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队知青的爱情事业和生活(知青往事:当年)

文:张瑜敏

当年和我一块下乡插队的8个知青,如今,已经有四人离世!

知青岁月,伴随着一代人青春的脚步,已渐行渐远,可时光的流水,却无法将我们的记忆冲淡。

插队知青的爱情事业和生活(知青往事:当年)(1)

我是一名嫁到农村的女知青,1970年5月,我插队到济宁鱼台县的农村,至今在农村生活了53年了,但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相反,我对当年的做法,我内心反倒有有几分的庆幸。

我老公当年20岁,他是村里的工分会计,他和我一样,是高中毕业。他有三个姐姐一个妹妹,他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勤劳淳朴又善良,家里的生活水平,在当时可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我对他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天,当我们这些知青和村里的父老乡亲见面时,我老公是这样介绍的,他说:“人家从省城来的这些知青,年龄大多二十上下,平时也没有干过体力活,他们既然来到我们的村庄,各位就要多担待一下,谁也不准找他们的麻烦!”

他的一席话,给了我们无尽的温暖。

后来,在一次收割水稻时,因为赶上了雨天,每一把水稻都要捆好,用担子挑到路上。

但我力气小,于是就对老公说:“刘会计,我真的挑不动。”

老公看着我单薄的身子骨,苦笑着摇了摇头,随即,他就安排了村里的一名女孩子帮我干活,并说:“你俩去抬吧,等慢慢适应了之后,分量再适当的增加一点。”

尽管插队之前,我们这些知青对农村的艰苦,都做过预估,但等到“双抢”的时候,才真正知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也真正体会到了农民的不容易。好在乡亲们都很善良,处处都很关照着我们,再加上老公的相助,当时我并没有吃太多的苦头。

总之,我在插队的日子,老公处处都关心帮助我,他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他自己宁愿不吃,也会就给我,渐渐地,我喜欢上了淳朴善良的他。

父亲知道我和老公相恋的消息之后,他当即就给我写信,父亲送给我柳青的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一步走错,将贻误终生!

面对父亲的劝慰,我不为所动。一个原在城市里长大又有文化的姑娘,却回乡嫁给了农村小伙。我的这次选择,也为自己定下了一生的基调。

1974年6月18日,我顶着父母和亲朋反对的压力,和老公领取了结婚证,成了第一个嫁给当地农民的女知青。

插队知青的爱情事业和生活(知青往事:当年)(2)

婚后的第二年,我生了一女,第四年生了一子。

1979年初,一起下乡的知青们,通过招工或其它途径先后离开农村回城,他们把自己用不着的铺盖和生活用品都留给了我。

那时候,我也犹豫过,但是,当我看到老公那不舍的眼神和孩子稚嫩的脸庞,我彻底地打消了回城的念头。

当年,国家全面恢复高考,高中学历的老公和我,利用生产队劳动的间隙,全力复习,第一年老公如愿以偿,考上了一所师范学院,我落榜了,老公给我鼓劲,让我来年再考。

第二年,公公和婆婆承担了照顾孩子的责任,我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在1980年,也迈入了大学的门槛。

当年的9月中旬,录取通知书以一封挂号信的形式送到了村里。三乡五里的人也都在打听我,因为,在那个年代,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还算稀缺。

就这样,我和老公借着恢复高考的政策红利,自此告别了乡土,一骑绝尘,驰骋在追逐理想的道路上。

我们夫妻大学毕业后,原本我可以分配县城工作,那里条件优渥,也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但我们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到乡下,在本村的小学做了教师,老公教数学,我教语文。

只有在农村生活过,才会理解乡下生活的真实处境,因此,我和老公竭尽全力教育孩子们,我们任教的乡村学校,多次在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插队知青的爱情事业和生活(知青往事:当年)(3)

而老公在29岁那年,就做了小学的校长。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这几十年里,很多孩子后来考上镇里的初中学校,继而改变了命运,至今,我们村成为当地出名的“文化村”,出国留学的就有六人,北大、清华、浙大和南开毕业的有七人。

可以说,我和老公的付出功不可没。虽然我没有享受到城里人光鲜的生活,但我觉得这一辈子,还是很值得的。每次走到路上,听到别人喊我“张老师”,我内心就有说不出的骄傲和自豪。

时光飞逝,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今年老公已经73岁,我74岁,我的一对儿女,已经在济南市定居,女儿和我们一样,成了一名教师,儿子自主创业,生意做的风生水起。

而当年和我一起插队的那八个知青,已经有四人离世,剩下的四人中,有两人离婚。

和他们相比,我是多么的庆幸,不但在农村圆了梦,还找了一个疼我爱我的老公。

这些年来,儿子一直想接我和老公去城里生活,但我们没有同意,因为我已经适应了农村的生活,每天走出家门,我就可以看到那些父老乡亲,和他们拉拉呱,帮他们干点活,感觉很幸福的。

2016年夏天,儿子出资40万,给我们盖了两层楼房,并精心进行了装修,我和老公每天种菜养花,生活的特别安逸。

插队知青的爱情事业和生活(知青往事:当年)(4)

没有人会知道前面的道路,但对于自己当初的选择,我无怨无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