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蜻蜓日语原唱(飞舞的红蜻蜓)

红蜻蜓日语原唱(飞舞的红蜻蜓)(1)

文丨黄其军 摄影丨刘文明

昨夜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今天早晨依然闷热。向西北方向遥望家乡,如果是儿时,应该又是红蜻蜓满村中飞舞的时节了。

蜻蜓有很多别名,如“丁丁、点灯儿、蚂螂、负劳、诸乘、纱羊、山咪、光光听”,等等,在利津土语中则叫做“蚂楞”,或许是“蚂螂”的音调吧。

我们小时候玩的一个游戏是在大雨前后,看到蜻蜓大批出现后,孩子们都挥舞起家中的大扫帚,满大街去扑蜻蜓。而且嘴中念念有词:“蚂楞蚂楞来,我给你做双大花鞋;蚂楞蚂楞去,我给你放个大臭屁。”

大花鞋我们是不会做的,但跑一阵臭屁乱响却是肯定的。实际上,从力学角度来看,这种捕捉活动收效甚微。蜻蜓作为世界上眼睛最多的一种昆虫,它们的单眼和复眼可以上下前后左右看而不必转头,并且它们的复眼还能测速。大扫帚带着风扑向那么轻盈的蜻蜓,十回有九回会落空。即使侥幸扑到了,蜻蜓也会断腿掉翅膀,很少有完整健康活下来的。所以能够捉住几只活着能飞的蜻蜓是一门高超的技术,也经常作为在小朋友中炫耀的资本。同时还指望着捉到活的蜻蜓放到蚊帐中逮蚊子,但每次往往只是收获更多蚊子叮咬的大包。

蜻蜓除能大量捕食蚊、蝇等对人有害的昆虫外,有的还能捕食蝶、蛾、蜂,确实是大自然中名副其实的益虫。蜻蜓的已知种类超过5000种,在华北地区最常见的红蜻蜓,学名叫做“黄蜻”,别名叫做“小黄”“马冷”,这才是土话中“蚂楞”的正根。还有一种不常见的绿蜻蜓,学名叫做“长痣绿蜓”,个头比红蜻蜓要大很多,飞行速度也慢,能够逮住一只算是稀罕物。

古人对蜻蜓赋予了很多灵性,用大量的诗词歌赋来描写它们。南宋田园诗人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把可爱的小生灵描写得活灵活现;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则写绝了满园的春光春景;诗圣杜甫的“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借蜻蜓感叹时光流逝不复。

蜻蜓之所以在雨前雨后大量出现,一是为了捕捉蚊虫,二是为了生儿育女。“蜻蜓点水”被比喻为做事不深入不具体,这只是人类自己的想象罢了。这种活动实际上是蜻蜓在产卵,要求既能够达到“点水”产卵的目的,又不至于掉到水中淹死,这是与生俱来的高超技巧。

蜻蜓都是飞行中表演的高手,最快时速可达10米/秒,既可以突然回转,又可以直入云霄,有时还能后退飞行,人类从蜻蜓身上学到了很多科学道理。在飞机高速飞行时,机翼会发生“颤振”现象,这种有害的振动会造成翼折人亡的惨剧。蜻蜓的翅膀边上有一块较重的褐色厚片,可以避免颤振,保持飞行时平稳。科学家从中得到启示,改善了机翼构造,根据蜻蜓翅痣的原理,在机翼上专门设计了加厚部分,这样就消除了颤振的危害。

红蜻蜓日语原唱(飞舞的红蜻蜓)(2)

因为蜻蜓平时飞行速度并不快,所以想捕捉也不是很难。高二暑假时,我在自家园子里拔草,一群群的蜻蜓在身边飞来飞去。我伸出手指一比划,它们也跟着上下左右舞动,很有点调戏人的意思。我在无聊中回到屋里拿了把蒲扇来,瞅准了机会,很轻松地敲打下几只蜻蜓。原来世界上还真有这么简单的法子!怕小孩们知道这个办法后蜻蜓遭殃,我一直把这个方法雪藏起来。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村庄中的红蜻蜓很少出现了。这当然不能怪孩子们的大扫帚,因为他们现在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写作业、上辅导班,有点闲暇时间忙着看电视、打电子游戏。也不能怪我的大蒲扇,因为我也就实践过几次。

村庄中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外出打工去了,只剩下老人们在树荫下纳凉,村庄显得十分落寞。时代在变迁,岁月在流逝,也不知该喜还是忧。好在明天就是周末了,我可以回到家乡,那里有生我养我的父母,有我朴实的乡亲,说不定还能够发现几只飞舞的红蜻蜓。

红蜻蜓日语原唱(飞舞的红蜻蜓)(3)

作者简介:黄其军,自幼酷爱写作,常怀对世界感恩之心,文风朴实,追求行文流畅,希望以文会友,愿将自己的人生感悟与众朋友共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