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卺的故事(合卺瓢与合卺杯)

玉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进程中,随着社会文化习俗的演变,产生了许多带有浓郁传统特色的古代玉器,合卺玉杯就是其中之一。

合卺的故事(合卺瓢与合卺杯)(1)

明代合卺玉杯

这是一对来自明代的合卺杯。

苦味之瓜

卺,音同“紧”,为古代一种有苦味的瓜,因为味苦所以多用做瓢,也称苦葫芦。然而在先民成亲之事时,这种苦瓜却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合卺的故事(合卺瓢与合卺杯)(2)

合卺葫芦

周代婚礼习俗与现在较为不同。在周代,婚礼因其多于黄昏之时举行,故称“昏礼”,取其阴阳往来之义。周代昏礼是联接两姓之好的大事,故而格外庄重。昏礼之时不举乐,不庆贺,像当今这样闹洞房、大肆嬉闹更是失礼之事。

合卺的故事(合卺瓢与合卺杯)(3)

《芈月传》中出现的合卺仪式

昏礼中,新人们“共牢而食、合卺而酳”“牢”,是古代祭祀用的东西,用牛、猪、羊三样的叫“太牢”,仅用猪羊两样的叫“少牢”。同牢的意思就是新郎新娘同吃一份肉(很可能这肉是放在一只碗里),以表示共同生活的开始。,卺即已经切成两瓣的苦瓜。因为酒有甜味、瓜有苦味,夫妻二人各执一半共饮此酒时,便有了“同甘共苦”之意。

合卺的故事(合卺瓢与合卺杯)(4)

集体周制汉婚合卺礼

现代,仿周制昏礼中的新人们

战国以后,由于周礼崩坏,加之诸侯国物质文化极速发展,合卺便不再拘于简陋的苦葫芦,而是变得异常精美,成为联杯。联杯互相嵌套组合为一套,与“合卺”习俗如出一辙。

合卺的故事(合卺瓢与合卺杯)(5)

战国的双联杯周身上漆,花纹繁复、华丽异常。

合卺的故事(合卺瓢与合卺杯)(6)

西汉时,以金缕玉衣和多子多孙闻名的中山王刘胜,其妻子窦绾墓中的黄金朱雀联杯。

合卺的故事(合卺瓢与合卺杯)(7)

汉代联杯俯视(兽像已毁)

唐宋以后,完全分离的双杯替代了联杯,夫妻各饮一半然后相互交换,便是“交杯”。这种交杯也并不采用如今交叠胳膊的做法。虽然采用的是“合卺”礼俗,但此时的交杯已经与“卺”(从同一个苦瓜上切开的两瓣)无关了。

明清两代也有符合“合卺”含义的双联杯,但已经不多使用了。

合卺的故事(合卺瓢与合卺杯)(8)

另一对明代合卺杯,刻有凤凰

合卺的故事(合卺瓢与合卺杯)(9)

《国韵礼部》中国式婚礼主持人喜娘孵化基地

合卺的故事(合卺瓢与合卺杯)(10)

志鹏老师讲课

合卺的故事(合卺瓢与合卺杯)(11)

讲课精彩瞬间

合卺的故事(合卺瓢与合卺杯)(12)

培训学员精彩瞬间

合卺的故事(合卺瓢与合卺杯)(13)

喜娘培训

合卺的故事(合卺瓢与合卺杯)(14)

喜娘培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