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都在三国演义中哪几回出现过(实用主义的孙权)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曹操对孙权的评价,曹操与孙权的父亲同岁,而且有25个儿子,诗词歌赋有曹植、能征善战有曹彰、能文能武有曹丕。但是如果论在乱世之中忍辱负重,纵横捭阖的能力,确实没有人能够比得上孙权。


孙权都在三国演义中哪几回出现过(实用主义的孙权)(1)


“富二代”孙权

公元200年4月4日,孙策受重伤去世,去世之前他把家业都传给了自己的二弟孙权,并且说出了那段著名的遗训:“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此时的孙权只有19岁,也就是我们刚进入大学的年龄,之后孙权开始了他长达52年的政治生涯。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英雄辈出,但是那个时代也是士族门阀所统治的时代,大部分的政治资源都掌握在这些士族手中,底层百姓是没有获得政治资源权力的。孙权的父亲孙坚是浙江富春的寒族,但是从小就好勇善斗,靠着镇压农民起义步入仕途,起初只是一个小县吏,后来官至长沙太守,拉起了最初的队伍。


孙权都在三国演义中哪几回出现过(实用主义的孙权)(2)


孙坚在32岁时候,就因为战功被封为乌程侯。而此时的曹操还只是一个殿军校尉,刘备还带着关羽、张飞四处奔波。此时的孙坚已经成为一方诸侯,几年后和袁绍一起讨伐董卓,并且率先攻入洛阳。孙家能够快速起步,孙坚儿子孙策也居功至伟,和他父亲一样,同样勇猛无比,经常身先士卒,冲锋在前。

孙坚在攻入洛阳之后,毫无心理压力地拿走了传国玉玺,但是孙坚年纪轻轻就去世了,留下了26岁的孙策,以及5岁的孙权。孙策在打仗的时候,经常带着孙权四处奔波。而且孙坚也非常喜欢这个弟弟,常常让他帮忙出主意,孙策也经常提醒孙权,我旁边这些将领,将来都是你的手下,你要和他们打好关系呀。

和孙策勇猛不同,孙权性格开朗,天生具备人格魅力,而且对朋友很讲义气,经常为朋友出头,一身的江湖气,时常喝的酩酊大醉。孙策也看出孙权有举贤任能的能力,早早就将手中的领导权交到孙权手中。


孙权都在三国演义中哪几回出现过(实用主义的孙权)(3)


也是因为孙家非士族出身,因此也没有那些豪门的条条框框,他们没有所谓家国的概念,更没有政治旗帜,一切都是为了自己能够在这个乱世当中存活下来,一切都是利益为先,没有所谓道德制高点的批判。

孙权虽然从孙策手中继承了江东六郡,但是西面有刘表,辖区内叛乱不断,而且第一次出征几乎被俘,要不是周泰及时搭救,可能没有后来的“三国”了。黄盖、程普是随孙坚打天下的老同志,周瑜、张昭是孙策的干将,孙权属于典型的“富二代”,无威信、无资历,甚至没有自己的人脉,唯一靠的就是孙策的遗嘱。而且自己家族内还有舅舅吴景、孙策的堂兄弟孙贲、孙辅在一旁觊觎王位。

其实江东集团并不是铁板一块,孙策在入主江东时,因为屠杀江东的世家大族使得孙吴政权在当地很难得到支持。所以孙权继位后大量启用北方流亡士人,但是这也使得日后孙吴政权的发展陷入了瓶颈,尤其是上游军事统帅在集团内部已经很难找到合适人选的情况下,就不得不从江东士族中选拔人才,但是江东士人是不情愿与孙权合作的。


孙权都在三国演义中哪几回出现过(实用主义的孙权)(4)


孙权的集权运动

孙权面对这些挑战,主要依靠周瑜和张昭,周瑜帮助孙权通过巡军的方式,接管了孙策的嫡系部队。而且周瑜借着奔丧的名义,领兵进驻吴郡,使孙权的军事实力在江东占据了优势,从而压制住了其他有所想法之人的欲望,使江东政权实现了和平过渡。

庐江太守李术公然起兵,孙权领兵平叛,并屠城以示警告,堂兄孙辅企图勾结曹操,兵变失败之后,被囚禁起来。由于宗族的关系,孙权只能囚禁孙辅,但是随后孙权将孙辅的部队化整为零,重新编入其他部队,随后将他斩杀。

后来孙权通过任用陆逊,打破与江东大族的隔阂。陆逊既有江东大族的背景,又不像其他出身大族的士人那样桀骜不驯,再加上陆逊本人又是一个将帅之才,这也就给了孙吴政权江东化提供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孙权都在三国演义中哪几回出现过(实用主义的孙权)(5)


为了摆脱对老臣张昭、周瑜的依赖,孙权任用鲁肃、诸葛瑾这些没有政治背景的官员,他们既没有江东士族的后台,也没有江东大族的支持,如果想要在政治舞台上有所作为,只能依靠孙权。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吴的权力都集中到孙权的手中,而且孙权通过战后的封赏逐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随着周瑜短暂的死去,孙权也彻底扫清了能威胁自己最高权力的障碍。

三国之间的纵横捭阖

当孙权第一次见到鲁肃的时候,鲁肃为江东制定了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战略,汉朝已经没有希望了,但是曹操也不可能马上除掉,现在东吴只能占据江东,与曹操形成鼎足之势,以观察天下的变化。趁着曹操剿灭北方战乱的时候,孙权可以剿灭黄祖,进攻刘表,然后占据长江全线,这些战略的关键点就是荆州。


孙权都在三国演义中哪几回出现过(实用主义的孙权)(6)


而孙权也坚决执行了鲁肃的战略,因此为了争夺荆州,孙权不惜背弃孙刘盟约,向曹操称臣。而且趁着曹操远征乌桓的时候,孙权击败了江夏的黄祖,控制了长江的中下游。曹操看着孙权即将做大,于是率军南下,刘琮不战而降,荆州被曹操轻松拿下,接着就直逼孙权于赤壁。

孙权此时也清楚,曹操是冲着自己过来的,于是他听从诸葛亮的建议,果断做出联合刘备抗击曹操的决定。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大获全胜,接下来就是孙刘之间如何分割战利品了。

赤壁之战东吴是主力,刘备只起到追击的作用,而且刘表的部署大部分都投靠了刘备,让刘备实力大增,可是这么多张嘴,就需要土地去养活他们,而刘备此时却没有那么多地盘,于是刘备亲自到镇江找孙权要地盘。


孙权都在三国演义中哪几回出现过(实用主义的孙权)(7)


当时荆州一共七个郡,曹操控制着南阳,孙权占据着南郡和江夏等地区,剩下武陵、长沙、贵阳还有零陵四郡都在刘表余部的手中。而此时东吴的军队还在与曹操进行拉锯战,没有时间顾及南方。 刘备希望能够拿下刘表的这四郡,作为自己的根据地。

刘备此时与孙权交涉,其实也是让孙权默许自己的领地,让东吴日后不要过来干涉。而在东吴看来,荆州早晚是自己的囊中之物,刘备只不过是过来借荆州的。此时周瑜建议把刘备留下,然后让关羽、张飞为自己所用。鲁肃提出来要扶植刘备,让刘备成为东吴和曹操的缓冲区。孙权接纳了鲁肃的意见,而且还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要知道此时刘备已经49岁,而自己的妹妹孙尚香不过20岁。

曹操虽然退回了北方,但是实力依然强大,孙权尽管不情愿,但是为了大局还是把四郡借给了刘备。刘备在取得四郡之后,在荆州的实力其实是超过孙权的,成为荆州的实际主人,而且刘备自领荆州牧,推荐孙权为徐州牧,试图在官方明确自己荆州的归属。


孙权都在三国演义中哪几回出现过(实用主义的孙权)(8)


赤壁之战主力本是东吴,但是战利品却被刘备给抢走了,而孙权却表现出极强的耐力,忍气吞声把荆州借给了刘备。由于孙刘联盟的制约,曹操也不再南下,而此时东吴有了刘备这个缓冲带,乘势收复淮河流域。等到南方平定之后,孙权开始把焦点对准了荆州。

孙权提议和刘备一起讨伐张鲁,然后趁势袭取刘璋,共同占有荆州、益州之后,再一同对付曹操。但刘备告诉孙权,刘璋是自己的同宗,不能打,应该团结在一起讨伐曹操。

但刘备刚义正言辞地拒绝孙权,掉过头来就自己取了益州,这让孙权对刘备产生怀疑:你究竟是要匡复汉室,还是要抢地盘?之后刘备入川,孙权派船至公安将孙尚香接回东吴,表明他的强烈不满。

刘备取得益州后仍然不肯归还荆州,孙权派人去强行接管,但是被关羽给赶了回来。孙权派遣吕蒙强行来夺,而且此时曹操进军汉中,刘备生怕腹背受敌,才同孙权妥协,双方以湘水为界,重新划分了四郡的范围。虽然此时孙权有能力拿回荆州,但是他明白,他一个人是对付不了曹操的。


孙权都在三国演义中哪几回出现过(实用主义的孙权)(9)


公元216年,曹操出兵攻打孙权,两军在濡须口形成对峙局面,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孙权居然请降。曹操也非常识趣,当即许以婚约,建立了临时的同盟。刘备集团在取得汉中之后,与荆州的关羽形成了呼应之势,给曹操和孙权很大的压迫感,孙权此时也感觉到了刘备的威胁,其实已经超过曹操了。

公元219年,关羽用洪水破于禁和庞德,围困樊城,在孙权犹豫是攻打曹操徐州,还是刘备荆州的时候,关羽却扬言,攻下樊城之后,要收拾孙权。这让孙权改变了主意,决定联合曹操,夹击关羽。关羽在吕蒙的偷袭下,荆州全失。

从本质上讲,魏蜀吴三国是零和博弈的关系,一方的胜利肯定意味着另一方的失败,不存在双赢的局面。因此对于任何一方来说,即是朋友,也是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的只是不同情况下的选择。


孙权都在三国演义中哪几回出现过(实用主义的孙权)(10)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自称是皇族后裔,这导致刘备和曹操形成了完全对立的局面,而没有任何政治旗号的孙权,则可以有较大的获利空间,他可以利用刘备和曹操之间的矛盾,为自己争取利益。

杀掉关羽之后,孙权深知和刘备的关系已经决裂,彼此之间必有一战,因此他写了一封称臣的信件,表示曹操当皇帝是顺应天意,自己愿意向曹操称臣。十余年前,孙权斩断桌子决心与曹操一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而现在为了夺回荆州,他不惜放下身段,不仅向曹操称臣,还建议曹操称帝。

曹操死后,曹丕称帝,并且封孙权为吴王,孙权的大臣建议,不应该接受魏国的封号,但是孙权对于面子的事情看得非常淡,在与关羽对峙的时候,甚至愿意把女儿嫁给他儿子,此时这个封号有何不可。


孙权都在三国演义中哪几回出现过(实用主义的孙权)(11)


《三国志》对孙权的评价是,“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将他比喻成忍辱负重的勾践。曹丕继位后,对孙权果然是麻痹大意的,在孙权与刘备夷陵之战中,曹丕完全有机会趁机消灭东吴,但是他错失了绝佳的机会。

孙权在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后,迅速与蜀国结为盟友,反过来对抗曹魏。刘备称帝之后8年,孙权才建号称帝,到公元252年,蜀国刘备已经换成了刘禅,曹魏已经换成了曹丕、曹叡、甚至司马家族,但是东吴的旗帜依然没有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