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奶期宝宝怎样才能吃奶(宝宝到了厌奶期)
很多妈妈会发现,宝宝在3~4个月的时候,喝奶不如以前专心了,喝奶量也在逐渐下降,有时甚至会用哭闹来抗拒吃奶。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宝宝该不会是进入厌奶期了吧?”有的妈妈就会这样想。
事实上,医学界是没有“厌奶期”这个概念的。
所谓的“厌奶期”,是因为妈妈们不知道宝宝为什么不吃奶,于是就道听途说地接受了“厌奶期”这个定义。
一般宝宝在出生以后,前3个月的生长发育速度快,营养需求量多,所以母乳摄入也较多。
4个月左右宝宝的生长曲线逐渐平稳,需求量也会相应有减少,同时宝宝的视力、脖颈肌肉等逐渐发育,注意力开始转移,会发现吃奶的时候也没那么专心了。
这种现象多出现宝宝4~6个月的时候,短的会持续1~2周,一般不会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和精神状态,而“厌奶期”则是对这种现象的一个泛称。
“厌奶期”这三大坑
妈妈一定不要进
很多妈妈发现宝宝吃得少了,就焦虑的不得了——“娃这样会把自己饿坏的,发育不好怎么办…”
于是就开启了花式喂养模式,如晚上喂奶、奶瓶喂等,最后折腾了半天发现宝宝越吃越少,还养成了频繁夜奶、夜醒等坏习惯。
其实这个“厌奶”阶段喂不对,妈妈以后也得跟着“遭殃”,所以一定要避开这3个常见大坑:
1.频繁喂奶用次数补足量数
就像是宝宝明明不饿,可妈妈还是一次又一次给娃饭里夹菜,久而久之宝宝就觉得饭不好吃了。
所以当宝宝不饿,妈妈就不要强迫进食了。
否则时间长了宝宝容易把吃奶和恐惧、强迫这种坏情绪联系在一起,恶性循环下去妈妈反而费力不讨好。
2.趁宝宝睡觉时喂“迷糊”奶
很多妈妈说宝宝醒着喂奶喂不进去,那就趁着他睡觉时喂吧,好歹吃一点是一点。
就这样喂三两个月,导致宝宝后来只吃“迷糊奶”。事实上,这种行为会让宝宝潜意识地认为,睡觉的时候应该吃奶,这样一来醒着的时候更不吃了。
另外,长牙以后还频繁吃夜奶的宝宝,奶渍停留在乳牙上,容易导致龋齿。
3.把母乳挤出来用瓶喂
有的妈妈发现把母乳挤到瓶里宝宝多少还能吃一点,于是就改用了母乳瓶喂。
这样做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还使哺乳失去了特有的意义。
亲喂不仅是宝宝获得营养的一种途径,更是妈妈和宝宝之间一种独特的互动方式。而且亲喂还能预防宝宝养成吮指的不良习惯。
妈妈做到这4点
宝宝厌奶不用愁
1.先排除疾病因素
宝宝出现食量突然变少、喂奶时大哭大闹的情况时,妈妈应该先看看宝宝是不是生病了。
比如鹅口疮这类的口腔疾病会让宝宝在吞咽母乳时产生不适,而急性呼吸道感染(鼻炎、咽喉炎)等会让宝宝鼻塞吃奶的时候呼吸不畅,这些原因都可能会让宝宝产生拒奶的行为。
如果发现病情或者妈妈自己不能确诊,要第一时间寻找医生解决。
2.判断宝宝是不是真的饿
宝宝在饿的时候是会发出信号的,妈妈要做的就是听懂宝宝发出的“饥饿信号”,然后根据宝宝的需要来喂奶。
3.良好的喂奶习惯让妈妈事半功倍
要想养娃省心,妈妈就一定要在喂奶这件事先定好“规矩”。
① 妈妈要帮助4~6个月龄的宝宝养成定时规律吃奶的习惯。如果宝宝每次吃的很少,可以逐渐拉长喂奶间隔时间,建议每3~4小时喂一次。
② 为了让宝宝的注意力不被转移,妈妈可以选择安静、光线偏暗的环境里喂奶。
4.加大宝宝的运动量
妈妈可以尝试增加宝宝的运动量,以加大宝宝的消耗量来促进摄入量(喝奶量)。
建议给孩子做抚触按摩和腹部按摩;尝试让宝宝多练习趴着、抬头、翻身、抓握,等增加活动量,也可以多带宝宝去户外转一转,促进宝宝肠道蠕动增进食欲。
“厌奶”行为只是宝宝在4~6个月时,可能会出现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家长不必过于担忧。
在喂奶这件事上妈妈要观察宝宝的饥饿信号,而不是一味强调宝宝今天吃了多少毫升奶。
家长尊重宝宝的生长规律,宝宝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每个当妈的在养娃路上,都会遇到很多难题,但每解决一个问题,都是当妈路上和宝宝并肩作战的一场小胜利。
接下来评论区为你打开,说说为了让宝宝好好吃奶,你曾用过哪些奇葩招数?踩过哪些坑?
在这里,我们陪着宝宝一起成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