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哪里:柳永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又字耆卿),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哪里:柳永三秋桂子十里荷花(1)

他出身于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大中祥符元年,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哪里:柳永三秋桂子十里荷花(2)

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词至柳永,体制始备。整个唐五代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不过十多首。到了宋初,词人习用的仍然是小令,即使是同时而略晚于柳永的张先、晏殊和欧阳修等,慢词的创作比例也很小。而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平分秋色。

纵观两宋词坛,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现存213首词,用了133种词调,在宋代所用880多个词调中,有100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我想可以说,如果没有柳永对慢词的探索创造,后来的苏轼,辛弃疾等人或许只能在小令的世界里左冲右突,而难以创造出像《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那样辉煌的慢词。

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题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也就是变雅为俗。其实,唐五代敦煌民间词,原本就是歌唱普通民众的心声的。等到了文人手中,词的内容才愈渐文人化。柳永由于仕途失意,经常混迹坊曲,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和市民大众的生活、心态相当了解,加上他又经常应歌妓的约作词,供歌妓在茶坊酒馆、勾栏瓦肆里演唱。因此,他一有文人词的创作路数,而迎合、满足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用他们的语言表现他们所关注和熟悉的事物。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哪里:柳永三秋桂子十里荷花(3)

柳永词中有很多表现世俗女性大胆泼辣的爱情意识,而非一般的自怨自艾,逆来顺受的深闺女性。同时,他或许是第一次将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忧愁。他流连楚馆,与歌妓交往频繁,因此有许多词是表现下层妓女的不幸和她们从良的愿望。最让人欣赏的一点是,他更多的是以平等的身份和相知的态度对待她们,展现出那个时代比较前卫的人格观念。当然,柳永词也有不少展现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市井风情,这方面要首推《望海潮》。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哪里:柳永三秋桂子十里荷花(4)

柳永词在语言上充分运用日常口语和俚语如“恁么”“消得”等,像是直接与人对话,还有大量运用白描,写景状物、言情叙事,不用烘托渲染,而直抒胸臆。他在题材取向上朝着自我化的方向拓展。前代词大多是表现离愁别恨,男欢女爱等情感,而柳永词则注重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他之后的词人也大多沿抒情自我化的方向进一步深化,从而创造出能与唐诗并立的宋词。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哪里:柳永三秋桂子十里荷花(5)

此外,柳永用典雅的词句,写着看起来不入流的的世俗,被当时自认清高的士大夫鄙夷,就连现在官方教材也很少收录他的词。可是他却将词还给民间,讲述着平凡人的故事,关注着底层人民那普通但也波澜壮阔的情感。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哪里:柳永三秋桂子十里荷花(6)

在面对一些阴暗面,只有正视,才能让阳光照进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