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被静电电到怎么处理(被静电电击不只是小问题)

触碰到金属车门、房门时,总会猝不及防地被“电击”;冬天脱毛衣的时候也会出现电光,并伴有噼里啪啦地响声……这些现象的产生都与静电有关。那么,静电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它会产生哪些危害呢?在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防静电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总是被静电电到怎么处理(被静电电击不只是小问题)(1)

静电究竟为何物?

当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或表面时就形成了静电,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静电现象也分为正静电和负静电。当正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时就形成了正静电,当负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时就形成了负静电,但无论是正静电还是负静电,当带静电物体接触零电位物体或与其有电位差的物体时都会发生电荷转移。在我们的生活里,行走或者穿衣都会存在不断摩擦的过程,这都可能产生静电。

静电有何危害?

虽然静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是我们切不可小看静电的危害。静电会危及人们的安全。静电能够在飞机飞行时严重干扰飞机无线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使飞机变成“聋子”和“瞎子”,造成飞行事故。大河网补充道,静电火花也能引发燃气爆炸,所以,发现天然气泄漏时,千万别脱穿毛衣,整理头发。

此外,静电会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印刷厂里,纸页之间的静电会使纸页粘合在一起,难以分开,给印刷带来麻烦;在制药厂里,由于静电吸引尘埃,会影响药品达不到标准的纯度;在化工企业的气流输送工序中,管道的某些部位由于静电作用,会积存物料而减小管道的流通面积。

静电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等患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适当防范静电。这是因为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统老化,抗干扰能力减弱,外来的静电干扰常可导致其心律失常、心动过速,诱发早搏,甚至房颤。有研究显示,静电对老弱病孕人群的危害更大,它可干扰红细胞的膜电位,造成血管内红细胞的聚集,使中老年人容易发生心肌梗死或脑血栓;静电可致孕妇体内孕激素水平下降,继而引发流产或早产;静电会抑制中老年男性的性激素生成,引起早衰及男性性功能减退。此外,静电还可导致皮肤干燥、过敏、瘙痒、红斑和色素沉着等。

总是被静电电到怎么处理(被静电电击不只是小问题)(2)

这些方法可防静电

增加室内湿度。

干燥的环境是引起静电产生的因素之一。当冬季空气中的湿度低于30%时易摩擦起电;而当湿度达到45%时,静电产生的概率将大大降低。为减少静电,不妨在室内使用空气加湿器,或者适当喷洒一些水、养一些绿植来增加室内湿度。

借助外物“放电”。

在触碰水龙头、门把手、车门等易受静电干扰的物品时,可先用抹布或钥匙碰一下这些东西,将静电导出再用手接触。在加油站自助给汽车加油时一定要按照规程操作,加油前触碰油机上的静电释放器,以防危险发生。

多穿棉质衣物。

冬天尽量避免穿化纤、羊毛类衣物,此类衣物容易摩擦生电,建议多穿纯棉衣服,袜子最好选择棉袜。

勤洗手、勤换衣。

对于人体自身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多洗手,保持手部湿润,在水中释放掉皮肤表面的静电荷。选择木头或骨质的梳子可以在梳头时避免静电产生。

总是被静电电到怎么处理(被静电电击不只是小问题)(3)

消除头发静电的6个小窍门

1、按摩头皮

这样会把头皮的油脂自然的分散在头发上,可以让头发有亮泽,注意不要梳头来按摩,梳头会导致头发越来越毛躁,还会加重静电现象。

2、先用护发素再用洗发水

如果觉得发质过干,洗完之后不蓬松,那么不妨可以改变一下洗头的顺序,将头发全部打湿之后,1。用护发素来涂抹发梢,让头发变得柔顺服帖,2。使用洗发水来清洁头皮和头顶,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打结。

3、头发也需要进行保湿

头发和肌肤一样,如果含水分不足,便不会饱满柔润,“保湿”才是美发要诀。因此,除了日常多摄取蔬菜、水果,多喝水外,还要选择有保湿作用的美发用品。使头发的皮质层中饱含水分,以常保滋润而光泽。

也可以选用保湿度高的洗发水,根据自己发质特点,保持一周3~7次的洗发频率,这样不仅能保持发丝的清洁卫生,减少对面部皮肤的污染,还大大削弱了因为颗粒物摩擦而造成的静电问题。

4、使用宽型木质或绝缘材质梳子

梳头的时候最容易打结和起静电,让女生们烦恼不已。每天使用的梳子一定不能小看,长发女生最好选择材质为实木或绝缘材质的宽型齿梳,这种梳子能够大面积接触到头皮,极易梳开头发,减少打结和静电的产生。

5、用加湿器

太干燥的地方,如果你待得时间比较久的话(比如办公室),那么加湿器其实很有作用的。

6、正确使用吹风机吹干头发

吹风机的方法使用不对也是会让头发受损的,因此我们应该选择正确的方法好好保护我们的头发。

最好的方法其实是,在用手梳理头发的同时,利用吹风机的风让头发与空气相接触,残留在头发表面的水分便会随风蒸发了。使用吹风机吹头发时,应该将风从头发根部开始吹入,最后才是吹发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