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用水的平时行动(让节约用水成为文明新标志)

“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标志着节水上升为国家意志而近期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联合印发的《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则为这一国家意志的贯彻实施提供了“行动指南”,将在今后一段时期指导全国节水工作的开展,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节约用水的平时行动?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节约用水的平时行动(让节约用水成为文明新标志)

节约用水的平时行动

“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标志着节水上升为国家意志。而近期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联合印发的《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则为这一国家意志的贯彻实施提供了“行动指南”,将在今后一段时期指导全国节水工作的开展。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水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控制要素,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水利部门努力践行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水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斐然,节水型社会建设效果显著。但水平不均衡、机制不健全、产业发展不充分等仍是现阶段我国节水领域的明显短板,要在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节水是关键的一环。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是新时代节水工作的“升级版”,是要将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建设之中,在全社会树立“节水与我有关”的主人翁意识,凝心聚力、共同行动。

行动起来,要合理规划目标。节水不是简单地减少用水量,而是要建立一套涵盖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指标科学、动态更新的节水标准定额体系,形成刚性约束,提高用水效率,优化用水结构。节水更要立足长远,久久为功,结合定性与定量,衔接近期和远期,以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全国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等为依据,以2020年、2022年和2035年作为关键节点,将总目标细化为阶段性目标,一步一个脚印,从初步显现节水效果,到初步建立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最终实现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行动起来,要狠抓重点任务。《方案》提出了“总量强度双控”“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重点地区节水开源”和“科技创新引领”六大行动,确定了29项重点任务,为节水这张“考卷”划好了重点。牵住“牛鼻子”,要强化组织实施,明确地方政府主体责任,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建立高效的工作协调机制,深挖各行业的节水潜能。要创新体制机制,突出两手发力,利用政策推动和市场创新深化供给侧改革,激发节水内生动力。要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的作用,以媒体为平台,以丰富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使节水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并逐步从影响观念到影响行为,最终成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全社会的文化自觉。

行动起来,要强化监督管理。节水行动覆盖涉水全链条,必然会冒出不少“疑难杂症”,甚至一些“反复发作”的“顽疾”,只有加强监管,才能使“节水优先”真正落地落实。完善节水监督考核机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将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严格节水责任追究。《方案》的一大“亮点”是将用水户违规记录纳入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发挥征信平台的监督作用,建立节水监督平台,号召公众广泛参与,曝光问题、重视整改,稳扎稳打推动节水任务落实到位。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国家节水行动已指明了破解我国水资源瓶颈制约、加快推进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的路径,当前我们要做的,就是行动起来,用实践成就蓝图,让节约用水成为文明的新标志!

来源:中国水利杂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