖。90年代比80年代上升0.1~0.2℃。2000年6月6日,天河区最高气温为36.6℃,为50年来同期的最高气温。

二、雨量

1991年以来,年平均降雨量减少。建国初至60年代为1800~1900毫米,70年代至80年代为1600~1800毫米;1991~2000年为1781.8毫米。

土地资源

1991~2000年,天河区由于迅速城市化,耕地平均以每年1000多亩的速度锐减。从24907亩减至11291亩,减少了13616亩,减少54.66%。2000年除东北部外,靠近广州市老城区的地方已无耕地。

至2000年,天河区尚有地形坡度大于25度难于利用的低山丘陵土地42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辖区东北部。

植物资源

2000年,天河区的山林面积按所有权属镇村部分约有3.7万亩,加上省市单位的林地,共计约有5万多亩。主要分布在北部、西北、东北和中部低山丘陵区。由天然林和人工林组成,包括用材林、防护林、特种林、经济林、竹林、疏林、灌木林等。辖区内自然植被主要有季风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灌草丛等群落,共有马尾松、杉、柠檬桉、细叶桉、台湾相思、毛竹、苦楝、芒箕等30多个科、50多个属、100多个种。1991年后,由于城市化,森林覆盖面积从1990年的26.2%减到2000年的23%。

1991~2000年,天河区重视建设村镇公园。植物覆盖面积逐步增加。2000年,天河区建成区面积7230公顷,绿地面积2007公顷,绿地率达27.76%,人均公共绿地20.92平方米。

水资源

天河区地表水资源有沙河涌、猎德涌、员村涌、潭村涌、程界涌、棠下涌、车陂涌、深涌等8条主要河涌,总长69.43公里。另外还有近20条支涌、小涌,共长16公里。此外,天河区位于珠江北岸,有江岸线11公里;有耙齿沥水库、龙洞水库、新塘水库和麓湖、天河公园中心湖等。

1991年以来,因城市建设,河涌和水库面积不断缩小。天河区地下主要集中在区东北部。其中1991年前已开发的有珠村矿泉水、龙眼洞矿泉水、凤凰山矿泉水。珠村矿泉水水源位于东圃镇珠村东北约0.5公里。1998年6月,通过国家部级鉴定为含锌矿泉水,水量为144-207立方米/天。龙眼洞矿泉水水源位于沙河镇龙眼洞村洞旗峰南坡山腰,水量为82-156立方米/天,水温22.5℃。1991年5月,洞旗峰矿泉水厂投资100万元开发生产“洞旗峰牌”矿泉水。凤凰山矿泉水源位于沙河镇渔沙坦乡以北凤凰山。1990年,建有凤凰山矿泉水厂,生产“凤凰山牌”矿泉水。以上三处水源至2000年仍在生产矿泉水。1997年起,柯木塱村长寿村地下纯净水得到大量开发。1996年11月,发现从龙眼洞到太和帽峰山一带约200平方公里的地下有大量水源,水质为偏硅型,低钠、低矿化度,口感好,日开采量可达9099立方米。此外,从天河北路到瘦狗岭一带地下有温泉水源,水温达36℃,有丰富的偏硅酸、氟、铁等微量元素,有一定的医疗作用。至2000年,尚未开发的还有位于沙河禺东西路军体院一带的矿泉水源。

此外,珠村、吉山、新塘、渔沙坦一带丘陵台地还有一些百年井泉。

矿物资源

1、高岭土:俗称瓷土,白色,质软有滑感,具有吸水、可塑、耐火等特征,是重要的陶瓷原料和耐火材料。高岭土分布在瘦狗岭西南面,60年代起建有广州建筑陶瓷厂。

2、铋、钨:分布于龙眼洞南社水冲岭、白虎窿、深窿、大窝、崩岗等处。1956年国家在此开办有色金属矿物采矿场,开采矿石。60年代初关闭。

3、铝:分布于马坑园村东侧,表土层一米以下的土壤是一种黑白混合泥,因其含铝量高达23~38%,被称为铝质泥。储量不详。1972年开采,加工成泥粉,出售给车陂水厂和郊区铝厂,至1986年数量已超过15000吨。水厂用于沉淀水中的杂质;铝厂则用于制造硫酸铝。1986年因开采成本过高而停产。

4、河沙:1991年前,尚有沙河涌等河涌上游的河沙可采用为建筑材料。后来由于环境污染,河水变浊,可利用的河沙逐渐减少。至2000年已无河沙可采。

5、岩石:岩石资源以花岗石为主,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岑村火炉山和龙眼洞的洞旗峰一带。早在建国初的1951年,火炉山就有东升石矿场开始采石。至1991年,火炉山下有市东升石矿场、凌塘、新塘等石材场,洞旗峰下主要有市派安石矿场和龙眼洞石场,还有元岗、长湴等石材场,大小共44个石场。1993年11月,广东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广州天河龙洞派安采石场正式投产,采区面积13万平方米,总投资0.98亿港元,年产量100万立方米。1995年后,为保护生态环境,各石场陆续关闭。2000年派安采石场被广州市政府关闭。至2000年,尚余凤凰山、背坪、新世界等21个石场。

地下木材资源

长湴村往东至新塘、玉树村一带有地下林木。长湴,古时是沼泽地,因泥湴过膝得名。地下六七米深处有古河道和林木。60年代长湴村不少村民都曾从地下挖出过大树,其中一棵树干直径40多厘米。同时,在玉树村采掘深至2.5米时,也发现泥层中尚有大批未腐透的乔木。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天河区常住人口为1432431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029787人相比,十年共增加402644人,增长39.10 %,年平均增长率为3.36%,分别比全省、全市的年均增长率快1.46和0.88个百分点,与上一个十年(1990-2000年)的9.94%相比,增速放缓6.58个百分点。

天河区占广州市常住人口的比重由五普时的11.16%上升至11.28%,总量在全市排第四,位于白云、番禺、海珠之后。天河区作为全市的中心城区,随着CBD建设及产业退二进三的推进,人口规模得到有效控制。[9]

天河区本地居民主要说粤语,说客家语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凤凰街道沙河街道等地[10]。

珠江公园

珠江公园

顾名思义,珠江公园是因临近珠江和天河区珠江新城而得名,是广州市实施“三年一中变”的成果之一,于2001年竣工正式对外开放。2001年10月1日至2002年3月17日在这里及以西67公顷的地段上举办了中国第四届园林博览会而使珠江公园声名鹊起。园内还保存着园博会参展的一些景点。

华南理工大学校门

华南理工大学校门[21]位于石牌五山路斜坡处,建于民国24年(1935年)。

校门为-座高大的石砌牌楼,五山路穿牌楼而过。牌楼灰白色,分五门。中门宽8米,两侧各两门,依次宽5米、4米,均深6.75米。牌楼由12根花岗.石方柱组成。中门石柱稍高,约10米,由7块边长0.95的花岗石砌成。各柱头为花蕾状,左右横伸华表和石鼓。柱下也有石狮和石鼓。中门石柱并有狮头含环浮雕,柱内侧有一镶嵌大理石,上刻国立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前身)奠基于民国24年1935年)及校长邹鲁和诸董事姓名。现牌楼正中书“为人民服务”,原来书“国立中山大学”。

冯如纪念碑

冯如坠机处纪念碑在天河区沙河花生寮。中国始创飞行大家冯如在美国研制飞机成功后,为“壮国体,挽利权”,回国创办航空事业,于1912年8月25日在广州燕塘表演飞行,不幸失事牺牲。当时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曾令行广东军政府都督在冯如坠机牺牲处立碑纪念。由于袁世凯帝制自为,孙中山发动讨袁战争失败等影响,迄未动工兴建,直到1988年,才由广州市沙河文博学会建造“冯如坠机处”纪念碑一座,正面镶嵌一刻有“中国始创飞行大家冯如于一九一二年八月廿五日在燕塘表演飞行不幸坠机于此殒命葬于黄花岗,沙河文博会立”四十七字的云石。

刘氏家庙

刘氏家庙位于广州大道北路东侧,沙河大街大洲地2号,为清末爱国将领刘永福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主持建造,占地面积1170平方米。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越南维新会曾以刘氏家庙作为会址,开展驱逐法国侵略者,光复越南的革命活动。抗日战争时期,该庙曾遭破坏。民国37年(1948年)改作市75小学。建国后50年代初期,改作沙河小学及其附设幼儿园、初中班。1963年后改作市五金交电仓库。1989年,市政府公布其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华南植物园

华南植物园建于1956年,总面积约4500亩,是全国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它与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植物园、树木园有学术和种子交流业务。园内引种国内外植物约5000种,成为热带、亚热带经济植物引种驯化、推广应用以及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存的科研基地。这里众多的植物,与白云山一起,成为广州市“市肺”的两片“肺叶”。

华南植物园从1980年起向公众开放,1986年被广州市评为“羊城新八景”之一,誉名“龙洞琪林”。1995年被有关机构评为“中华之最”——全国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该园每年客流量为40万人次。

天河公园

天河公园位于黄埔大道北侧,面积75公顷,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公园最初为广州政府林场(又名石牌林场),始建于1928年,1933年为纪念孙中山易名为中山公园。广州解放后,从1950年8月至1953年底,政府对公园进行了大面积绿化造林,并将公园划分为中山林场和中山果园场,1957年改名为森林公园,1960年易名为东郊公园。民族英雄邓世昌墓就在园中。

公园内有乔木、灌木、花草、棕榈、竹子等100余种植物。此外,公园还建有各种游乐项目和大型烧烤活动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