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已开君可缓缓归矣(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作者:艳若桃李,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陌上花已开君可缓缓归矣?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陌上花已开君可缓缓归矣(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陌上花已开君可缓缓归矣

作者:艳若桃李,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01

请原谅我用了这个快要被用烂了的题目。但春暖花开,人人都想郊游探春,面临旅游旺季和复工大潮,我还是想用这个题目,来表达我对人们禁足放开之后,对春天热烈扑怀的欣喜欢悦。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也。

哎,生命不息,爱情不止,春风吹又生,花开又一季,多像家人对我们千百次的叮嘱:朴素,温暖,亲切。

是的,历史长河中,多少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多少文人学士的诗词曲赋,皆过往也。唯有言真者,真言者留其名。

这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也”,就出自一位帝王之口,但世人早已遗忘了他为王时的一切,却只有这一句真至平淡的话,让他的名字从百千万个帝王将相中脱颖而出,流传千古了。

这句话出自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王钱镠(liu)之口。

02

公元852年3月的一天,钱镠出生于一个世代种地打鱼为生的农家。他出生时,小屋里红光闪烁,伴有兵马之声,一直渴望有钱的父亲钱宽吓懵了,认为是不祥之兆,要把这个刚出生的婴儿丢于枯井里去,祖母善良,不忍心,阻挠了儿子残忍又愚蠢的行为。

名叫钱宽,却一生钱不宽裕的父亲,一辈子都在盼着家里阔绰起来,眼看自己半生已过,依然贫穷,他就把致富的希望寄托在了儿子身上,希望他有很多很多的钱,最好是成色上好的金子。

于是,他给儿子起名叫钱镠,字具美,小名婆留,意思是婆婆留下来的孩子。

小钱镠7岁时,启蒙读书,聪明善学,博闻强记。12岁,读《春秋》《武经》,他也能融会贯通,读得津津有味。

因为生于乱世,小钱镠自小习武,特别擅长射箭,舞槊(shuo),还懂得一些天文地理阴阳经书之类的常识。

19岁的时候,家里贫穷,难以为继,他便偷偷加入了贩盐的队伍,在古代,盐政都是朝廷统揽的,不准私人插手,一旦被发现,将是重罪死罪。

于是,刀口上舔血的生意,只做了一两年时间,钱镠就坚决地弃之不干,另觅他计了。

21岁的时候,他发现从军是条不错的路,于是便加入了当时驻在家乡附近的董昌的队伍,成为其偏将。

不得不说,有些人天生军事才能。钱镠,即是如此。

他对阵黄巢起义军,智用计谋,以少胜多,保住了临安城。唐昭宗因此封他为“都指挥使”,后又因军功屡升为节度使。

895年,董昌起兵反叛,唐昭宗命钱镠讨伐。面对自己昔日的上司,钱镠先礼后兵,写信给董昌,劝说他:

与其做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皇帝,不如堂堂正正地做一个节度使,可保终身富贵。董昌不听,两军遂对阵。

战前,钱镠又两次当面劝说,但箭已在弦,不得不发的董昌,此时已奈何不了局势。没办法,钱镠只好和自己的部将出战,一举荡平了叛军。

结果,钱镠因讨伐有功,加授为检校太师,受到了唐昭宗的大力表彰。

不但命人将其画像挂在凌烟阁上,而且将其家乡的名称改为衣锦城。为此,当时很有名气的诗僧贯休,给他写了首贺诗。

《献钱尚父》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当过盐贩的穷小子,一下子被封官又加爵,小小的心里,装不下这么多的虚荣,他的心,突然就膨胀起来。他要求贯休,将诗中的十四州改为四十州。

贯休何许人啊?那也是个有“天赋敏速之才,笔吐猛锐之气”的人啊!(见《唐才子传》)。

“一条直气,僧中一豪”地贯休,掷笔拂袖:“州亦难添,诗亦难改!”扬长而去。

钱镠的父亲得知了此事,又目睹了儿子日益张狂的行为,很担心。便有意回避他每次得意地衣锦出门。

钱镠不解,老子给儿子长脸,老子为什么还不高兴呢?他特地去问老父亲为什么要回避他?

父亲说,我们家世代耕种打鱼为生,现在出了一个你这样的人,你不但不知谨慎,反而张扬行事,难道,你没有注意到周围环伺的强邻吗?

听了父亲的话,钱镠凛然受教,霍然警醒。从此再也不趾高气昂了。

相反,他处处谨慎,孜孜以修,为了警戒自己,他命人制作了一种圆木枕头,人枕在上面,很容易醒来。后人把这种枕头叫做“警枕”。

03

公元907年,老天爷似乎看烦了唐朝行将就木时却依然歌舞升平的末世虚华之样,昏眼欲睡之际,扯下了唐朝的剧终幕。

同时,又好像不小心开启了藏龙卧虎之地的闸门,一时间,真龙下凡,接二连三。

唐朝灭亡后的50多年里,中原地区先后出现了5个短暂的王朝,后世为了与先前的王朝相区别,在他们的名称前,通通加上了“后”字,于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称为五代。

而与此同时,南方的许多割据地和藩镇,有人称帝,有人为王,前前后后一共出现了十个小王国。再加上面五个朝代,这段你方唱罢我登场,朝代王国,此起彼伏的时期,被称作五代十国时期。

先是朱温叛唐,建立后梁,当镇海节度使的钱镠,为免战争,拒绝了罗隐要他讨伐朱温,自立为帝的建议,他适时地低头转向,上表祝贺,并愿称臣。

朱温高兴之余,封他当吴越王,钱镠就成了吴越国的开国之王。(在今天江苏浙江一带)

钱镠在位26年,实行保境安民政策,避开了当时众多兵家相争的吴越之地成为战场的人祸。

他兢兢业业,殚精竭虑,修建钱塘江海塘,在太湖流域广造堰闸以泄洪,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大力发展农业,治理水域。

为了和繁忙多事,易于健忘作斗争,钱镠在卧室里放了一个装沙粉的盘子,想起什么事,随即在粉盘上记下来(比磨墨方便),免得一忙起来就忘记。

在他和子孙几代的治理下,吴越之地成了当时富甲一方的繁华之地。可以说,如今江南的水乡格局和富庶,有钱镠的一份功劳。钱姓人家多在江浙一带,也是因此而来。

后来,北宋编纂《百家姓》,开头一句便是“赵钱孙李”,赵家是皇家国姓,当然要排第一,钱姓排在第二,足以说明钱姓人数,在吴越国时期得到了长足地发展。

当今有名的钱穆、钱钟书、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都是江浙一带的钱家,是钱镠几十世之后的子孙后代。

当后唐取代了后梁,吴越国又向后唐称臣纳贡。这种破财免灾,用钱财换取平安的做法,在当时,可能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后世对此颇有争议,因为这种“明哲保身”的做法,一方面使当地老百姓免遭战争屠戮,另一方面又加重了老百姓负担,其中利弊得失,在此不作论述。

但钱镠被后人永久传世的,却并非这些丰功伟绩。而是他的一句平淡至真的话语: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04

时间是一个广袤无垠的无涯旷野,历朝历代,无数凡夫俗子,帝王将相,过客无数,哪有个长生不老,万岁永久的?

不过是王侯将相,历史留名久远一点,凡夫俗子,藉藉无名而已。就是论起“立德、立功、立言”而扬名万世者,也多如过江之鲫,不胜枚数。

但既做帝王将相,又以真性情,真言辞传名后世者,却很少,而钱镠就是其中一位。

钱镠有一位结发妻子戴氏,她娘家在临安,每年过完年至清明节这段时间,这王妃都要回娘家小住,一为祭拜先祖,二为陪伴亲人。当时回临安的路不太好走,钱镠就命人铺石修路,以便轿舆车马通过。

“爱你,就送你一条安全地归去来兮路”。这个行为,在此次疫情期间,曾让无数人感动万分。不想,几千年前,就有人做过。

疫情期间,一个在医院工作的妻子,害怕传染家人,住在外面,走路上班,而担心妻子安全的丈夫,总是开着车,打开车灯,默默地跟在后面……

一样的爱,不一样的表达,只要爱的情是真的,就会感动人!

如果说钱镠给妻子探家修路的行为,有借助王权加持的行为,那么有一件事,却与权利丝毫无关,但与真性情,真爱有关。

那是又一年的春天,妻子回临安娘家探亲还没有回来,田间阡陌上的各种花都开了,万紫千红,妖娆多姿,在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中,微微摇曳着……

桃红柳绿,杏粉梨白,好一个人间芳菲四月天!这样的季节,除了感叹生命的蓬勃之外,还适合爱情的滋生,相思的浓烈,诗歌的繁茂……

被色彩明媚的春季激发得情思荡漾的吴越王钱镠,虽然身边婉转多情,曲意承欢的女子很多,但最难忘的还是那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糟糠之妻。

禁不住思念之情,他给妻子写了封信,其中有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意思是,去了好长时间了(其实才几天),田野边的花都开了,你可以一边欣赏花,一边慢慢地回来啊!

哎呀,心房里是不是充满了铁汉柔情的春潮?原来,打动人心的,从来不是富贵帝王的慷慨馈赠,也不是王权加持下的各种行为,而是出自真心真情,情不自禁,流露的一句真挚的话语!

这一句花前淡淡思念妻子的话语,趁着柔软的春风,飘荡过了几千年的历史风云,仍然温情脉脉地占据着我们的心灵。

短短九个字的柔软话语,显示着一个骁勇善战的吴越王,对糟糠之妻的情深意重和爱意流淌。

这样的情话,比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更质朴,更生动,比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更及时,更日常。

这句平铺直叙的话,作者表达的是一种淡淡的思念又有点不好直说出来的意思。只好婉转表达,田野里的花都开了,路也不太好走,你可以慢慢地一边赏花一边回来。

只此一语,就情越千古,胜过了许多诗词曲赋。千百年后,人们记住的,不是他当初的王侯将相之位和一言九鼎之语,而是他情至浓时的一句真挚之言: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钱镠,这个人,有人情味儿,智商高,情商更高!难怪,百年之后,苏轼也被钱镠的这句话感动,写下了三首诗,其中两首:

《陌上花》一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移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陌上花》二

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辇来。

若为留得堂堂在,且更从教缓缓归。

突然感觉这两首诗,挺契合我们现在当下的情景:多少家庭,已物是人非,多少人心,垂垂老也。游冶在外的女主啊,陌上花开,你可以缓缓归来!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也!在古代,有担忧,有思念,于当今,依然如此!

-作者-

艳若桃李,女,中学高级教师,省作协会员,喜欢阅读写作,发表过六百多篇文章,获过若干奖项。教书育人责任田,读书写作自留地。舌耕不懈,笔耕不辍,非为大器想晚成,只缘精神有需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