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四大神猴(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原型)

关于《西游记》中,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原型,大致有以下四种说法:

一、印度神猴哈罗曼

胡适在研究《西游记》时曾提出孙悟空的原型来自印度。因为印度有一部长篇史诗叫《罗摩衍那》,故事中有一个神猴叫哈罗曼,正直仗义,神通广大,也有一大帮随风呼啸“孩儿们”。

但是,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才有了中文本的《罗摩衍那》,中国人知道哈罗曼的非常少,吴承恩根本不可能以哈罗曼为原型创作《西游记》。

孙悟空的四大神猴(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原型)(1)

二、胡人石磐陀

唐朝开始,就已经出现了记载玄奘取经的故事的壁画,而且壁画上还有了猴脸“孙行者”的形象。

敦煌学学者段文杰研究此类壁画后认为,壁画中的“猴脸”人即孙悟空原型。此“猴脸”人名叫石磐陀,时胡人,生活在今甘肃省安西县锁阳城一带。

唐贞观三年,公元 629年,玄奘西行取经,途经瓜州(今锁阳城),在当地寺庙讲经说法期间,胡人石磐陀受其感化而助玄奘夜渡葫芦河,闯过玉门关,越五峰(白虎关、红柳园、大泉、星星峡),入新疆。

当时佛教兴盛,玄奘讲法及与石磐陀西去取经的历史被人们广为流传。后吴承恩依此写成《西游记》。

孙悟空的四大神猴(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原型)(2)

三、唐代高僧释悟空

唐代高僧释悟空原名车奉朝,曾随张光韬出使西域,因病在犍陀罗国出家,后回到长安,在章敬寺修行。

释悟空较玄奘晚了40多年,但他长期在龟兹、于阗等地从事传教活动,在当时的西域地区影响很大,在民间留下了许多事迹和传说。

因此,有学者认为,在 “取经”故事漫长的流变过程中,人们逐渐将释悟空的名字与传说中陪同唐僧取经的“猴行者”的名字联系并捏合在一起,逐渐形成后来《西游记》故事里的“孙悟空”艺术形象。

孙悟空的四大神猴(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原型)(3)

四、被阉割的丹霞大圣

福建省自唐宋时期,即有猴王崇拜,各地流传了许多猴精的传说。这些传说,经过历代艺人和民间文人的加工整合,最后汇总为丹霞大圣:

一只全身红毛的猴精!

这只猴精,四处为非作歹,祸害当地百姓,甚至犯下了奸淫妇女的罪行。后来,福建当地大神临水夫人捉住了这只猴精,并将其阉割,关押在了乌石山宿猿洞。

后丹霞大圣改过自新,并用自己多年来修得的无边法力,显圣佑民,造福一方百姓。

孙悟空的四大神猴(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原型)(4)

丹霞大圣的故事架构,与齐天大圣孙悟空的故事架构,也非常相似。而且,《西游记》流行后,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形象,又影响了丹霞大圣的形象。现在,福建地区所有的丹霞大圣形象,几乎都与孙悟空有关。

关于《西游记》中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原型问题,是一个学术问题,根本不可能有定论,会被不断地讨论下去。但是,小编觉得,还是第四种说法的境界最高:

人生来不就是是一只无法无天的猴子吗?只是在长大的过程中,不断的被磨去了天性,变成了别人想看到的样子,变成了社会需要的样子。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被阉割的过程!

20世纪的西方哲学家曾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生就是一场悲剧。也许,吴承恩在根据丹霞大圣的故事创作《西游记》时,也有了相同的感触。

孙悟空的四大神猴(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原型)(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