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汉林观点(石头开花渐入佳境)

文/马庆云

11月19日,电视剧《石头开花》的第二个单元剧《古村情》已经可以正版视频平台观看。经过连续两天的卫视播放,这部电视剧呈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观众在豆瓣等处呈现的口碑状态非常不错,而该剧在几家卫视的收视率情况则并不乐观。因为是多家卫视播出,所以出现了收视率上的分流。从目前的两个单元剧质量来看,《石头开花》不失为一部较为优秀的扶贫剧。

巩汉林观点(石头开花渐入佳境)(1)

尤其在第二个单元剧《古村情》当中,可谓是直面了很多扶贫工作当中的真相。我们以往的扶贫剧,不愿意呈现真假贫苦户的内容。因为这些内容,容易出现对一些“贫困户”的批评,这是观众在情感上所不愿意接受的。不过,这一次,《古村情》把真假贫困户当作了叙事重点,作为一个单元剧存在,不失为一个精巧的叙事角度。

巩汉林观点(石头开花渐入佳境)(2)

在《古村情》当中,塑造了几个假贫困户形象,都非常具备代表性。比如,一位通过苹果产业园脱贫致富的农民,不愿意摘掉自己贫苦户的帽子,就是担心摘帽之后,自己的扶贫苹果园也被村委会收回,这样,自己就要重返贫困户行列了。显然,这是现实扶贫工作当中会遇到的问题,进行影视化处理之后,呈现了非常不错的真实质感。

最终,张铎饰演的第一书记解释,扶贫政策是脱贫摘帽但不摘政策,村里边的苹果园依旧由这位农民继续种植。这样的剧情模式,就是把扶贫剧放在了真实才分的基础之上,是很多书斋创作的扶贫剧所不能比拟的。显然,扶贫剧需要深入采风、了解实际,才能创作出有效的剧本内容来。

巩汉林观点(石头开花渐入佳境)(3)

再比如,在《古村情》当中,还塑造了一位拥有剪花技艺的老汉,他不愿意让自己申请贫困户,虽然他的经济收入,已经够得上贫困户的标准了。这其实也是现实贫困户申请过程当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有些人抢着当贫困户,但他并不贫苦,而有些人,因为很多种原因,并不愿意成为贫困户。在这个单元剧当中,有剪纸手艺的老艺人,最终并未参评贫困户,而是在第一书记的帮助下,把剪纸艺术通过互联网和农村旅游的方式打开销路,真正成为并不贫困的人。

巩汉林观点(石头开花渐入佳境)(4)

说《石头开花》渐入佳境,并非只是这部电视剧呈现了非常不错的写实风格,而且是这部电视剧在编剧叙事上,也讲求较为不错的技巧性,且这种技巧,不伤剧情的真实性。《古村情》当中,便塑造了两个“假贫困户”。而且,这两个角色,都觊觎一位农村寡妇,想要和人家成亲。

其中一个贫困户,虽然确实贫苦,但却游手好闲,经常赌博,去工地打工,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几个收入。另一个贫困户,就是典型的假贫困,儿子的工厂虽然申请破产了,但儿媳妇又重新成立了两家更大的企业,纳税规模不小,显然这个父亲是伪装贫困。《古村情》的叙事主线,就是揭露这些假贫困,并且对这些“假”也进行帮扶工作。

巩汉林观点(石头开花渐入佳境)(5)

尤为有趣的,便是巩汉林老师饰演的这个假贫困户。他伪装贫困,其实是担心王雅捷老师饰演的寡妇觊觎自己的财产。要维护自己贫苦户的帽子,这位假贫困户可谓是做出了很多小伎俩的事情。这些事情,让整部电视剧充满着喜剧式的快乐。很多扶贫剧容易因为纪录片式的叙事,而造成整个的基调过分沉闷。这部《古村情》则不然,真实基础上,也有喜剧叙事,巩汉林老师为剧作加分不少。

巩汉林观点(石头开花渐入佳境)(6)

最终,在第一书记的扶贫帮助下,两个“假贫困户”也加入到了乡村旅游的工作行列当中,并且真正脱贫致富了。显然,这个村庄的最终富裕,是依靠发展古村落的乡村旅游而来。剧作以较为轻松的“笔调”,把这个故事娓娓道来,算是扶贫剧当中叙事能力较高的作品了。外加上巩汉林、王雅捷等老师的加持,《石头开花》呈现了剧作水平逐渐上升的趋势。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