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体会到了什么(对现在的我们还有教育意义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转眼又入金秋,桂花初吐芬芳,又是一年教师节到了。
尊师重道,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古代,教师节可能会分为很多种:特定节令、塾师生日和孔子诞辰等等,可见我泱泱中华尊师重教的传统由来已久。从某种角度讲,我国的教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了。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自媒体的日趋发达,这种美德仿佛只有在朋友圈里才显得那么重要。人们戏称这种现象为“朋友圈过节”。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很方便地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情感,但又有谁曾亲自登门看望和慰问呢?毕竟当面表达对老师的情感,才是最为尊重的。
有人说,时代变了,环境也变了。不光是对恩师的表达方式变了,连教育的方式也改变了。这种观点本也无可厚非,但是环境的改变,真的能改变我们的传统美德吗?那么,古人的教育方式,对于当代的我们,还有教育意义吗?
关于环境的改变对于教育的成功,最经典的案例莫过于“孟母三迁”的故事了吧?
孟子,被后世之人尊为“亚圣”,与孔子一起并称“孔孟”,为后世所景仰。但是,孟子小的时候并没被发现有做圣人的潜质,但是为人父母都有望子成龙之心,孟子正是通过他的母亲一次次对环境的改变,而影响了他的一生。故事大概是这样:
说是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逝,母亲为守节并没有改嫁。起初,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母亲看到后,就皱起眉头道:这样下去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继续住在这里了!
于是,孟子的母亲就带着孟子搬到了市集旁边去住。市集比较纷杂,商贩居多。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甚至还和一屠户学起了宰杀牲畜之事。孟母知道了,又泛起愁来:看来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书院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母亲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的孩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孟母三迁的故事,向我们道出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是多么的深远。那么,随着现在时代的改变,孟母三迁的教育意义,还适合我们当下这个社会吗?
这个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从故事的寓意的方面来说,是完全合适的,这点是不可置否。从古至今,这个故事一直被视为典型的正面教材在宣扬。直到现在,就连没入学的孩童都会咿呀不清的背诵着千古名篇——《三字经》里的“……昔孟母,择邻处……”。
它告诉我们,环境对一个人成长和教育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从各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到生活知识和社会经验的积累,再到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树立,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故事的道理和教育意义永不过时。
第二,从现实生活方面来说,又有不适合的地方。
我觉得这个环境,并不单一的指身边的环境,应该是家庭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首先,从家庭环境方面来说。一个人的成长,首当其冲的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的态度、素养和职业等,无不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的态度是导向,他们要把你培养成什么样,往哪个方向培养,甚至决不决定去培养,态度决定一切。
父母的素质素养也很重要。素质素养不高的父母,很难培养出一个高尚的人才,或者说一个合格的人才。毕竟,在现在社会中,人品真的很重要。
其次是自然环境。在古代,这个因素的影响可能要小很多,因为在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水平也不是很高,教育资源相对来说,差别不大;但是在现在,自然环境的影响绝对也不容小觑。相信如果你是住在大山深处,和住在繁华都市的孩子们相比,无论是教育质量、教育资源,还是眼界、世界观,都会有很大差别。
最后是社会环境。孟母三迁的故事里的环境,应该就是社会环境。现在的社会环境与古时候的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复杂不止百倍。现在社会的人或家庭,一般追求稳定,这是内因;房价的水平、教育资源的划分、地域条件的限制和政府的法律法规等,不可能让一般人能随意搬迁,这是外因。
所以,如今复杂的社会环境,造就了现在教育资源的差别。因为这些内因和外因的因素,致使现在的人不可能像孟母那样“任性”,而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奋斗,努力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这样才可能给孩子带来更好的教育资源。
通过这两方面的浅显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孟母三迁的寓意教育意义,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是可以借鉴的和学习的。但是从现实生活中的角度来说,并不值得模仿。
所以,对于孟母三迁故事的教育意义,适不适合我们当代,应该辩证地去看待,不可盲目的去模仿,也不能忽视其深刻的道理。同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完全倚重很多理论上的教育理念,实践最重要。比如,在每个家庭环境中,父母以身作则,不在孩子面前一味地玩手机,多带孩子一起看书学习,这样的实践活动,远比什么先进的教育理念重要的多,也管用的多。
还有,在我国一些优秀的传统美德中,如果父母也能以身作则的用实际行动去发扬,比如,在父亲节、母亲节和教师节这样节日里,带着孩子去看望和慰问他们,不要只在朋友圈里去问候,那么,孩子们肯定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我们的传统美德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