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不是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之母屠呦呦)
小时候,屠呦呦喜欢读书家中阁楼上放着不少医书,虽然看不懂那些深奥的文字,但是书中的中草药插图却吸引了她,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青蒿素不是屠呦呦发现的?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青蒿素不是屠呦呦发现的
小时候,屠呦呦喜欢读书。家中阁楼上放着不少医书,虽然看不懂那些深奥的文字,但是书中的中草药插图却吸引了她。
16岁那年,屠呦呦不幸染上肺结核,正在读初中的她被迫休学。幸运的是,经过两年多的治疗和调理,她的身体康复了,重新回到学校开始读高中。这段患病经历,也令她对医药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多年后,她说:“医药的作用很神奇,我当时就想,如果我学会了,不仅可以让自己远离病痛,还可以救治更多人,何乐而不为呢?”
高中毕业,屠呦呦毫不犹豫报考了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并被顺利录取。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今天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
当时,中医研究院还在创建期,不仅缺设备,实验室里甚至连基本的通风设施都没有,条件很艰苦。长期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屠呦呦的身体受到损害,曾经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不过,她并没因此放弃医学事业。
除了做实验,屠呦呦还经常去野外采集中药植物样本,在实践中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和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了贡献。这期间,她还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名医经验,负责编著了《中药炮炙经验集成》这本书。
越美战争期间,为了帮助越南人民防治疟疾,1967年5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召集了数百位药学专家,紧急组建攻关小组,这就是著名的“523工程”。屠呦呦被任命为这个项目的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
为了找到有效克制疟疾的药物,屠呦呦系统整理了历代医籍,查阅了无数医书和地方药志,还四处走访老中医,做出两千多张药物资料卡片,并在最后整理出有640种草药(包括青蒿)的《抗疟单验方集》。
青蒿,它是在中国南北都很常见的植物,山野里到处都能看见它的踪影。可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理想,致使研究一度陷入僵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屠呦呦继续研究中医典籍,寻找原因。因为她知道,在中国古代,利用青蒿治疗疟疾的案例并不鲜见。她心想,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直到有一天,屠呦呦翻阅葛洪写的《肘后备急方》一书,蓦然看到这样一句话:“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敏感的她立刻意识到问题的关键或许在于“水煎”之法,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于是,她另辟蹊径采用了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经历了190次的实验和失败,终于在1971年10月4日这天,第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的抗疟实验成功了,它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2011年9月,屠呦呦由于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创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被授予拉斯克奖。拉斯克奖被誉为“美国医药界诺贝尔奖”,大约四分之一的拉斯克奖获得者后来都获得了诺贝尔生物医学奖。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也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也是中医药和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
同年12月,屠呦呦前往瑞典领奖。在颁奖前,她做了演讲,讲述了在40年前的艰苦环境中,中国科学家努力奋斗寻找抗疟新药的故事。她还特意谈到了中医药,她说中医药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最后她说,诺贝尔奖不仅是授予她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