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为什么只有5%(其实海洋探索比太空探索更困难)

说到太空,相信大多数人都是一种向往的心态,也许是受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仙女们影响,虽然未知,但它总是让人想要去探索。从古至今,通过不断地探索研究,人类对太空的认知终于逐渐清晰,但与此同时对海洋的探索却没这么“顺利”。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为什么只有5%(其实海洋探索比太空探索更困难)(1)

“探索太空”

海洋面积占据地球的71%,可是人类目前对它的探索只有5%,不管是探测设备还是观念预期,人类都还在一步步更新。海洋探索为何发展缓慢?深海的不同深度分别有什么?有多恐怖?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为什么只有5%(其实海洋探索比太空探索更困难)(2)

海洋面积占地球的71%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本文将从“太空探索的主要困难和成就”,“海洋探索的难度”“海底的不同深度到底有什么”以及“宇宙之外有什么”这几个板块来阐述关于太空和海底的秘密。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为什么只有5%(其实海洋探索比太空探索更困难)(3)

“探索海洋”

太空探索的主要困难和成就

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关于宇宙的美好神话传说数不胜数,人类为了了解地球之外到底有什么,制造发展了一系列航天工程,做了很多的太空探索,在这个过程中遇到过很多困难也取得很多成就。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为什么只有5%(其实海洋探索比太空探索更困难)(4)

“嫦娥奔月”

太空探索的主要困难就是设备和理论的突破。随着航天探测器,人造卫星等的发射,人类了解到了越来越多的地球之外的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和比对,这些信息又形成了新的关于太空的理论研究,反过来继续推动着对于太空的进一步探索。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为什么只有5%(其实海洋探索比太空探索更困难)(5)

美国登上月球

在这之中,人类一步步克服了缺氧、燃料、饮食、辐射等问题,1961年苏联加加林少校乘坐载人飞船“东方”1号遨游太空108分钟并安全返回,和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表面,这使得人类真正迈入宇宙之中,载人航天事业有了巨大飞跃。

除此之外还有黑洞的发现,广义相对论的验证,宇宙大爆炸起源理论的建立等诸多重大成就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为什么只有5%(其实海洋探索比太空探索更困难)(6)

黑洞结构

而相比之下对于海洋的探索,好像进展“不如人意”,难道是人类对海洋不感兴趣吗?其实不是,海洋探索其中从中世纪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那时候的探索只局限于寻找新的海洋和大陆。深海探索是从上个世纪才开始的,目前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为什么只有5%(其实海洋探索比太空探索更困难)(7)

海洋探索的难度

即使没有人真的去过深海,但深海恐惧症这种病却很多人都有感悟。它会让人感觉自己处于一个密闭的空间中,很压抑甚至无法呼吸。虽然这只是对症状的一种形容,但对于海洋深处来说,压抑、寒冷、无法呼吸,这些状况都是确实存在的,通俗地说,就像一个恐怖的深渊。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为什么只有5%(其实海洋探索比太空探索更困难)(8)

“深海探索”

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恐惧,是探索太空和深海的必然。克服恐惧,以客观的心态去观测和研究它就是人类对深海探索要做的第一步准备。同时也跟太空探索一样,需要设备和资料的支持,最主要的是设备的完善。

探索深海肯定需要潜水艇采集信息并传输,而潜水艇要潜入深海就必须要抵抗住到达深海的层层阻力。比如,高压,水温和腐蚀。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为什么只有5%(其实海洋探索比太空探索更困难)(9)

潜水艇结构

  • 难以承受的高压

海洋的高压是目前人类探索海洋最大的困难。在海洋中每下降100米,就会加10个大气压,每下降10000米,就会加1000个大气压。一个不借助任何设备的普通人,所能下潜的最大深度是20米,而经过专业训练的潜水员,一般可以潜水到400米的海域。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为什么只有5%(其实海洋探索比太空探索更困难)(10)

潜水员

在海底6000米左右的海水,水压接近1100个大气压,可以理解为,2000头非洲大象踩在你的背上。

  • 不稳定的水温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为什么只有5%(其实海洋探索比太空探索更困难)(11)

马里亚纳海沟

世界上海洋的水温变化大概在-2℃-30℃之间,海水的温度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在深度达万米的马里亚纳海沟,平均水温仍然可以达到2℃,这里的水仍然是液态。一般在不超过2000米的海域,海底温度会随着水深增加而快速降低。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为什么只有5%(其实海洋探索比太空探索更困难)(12)

  • 腐蚀性

海水具有很高的腐蚀性,会对进入深海作业的潜艇造成损害。因此在进行海洋探索的潜艇制造时,需要考虑到使用高度防腐的材料来制作,最好能延长它们的使用时间,以此来节约资源成本。在设备逐步更新的同时,我国海洋探索事业也逐步取得成效。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为什么只有5%(其实海洋探索比太空探索更困难)(13)

潜艇

1986年,首艘国产载人深潜7103救生艇,下潜深度达到300米。2012,蛟龙号成功下潜7020米。2020年,奋斗者号,成功潜入世界最深海域,马里亚纳海沟,海底10909米处。中国载人潜水探测由此跨入万米时代,创下人类有史以来最深海底探测的记录。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为什么只有5%(其实海洋探索比太空探索更困难)(14)

奋斗者号

奋斗者号之所以能取得这个成就就在于设备的更新,它采用了新型的钛合金材料,改进了焊接方式使之制成球形载人舱,能够同时容纳三人。为了方便科考作业,还配备了各种精密仪器,可以实现高精度航行控制作业。潜艇的水声通信系统负责与海面母船实时传输信息,包括文字,语音及图像。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为什么只有5%(其实海洋探索比太空探索更困难)(15)

奋斗者号

丰富的海底资源,神秘的远古遗迹,生命的起源,人类不遗余力地探索海洋,那么潜艇从海面到深海所看到的景象到底是怎样的呢?

海底不同深度分别有什么

海洋在地球上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面积占据71%,它蕴含的石油,稀有矿产等资源更是人类的宝藏。马里亚纳海沟是目前人类探索到的海洋最深处,它的深度达到10000多米,被称为最靠近地心的地方。所以目前人类也把探索到海底10000米作为目标,这个目标也已经被实现。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为什么只有5%(其实海洋探索比太空探索更困难)(16)

海洋资源

海底40米,阳光照射充足,你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鱼,一片繁华景象,让人眼花缭乱。60米,可能会遇见北大平洋巨人章鱼,它不仅拥有4米的臂展,而且可以随意变化本身的皮肤颜色,使自己隐身在环境中。70米,这里是鲸鲨的活动区域,它寿命极长,甚至达到了130年,体重达到60吨。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为什么只有5%(其实海洋探索比太空探索更困难)(17)

海洋区层

150米,这里阳光只能透进来1%,没有光合了作用,植被急剧减少。300米,日本蜘蛛蟹,世界现存最大的甲壳动物,全身摊开也有4米长。500米,是体长33米的蓝鲸所能游到的最深处。

1000米深海层,阳光完全被海水吸收掉,海内一片黑暗,显得幽暗而恐怖。这里的鱼类进化出了可供照明的器官,且大都有亲光性,如果出现光源,便会向光源处聚集。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为什么只有5%(其实海洋探索比太空探索更困难)(18)

日本蜘蛛蟹

3000米,深海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生长环境,作用不可或缺。3700米,海洋的平均深度,以下才算深海世界。6000米,马里亚纳海沟初始深度,很少能看到生物存在。8000米,马里亚纳狮子鱼,呈半透明状态,没有鳞片,很少有其他脊椎生物存在,只有虾,无脊椎动物和微生物。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为什么只有5%(其实海洋探索比太空探索更困难)(19)

狮子鱼

到达10000米,潜艇所看到的画面中,赫然出现了塑料垃圾。在任何生物都没能存活的条件下,人类丢弃的塑料垃圾却能够完整地出现在那里,无法降解。10000米以下恐怖吗?对比海洋垃圾的危害来说,是极其恐怖的。

宇宙之外有什么

前面说到人类现在对于海洋的开发只达到了5%,但其实,即使人类现在对宇宙已经有了诸多认识,但随着认识的逐渐加深,又有更多的未知出现在了人类视野里。初步估计,人类对宇宙的开发只有1%。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为什么只有5%(其实海洋探索比太空探索更困难)(20)

人类对宇宙的开发只有1%

这个数字是很吓人的,它意味着宇宙之外还有很多神秘的东西,但也同时说明宇宙的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宇宙资源主要包括高度资源、微重力资源、太阳能资源、及其它星球资源等等。据科学家推测,宇宙之外也许还有另一个宇宙,层层相嵌,也可能存在平行宇宙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为什么只有5%(其实海洋探索比太空探索更困难)(21)

“平行宇宙”

无论是太空探索还是海洋深处探索,人类都还处于初步阶段,但随着各项数据的更新迭代以及设备的完善,相信人类会取得更大更快的成就。只是在探测资源的同时,人类也应该做到不给环境增加负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