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之国学经典(文字-谈-)

百家姓之国学经典(文字-谈-)(1)

谈 读音 tán
  • 部首 讠 笔画数 10 五笔 YOOY
  • 参考:談 谭 䜖

谈(談-tán-动词)

(形声。从言,炎声。本义:说,谈论)

⑴ 同本义 [talk]

  • 谈,语也。——《说文》。字亦作谭。
  • 不敢戏谈。——《诗·小雅·节南山》
  • 三日不谈。——《庄子·天运》
  • 宏为人谈笑多闻。——《汉书·公孙宏传》
  • 坐谈问之。——《战国策·齐策》
  • 不假仆一二谈也。——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 谈笑而死。——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 女子毋多谈。——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 谈笑自若;
  • 谈聚(相聚在一起尽情交谈);
  • 谈会(聚在一起谈论);
  • 洽谈(接洽商谈);
  • 座谈(不拘形式地讨论);
  • 谈天(谈论天文)

⑵ 相处融洽 [get along]。

  • 如:他俩谈得来

⑶ 称赞 [praise]

  • 那个将军不喝采,那个把我不谈羡?—— 元·佚名《飞刀对箭》
  • 谈荐(称赞和推荐)

谈(談-tán-名词)

所说的话,言论 [what is said or talked about]

  • 奇谈(令人奇怪的言论);
  • 言谈(谈话的内容和态度);
  • 谈交(言谈之交);
  • 谈功(言谈的功夫)
谈(談-tán)

⑴ 说,对话:谈天。谈心。谈论。谈话。谈判。谈吐。恳谈。洽谈。漫谈。谈笑风生。

⑵ 言论,听说的话:笑谈。无稽之谈。传为美谈。

⑶ 姓。

源流一

上古周武王建立周朝后,追念先圣先王的功德, 封殷帝乙长子微子启于宋为谈国,又名为郯国,传国三十六代至谈君,被楚国灭亡,子孙以国为姓,相传姓谈。

源流二

据《姓苑》记载:“殷帝乙长子微子启,周武上封之于宋。传国36代至谈君,为楚灭。子孙以国为氏”。望出梁国、广平。(汉置广平郡,现在河北省鸡泽县。)

源流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籍谈,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姓苑》记载:“谈、谭、席,晋大夫籍谈之后”。“籍”,本义是指国政典籍、文献、史册等。籍氏,就是西周时期设置的官位,专职负责掌管王朝的典籍,除了在周王室有籍氏以外,周王朝亦在各个诸侯国皆有派驻该类官吏,如同现今的中央档案馆馆长以及各省派员,时称“董督”,即诸侯下的大政太史官。至秦朝末期,籍氏族人中有一位著名的籍镶在西楚霸王属下为大将,他为了避项籍(字羽,史书多称项羽)的名讳,便改姓为席氏,其后传下席姓一族;亦有籍氏族人避讳以先祖籍谈之名改姓谈氏、以及谐音字谭氏者。后来项羽战败自杀于乌江,籍氏族人不用改姓避讳了,于是有一部分恢复了族姓籍氏,但有很多人依然敬重西楚霸王,仍沿袭了谈氏、谭氏、席氏等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谈氏正确读音作yuán,今读作tán亦可。

源流四

源于已姓,出自周武王给古帝少昊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少昊后裔中的炎族首领就被封于炎地(今山东临沭郯城),称炎国。少昊,远古帝王,姓已,名挚,字青阳,建都穷桑,故号为穷桑氏,也称金天氏。“炎”,古字通“谈”,春秋前后,国名多加“邑”偏旁,从而炎国演化为谈国,亦称郯国,国君称谈子,亦称郯子,子爵,周武王将其归附于宋国所辖制,成为宋国的附属国。谈国灭亡后,其贵族子孙及国民中多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称谈氏、或郯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谈氏正宗。

该支谈氏古音读作yuán,春秋时期读作táng,今音读作tán。

源流五

源于蒙古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阿尔谈鄂谟克氏,亦称阿勒坦鄂谟克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所冠汉姓中即有谈氏。

源流六

源于满族,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惠和氏,亦称辉和氏,源初金国时期女真回特部,以部为氏,满语为Hunhe Hala,世居乌拉(今吉林永吉)、尼马察(今黑龙江穆棱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富尔坚城(今辽宁西丰小清河一带)、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谈氏、何氏、惠氏等。该支谈氏鼻祖为惠和·谈台,为清朝初期满洲正红旗人,世居富尔坚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畔富尔坚城故址),他以七品官职从征吴三桂,战功卓着,叙功被授世袭骑都尉。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汉化为姓氏者,称谈氏,世代相传至今。


百家姓之国学经典(文字-谈-)(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