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定要有所为(有所为有所不为)
小时候听老师讲庄子很有点莫名其妙,“无为而无不为”,怎么这样玄奥?老师说这话看起来玄奥,仔细斟酌却也颇有道理。一个人太过有为了,就可能走向极端,一个社会太过有为了,就可能出现混乱,过犹不及都是不好的,但“过”的危害会更大一些。
这话还是不好理解。老师说,别急,举个例子吧。一个宋国人不满足于现有的买卖,为了赚大钱采购帽子到越国去销售,越国人的风俗习惯是断发纹身,帽子根本就派不上用场。结果是没赚到钱,反而丢失了原有的市场。这就叫有所为反而有所失。
那么,无所为就能有所得了吗?这也不尽然,关键在于人们对“有为”或“无为”作何种理解。庄子将“无为”看作是一种大境界,大智慧,只有高瞻远瞩,思想深邃之人才能达到立足于“无为”而至于“有为”的境界。比如,同样是持有一张不皲手的药方,一种人仅靠它来勉强维持生计,而另一种人则能用它来裂地封侯,这正是境界的高下所致啊。许多人以为“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干,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庄子所谓“无为”强调的是着眼于长远,致力于根本,反对的是急功近利的功名利禄和眩目一时的荣耀与成就。
这种人生的透视常为人所难解,因此庄子不厌其烦的进行解说。一天,庄子行于山中,见路边大树枝繁叶茂而伐木者却无人问津,甚为疑惑,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叹曰“此木以不材得其天年”。稍后舍于故人之家,主人命杀雁待客。仆人请示说,一只雁能鸣叫,一只雁不能鸣叫,杀哪一只?主人说,杀那只不能鸣叫的吧。弟子质疑道:“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回答说:我将处于材与不材之间。但这仍然不是最好的,最好的办法是“物物而不物于物”即顺应自然而不偏滞于一物。不偏滞一物就是尊重自然,顺乎人性,不刻意矫揉造作。
庄子又说:“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跻;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这种看似无所为的态度,实际上恰恰是一种非常合理的科学的态度,因为它顺应了自然,顺应了人性。谁能说这样的“无为”没有道理?
庄子之玄奥,在于他观照社会人生的高度和角度。观照的角度与高度影响着人们对人生世相的认知与理解,越是终极的人文关怀往往越难以被普遍的认知和理解。朱光潜先生在《谈美》前言里感叹说:“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而要超越现世的利害网,摆脱尔虞讹诈,唯有人心净化,人生美化,而“无所为而为”的艺术活动才是一剂美化人生净化心灵的良药。“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作事业的人都要抱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
朱先生《谈美》先于《文艺心理学》撰写却滞后才出版,正如他自己所担心的那样,在民族存亡的年代里“谈美”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但朱先生认为“我坚信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问题,大半是由于人心太坏。我坚信情感比理智更重要,要洗涮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
朱先生的救世良药是“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而人生美化的关键在于能否“免俗”。切断功利的审美态度正是使人“免俗”,人生美化的重要途径。大美无言,大音希声,无所为而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