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长城八达岭旅游攻略自由行(走长城系列之二)
2017年1月14日走完雾灵山北麓的“大黄峪-大安峪”段长城《走长城系列之二---密云大黄峪-大安峪》,按自西向东顺序,原本接着走“大安峪-正鼓楼”这段,因半道被拦截,不得不放弃。转而继续往东,走了“正鼓楼-烧香峪-楼台沟”段长城《走长城系列之二---密云正鼓楼-烧香峪-楼台沟》。雾灵山北麓的长城,唯有此段没有走到,一直心有遗憾。
时隔两年又四个月,2019年的5月11日,吾友“虫子”的长城文化带旅行,走到了“正鼓楼-大安峪”这段,邀请我一起走。和挚爱长城文化的“墙友”一起走长城,吾所乐也,于是就有了我们的走长城故事。一、正鼓楼-大安峪段长城简介
“正鼓楼-大安峪”这段长城位于雾灵山北麓,没有修筑连续墙体,包括水关1座,敌台8座,鼓楼1座。其中大安峪所在的河谷设有水关1座,叫“楼湾子水关”,基本损毁,其东侧有座敌楼,仅剩部分残基,再往东的公路边立有“楼湾子水关遗址”石碑一座。8座敌台中,有2座石台,仅剩碎石堆;6座敌楼,只有位于海拔较高处的2座保存相对完好些。鼓楼位于正鼓楼村公路西边一处无人居住的老屋子内,名曰:“正鼓楼”,仅剩部分条石残基。另外,正鼓楼斜对面公路东侧一小块田地里立有一座“明代石刻群”石碑。关于此段长城的详细情况,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窝里查看“虫子”的《长城文化带旅行之密云段45/兴隆段4:大安峪-遥桥峪长城东段1(东6楼-东4楼)》,他考察的非常详实,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正鼓楼-大安峪”走向三维图(上南下北):此段长城为东-西走向,东接烧香峪、楼台沟,西连大黄峪、遥桥峪。
二、穿越线路
此段长城,我走的是环登线路,起、终点位于正鼓楼村的公路旁。为了避开护林员拦住,我俩早4点从城里出发,5点45就到了正鼓楼村附近,在路边寻得一处停车地后,背包沿公路向南上行一段。5点52分,寻得西侧山坡一条上山小道,一气拔到山脊的信号塔下,开始本段长城自东北向西南的穿越。11点33分,顺利穿越到楼湾子-大安峪村所在山谷的公路上,和“虫子”分开。他继续往西,经“楼湾子水关”,向大黄峪、遥桥峪穿越而去,当晚打算住在遥桥峪村,第二条继续探寻遥桥峪南侧的敌楼和水关。我则沿公路向北下行,经头道河村、曹家路村南、大沟村,绕行回到正鼓楼村附近的停车处,开车返回。本段长城穿越,用时7小时23分,剔除沿公路返回的时间,实际用时5小时41分。总体来看,穿越线路难度一般。一开始上拔山脊和最后下撤段比较陡,需开启四驱模式。山脊穿越阶段路迹较明显,有些段落会有小断崖,仔细点都能安全通过。中间穿越到一座残台后,可以沿陡峭的山脊继续向前穿越过去,安全起见,我俩还是选择了原路下撤到沟里,从其北侧钻林开路横切过去。沿途风景及穿越过程的详细介绍,请看本游记的第三段落。
▼线路所在区域地理位置图:
▼线路GPS轨迹图三维图(上南下北)。
▼线路GPS轨迹图二维图(上北下南)。六只脚编号:#2646128,下载地址:http://www.foooooot.com/trip/2646128/
▼线路数据记录:此轨迹因轨迹记录仪异常,起始段海拔数据偏差较大。实际起始点海拔约600米,最高点海拔1088米,全程11.8公里,累计上升773米,用时7小时23分,平均速度1.62公里/小时。
三、沿途景色
▼车停正鼓楼村南公路边的一处空地,沿公路向南上行一段,寻得西侧山坡一条上山小道,开始上拔。
▼上拔的山道有些陡滑,需小心应对。也可以上拔一下段,择路从右侧(北)绕行过去。
▼我们是一气拔到山脊的信号塔下,沿山脊开始本段长城自东北向西南的穿越。
▼走不多远就来到今天的第一座楼台,是一座完全倒塌的石台。
▼石台上东望2017年2月穿越而去的“正鼓楼-烧香峪”段长城,近处山峰上是那段长城的第一座楼台。
▼镜头拉近些看。
▼过残台继续上行。
▼山脊上的第二座楼台,看基础应该是座空心敌楼,可以基础之上的建筑荡然无存了。
▼继续上拔,雾灵山不愧为国际级自然保护区,林木茂密,花草繁盛。
▼可以看到远处山峰上的第三座楼台了。
▼7点25分来到第三座楼台脚下,从正鼓楼到这里仅用了1小时33分。此楼为单眼楼,规格不高哈。
▼要进去还得从这里上攀,我们放弃了。这些年长城的敌楼见的太多,已经有些审美疲劳了。
▼过第三座楼台后转南,横切山腰。
▼到一处山脊后转西,沿山脊下行一小段既是第四座楼台,是一座空心敌楼。
▼此楼东、北两面墙体保存尚可,西、南两侧基本坍塌。
▼西望对面山脊上的敌楼,我们将要穿越的第六座楼台。
▼从第四座楼台沿路返回一段,沿山腰小道继续南切。
▼到这处山谷后,向南上行一小段再折向西,爬上西侧山脊后,找寻今天的第五座楼台。
▼沿山脊先向南上行一段,未发现楼台,又向北折回,沿山脊下行不久,来到今天的第五座楼台,是一座完全损毁的石台。
▼残台北望,山谷对面的敌楼(刚才穿越过的第四座)隐约可见。
▼过残台继续北行的山势有些陡峭,尝试了一下,觉得风险较大。
▼于是原路下撤到上来的沟里,选择从其北侧向西横切过去。
▼切上山脊,远处就是第六座楼台了。
▼沿山脊继续向西下行,不到半小时就来第六座楼台,是一座保存较完好的空心敌楼,规模也不算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