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病毒分什么型号(SV40和HPV为什么致癌DNA病毒全知道)
朋友们经常会用到293T细胞,这里的T是指的什么?
我们经常说大T抗原,小T抗原,这里的大T和小T抗原分别指代什么?
我们经常说要打HPV疫苗,那么HPV疫苗是干什么的?
我们常用的SV40启动子,SV40内含子,SV40终止子,SV40NLS,这些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
DNA病毒主要被分为两大类:单链DNA病毒和双链DNA病毒,其中Parvoviruses 细小病毒是在动物病毒中唯一的一个ssDNA单链病毒,双链DNA病毒则丰富的多,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
1. 小的DNA基因组(<10kb)比如多瘤病毒和乳头瘤病毒。
2. 中等大小的DNA基因组比如腺病毒。
3. 第三类则是一些巨大的DNA病毒,往往大小在150-250kb,比如疱疹病毒。
在第一类病毒中最著名的便是SV40,在20世纪70-80年代,由于SV40非常容易进行培养,而且由于很小的病毒基因组大小,容易进行遗传操作,同时,SV40可以当做模型用来研究癌变的相关机理。因此SV40得到了空前的研究。
SV40是小的非包膜病毒颗粒,其中VP1五聚体形成了二十面体的结构,在二十面体的里面是一个VP2/VP3,VP2倍myristate脂修饰,这在SV40逃脱内体进入细胞质中具有重大的作用。
在衣壳里面的是病毒DNA基因组,DNA被组蛋白缠绕,形成类似核小体的结构物。不同于细胞的核小体,SV40的minichromosome并没有H1组蛋白。由于SV40基因组简单的结构,因此成为真核DNA复制的经典模型。
293细胞是转染腺病毒E1A基因的人肾上皮细胞系,293T细胞由293细胞派生,同时表达SV40大T抗原,含有SV40复制起始点与启动子区的质粒可以复制。用Ca3(PO4)2转染效率可高达50%。蛋白表达水平高,转染后2-3天用碱性磷酸酶分析可较容易地检测到表达的蛋白。瞬时转染293T细胞是过表达蛋白并获得细胞内及细胞外(分泌的或膜)蛋白的便捷方式。
什么是大T抗原和小t抗原?
是SV40表达的两种蛋白,为什么叫这两个名字?分别有什么作用呢?在其他病毒或细胞中是否也有表达?
SV40病毒基因组早期基因编码两种肿瘤抗原(tumor antigen,T抗原),其分子量分别为94000(大T抗原)和17000(小T抗原).T抗原有以下的作用:①大T抗原为细胞转化的启动所必需;②转化细胞表型的维持必需要有大T抗原的连续表达;③小T抗原对于细胞的转化不是必需的,但可起加强作用.SV40病毒引起的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尚难将转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改变与SV40大T抗原的特异生化性质联系起来.一般有两种假说进行解释①SV40病毒编码的转化蛋白作用于细胞的质膜改变了细胞生长必需的功能;②转化蛋白作用于细胞核调节DNA复制和基因表达的部分.现知SV40的大T抗原大部存在于转化细胞的核内,与核质、染色质和核的基质联结在一起.
SV40病毒基因组表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RNA剪辑模式非常复杂。通过不同的剪辑途径,早期初级转录本加工成2种不同的早期mRNA(多瘤病毒的早期初级转录本加工成3种不同的早期mRNA);而晚期的初级转录本加工成3种不同的晚期mRNA。
这2种早期mRNA分别编码大T抗原和小t抗原(即肿瘤蛋白质或抗原)。晚期转录本按照其特定的沉降系数,可区分为16S、18S和19S三种mRNA,它们分别编码Vp1、Vp3和Vp2病毒蛋白质。Vp1编码区同Vp2和Vp3的编码区是以不同的转译结构形式彼此交叠的。
在SV40病毒基因组中存在着一个增强子序列。其长度为72bp,以串联重复的形式位于基因组DNA复制起点的附近,它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病毒DNA发生有效的早期转录,而且具有一般增强子所共有的基本特性。
外源的基因可以融合在SV40 DNA的早期转录区段内,而SV40的增强子又能够有效地激活SV40早期转录单位的转录活性。因此显而易见,SV40增强子在哺乳动物的基因操作中是相当有用的。此外,SV40增强子还可以增强由细胞启动子启动的基因转录作用。
根据SV40病毒感染作用的不同效应,可将其寄主细胞分成三种不同的类型。SV40病毒在感染了CV-1和AGMK猿猴细胞之后,便产生感染性的病毒颗粒,并使寄主细胞裂解。我们称这种感染效应为裂解感染(lytic infection),而猿猴细胞则叫做受纳细胞(permissive cell)。但如果感染的是啮齿动物(通常是仓鼠和小鼠)的细胞,就不会产生感染性颗粒,此时病毒基因组整合到寄生细胞的染色体上,于是细胞便被转化,也就是说发生了癌变。我们称这种啮齿动物细胞为SV40病毒的非受纳细胞(non-permissive cell) 。人体细胞是SV40的半受纳细胞(semi-permissive cell),因为同SV40病毒接触的人体细胞中,只有1%~2%会产生出感染性的病毒。
SV40病毒对猿猴细胞的裂解感染可分成三个不同的时相。在感染了寄主细胞之后,有一段长达8~12小时的潜伏期,在这个期间,病毒颗粒脱去蛋白质外壳,同时DNA逐渐地转移到寄主细胞核内;紧接着4小时为早期时相,此时发生早期mRNA和早期蛋白质的合成,并出现病毒诱导寄主细胞DNA合成的激发作用;在这以后的36小时称为晚期时相。进行病毒DNA、晚期mRNA和晚期蛋白质的合成,并在高潮时发生病毒颗粒组装。大约在感染的第三天,细胞裂解,平均每个细胞可释放出105个的病毒颗粒。
SV40病毒是一种小型的20面体的蛋白质颗粒,由三种病毒外壳蛋白质Vp1、Vp2和Vp3构成,中间包装着一条环形的病毒基因组DNA。同其它病毒不同,SV40 DNA是同除了H1之外的所有寄主细胞组蛋白(H4、H2a、H2b和H3)相结合。这些组蛋白使病毒DNA分子紧缩成真核染色质所特有的念珠状核小体,这种结构特称为微型染色体(minichromosome)。感染之后的SV40基因组,输送到细胞核内进行转录和复制。SV40病毒基因组表达的时间顺序是相当严格的,据此可将其区分为早期表达区和晚期表达区。围绕在SV40 DNA复制起点周围约 400bp的DNA区段,是十分引人注意的。紧挨这个起点的DNA序列,是调节早期和晚期初级转录本合成的控制信号。早期转录本的合成,就是由位于这个区段内的由一对72核苷酸序列串联而成的强化因子序列激活的。
那么SV40为什么致癌?
p53基因是迄今发现与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1979年,Lane和Crawford在感染了SV40的小鼠细胞内分离获得一个与SV40大T抗原相互作用的蛋白,因其分子量为53 kDa,故而取名为p53(人的基因称为TP53)[3]。起初,p53被误认为是癌基因,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人们才认识到引起肿瘤形成或细胞癌变的p53蛋白是p53基因的突变产物。野生型p53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它是细胞生长周期中的负调节因子,在细胞周期调控、DNA损伤修复、细胞分化、凋亡和衰老等许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因而被誉为“细胞卫士”(如图6)。随着研究的深入,人、猴、鸡、大鼠、非洲爪蟾和斑马鱼等多种模式动物的p53基因也相继被克隆。
其中,人类TP53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7P13.1,小鼠p53基因被定位在11号染色体上,并在14号染色体上发现无功能的假基因。在这些进化程度迥异的动物中,它们的p53基因结构却异常保守,基因全长16-20kb,都由11个外显子和10个内含子组成。其中第1个外显子不编码结构域,外显子2、4、5、7、8则分别编码5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结构域,转录形成约2.5 kb的mRNA。之后,在基因同源性的基础上又陆续发现了p53家族的其它成员,分别是p73和p63,它们也因各自的分子量而得名,具有和p53相似的结构和功能。
2) p53信号通路
p53基因受多种信号因子的调控。例如:当细胞中的DNA损伤或细胞增殖异常时,p53基因被激活,导致细胞周期停滞并启动DNA修复机制,使损伤的DNA得以修复。然而,当DNA损伤过度而无法被修复时,作为转录因子的p53还可进一步激活下游促凋亡基因的转录,诱导细胞凋亡并杀死有DNA损伤的细胞。不然,这些DNA损伤的细胞就可能逐渐脱离正常的调控,有可能最终形成肿瘤。
虽然正常状态下p53的mRNA水平很高,而且有大量蛋白质合成,但p53蛋白容易降解,所以正常细胞内p53蛋白水平很低。蛋白的泛素化(ubiquitination)修饰是细胞内蛋白代谢过程中的最普通的降解方式,p53蛋白的降解也是通过泛素化来实现的。MDM2是一种特异性针对p53的泛素化E3连接酶,它可直接与p53蛋白结合来促进p53蛋白的泛素化降解,并在细胞内p53蛋白动态平衡中发挥关键的作用。MDM2本身也可被p53蛋白激活,因此MDM2是p53通路中重要的负反馈调节因子(negative feedback regulator)(如图7)。
3) p53与肿瘤
p53基因敲除小鼠虽然可以产生后代,但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出现高频率的自发性肿瘤,这提示p53蛋白与肿瘤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事实上,目前TP53基因是与人类肿瘤的相关性最高的基因,与50%以上的人类恶性肿瘤有关,而且现正已在超过51种人类肿瘤病例中发现TP53基因的异常表达和功能失活。TP53基因突变是其功能失活的主要原因,至今已发现400多种TP53基因突变类型,其中147种与胃肠道肿瘤有关,而最常见的突变方式是点突变。通过分析大量肿瘤病例中的TP53突变位点,证实肿瘤中95.1%的p53点突变位点发生在高度保守的DNA结合区,尤以第175、245、248、249、273和282位点的突变率最高(如图8)。此外,某些点突变改变了p53的空间构象,影响了p53蛋白与MDM2和p300等蛋白的相互作用。另一些点突变发生在p53的核定位信号区,使p53无法进入细胞核发挥转录激活的功能。不同肿瘤的TP53基因突变位点并不一致,例如:结肠癌中G:C→A:T转换占到79%;在乳腺癌中,G→T颠换占到1/4,而这种突变在结肠癌十分少见;淋巴瘤和白血病的TP53基因突变方式与结肠癌相似;在肺癌中G:C→T:A突变最普遍,而食道癌中发生G→T颠换的频率很高。
目前看来,在肿瘤形成的复杂网络和调控体系中,p53是最主要的因素。有人认为p53是很好的肿瘤诊断标志物,可以作为癌症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认识到p53基因的重要作用后,全世界数以千计的分子生物学家正在抛开原来的课题转而研究p53,希望以此作为攻克癌症的突破口。科学家相信,利用p53基因发现并治疗癌症的前景非常广阔。除了基因治疗,研究人员正在筛选可以影响p53基因上下游调控的小分子化合物。罗氏制药公司开发的一种名为nutlins的小分子化合物,能够干扰p53和MDM2之间的调控关系,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抗癌药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