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开一家民宿(这个女人不简单)

大山开一家民宿(这个女人不简单)(1)

3月9日 小雨转多云 气温:3~12℃

新闻报料电话:0715—8128787

新鲜事、稀奇事、开心事、麻烦事,欢迎拨打热线电话,我们愿意和您分享,帮您跑腿...

大山开一家民宿(这个女人不简单)(2)

在崇阳县天城镇茅井村葛仙山脚下,有一家新开的叫“抱朴子”的小民宿,最近被很多人关注。

店主人叫邹佳素,旅居海外26年,此前是韩国首尔大学的教授。

“抱朴子”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到崇阳来?

为什么要开民宿?

这是人们看到邹佳素问得最多的问题

和崇阳有什么渊源

当年吃着村里的

饭长大

大山开一家民宿(这个女人不简单)(3)

“茅井村是我奶奶的娘家,虽然我家自爷爷那一辈起,就举家搬迁到了武汉。但我对这片土地充满感激!”邹佳素说。

1972年,邹佳素家庭发生变故,无奈之中,父亲把年仅3岁的她送到了崇阳的一个叔叔家里,一住就是4年。

叔叔叫郑国风,家住天城镇白云潭,与茅井村仅隔着一条小河。当时,叔叔家有7个孩子,生活条件很不好,她来到后,就成了家中的“老四”。

邹佳素回忆说。那时家里大米稀少,以红薯为主食,吃饭时全家人总会把米饭让给她。不仅叔叔一家,村里的每一个人都格外地疼爱她。尽管在缺衣少食的年代,但她却被养得白白胖胖的。

1992年,邹佳素去新加坡读硕士,然后又到韩国读博士,因为对文化特别感兴趣,又攻读了中韩比较文学硕士。

后来,她被派到庆尚北道浦项市政府中韩文化交流多元文化资源中心,任中国部主管。2011年,在荣获了韩国的国家功劳奖后,她转行成为韩国首尔大学的教授。

“旅居海外26年,在韩国长达20年,我经常会想起那个三面环水、群山相拥的宁静村庄,想起村民们起早摸黑,砍柴、织网、捕鱼、插秧、割谷的画面。”邹佳素说,在她的记忆中,那个养育过她的小山村永远是那么清新如画。她忘不了这“第二家乡”的恩情,所以,2000年,父亲去世时,她把父亲的骨灰也埋在了这里。

为什么从韩国回来

大山开一家民宿(这个女人不简单)(4)

离不开,血浓于水的亲人

2018年,邹佳素得知当年带着自己长大的叔叔郑国风,因脑血栓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后,立马从武汉赶来村里探望。 “家里两个年迈的老人需要照顾,可我们8个子女却没一个在身边。要不你就别出去打工了,照顾家里行不?”看到叔叔家的现状后,邹佳素跟弟弟郑玉吾商量。

“姐,我不出去不行啊,两个孩子,正是用钱的时候。我又没什么文化,在县里每个月最多只2000块钱工资,养不了家……” 弟弟的话深深地刺痛着她。

去年10月,郑玉吾得知茅井村有个房子正在招租,姐弟俩几番考察商量后决定承包下来做民宿。这样既不用背井离乡,又能够赚钱。

“传说中,茅井村葛仙山就是葛洪炼丹之地,葛洪自号抱朴子,所以我就给民宿取名'抱朴子’。”她告诉记者,“抱朴”其实还是中国道家术语。“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即抵御种种诱惑与干扰,信守自然真实素净简朴的品性、生活与道理。这既与她的名字相和,又与茅井村这世外桃源般的意境相融。

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民宿

想为崇阳做点什么

大山开一家民宿(这个女人不简单)(5)

“我一直在想自己到底能为村里做些什么。”邹佳素说,在思虑了几天后,她决定将小民宿腾出2间房,改造成书院。

她说, 她想把“抱朴子"做成一个有文旅特色的山地小民宿,把外地的资源、游客引进来。

有了书院这个平台,她就可以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引进知名学者、教授来这里开展讲座、学术交流等,从而将茅井村打造成一个人文、国学的研学地。

另外,书院还可为崇阳本地人搭建“爱读书爱文化”平台、环境生态教育平台、 兴趣爱好引导就业学习平台……

小旅馆的小故事感动了很多人,也引来了各方支援。2019年1月1日,邹佳素的好朋友——湖北智慧阳光电子商务投资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黄银华和另一位在武汉做了30年旅游行业的好友郑雨,冒着大雪来到茅井村,为民宿量身定做未来发展方案。3月初,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的教授们发起捐书倡议,为该书院捐赠1000本书。

“我希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这里发展的火焰添一点自己的柴禾!”邹佳素说。

全媒体记者:马丽娅 特约记者 胡向辉 汪佳

通讯员 黎志远

编辑:周萱

监制:向东宁

出品:新媒体中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