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川金桂的价格(潢川的金桂)

文:杨峰

潢川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气候温润,雨量充沛,位于亚热带北部,是热带花木北移和温带花木南迁的适生地。潢川金桂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又名木犀花,系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质坚皮薄,叶长椭圆形面端尖,对生,经冬不凋。花生叶腑间,花冠合瓣四裂,形小。乾隆《光州志》卷二十八《食货志(下)》记载:“木之属 有桂,一名木樨花。有红、白、黄三种”。

一、潢川金桂的传说

在潢川的民间传说中,有一篇和花乡卜塔集有关的传说:

潢川卜塔集是中外闻名的豫南花乡,这里的各种花卉,多年来,畅销国内,远销国外。尤其是这里的桂花,历史上好多朝代都指名要它进贡宫廷,成为名贵的皇家花卉。关于卜塔集花乡的来历,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哩。

古时候,卜塔集头有座砖塔。砖塔傍倚小潢河,金壁辉煌,耸入云端,气势恢弘,蔚为壮观。特别是朝霞夕阳,塔影倒映河中,风景最好看。卜塔集的地名就是袭用塔名而来的。

传说,有一天,天上的百花仙女去赴王母娘娘的蟠桃会,路过此地,立即被这儿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她降下云朵,登上卜塔,举目四望,只见小潢河象条碧绿的绸带,绕着卜塔流过,河里,白帆点点,渔歌互答;岸边,杨柳依依,牧童横笛,真是一幅如诗如画的春日图。百花仙女看着看着,不禁沉醉在这动人的景色里,不知不觉耽误了好一会功夫,她抬头一看,见天色不早,慌快驾起祥云,赶路去了。

百花仙女一路紧走,赶到王母娘娘住的瑶池,总算没误蟠桃会。她一落座,就忙去掏身上的罗帕,擦脸上的汗,哪知,罗帕不见了。她恍恍惚惚记得自己在卜塔集游玩时,曾用罗帕擦过汗,莫不是刚才匆匆忙忙,将罗帕丢落在塔上了?这罗帕是仙家之物,若丢失了可不是小事,万一被凡间人捡到,更不得了。想到这,她的脸吓的咯白,坐立不安,想走,又不敢走。这情景叫王母娘娘看见了,就唤她过去问个究竟。百花仙女不敢隐瞒,只好如实禀告。王母娘娘听罢,大发雷霆,严厉斥责百花仙女不该贪图玩耍,说:罗帕是你怀中之物,若被女人捡去了,找回来还可罢了,若被男人捡去,你就得嫁给那个男人,不然,玉皇大帝就按照天规,连降十二大灾于凡间。”百花仙女眼里噙着泪连连点头称是,当下告别王母娘娘,下凡寻找罗帕去了。

百花仙女的罗帕果然被一个男人捡去了,他姓吴,叫吴大,从小死了爹娘,孤苦零丁,田无一垄,地无一墒,靠给人打短工度日,住在一间破草棚里,四十多岁了,也没讨上媳妇。百花仙女找到他,见他长得又黑又瘦又老又丑,心里一下凉了半截,向他讨回罗帕,扭头回天宫去了。走到南天门,遇上从蟠桃会回来的嫦娥。嫦娥关心地询问罗帕的下落,百花仙女一五一十的照实直说,嫦娥叹口气说:“你这么漂亮的人儿,是不该嫁给那么个丑汉子。不过,这下凡间就要遭难啦。”嫦娥的话,震动了百花仙女的心,她想,丢落罗帕本是自己的过错,怎能叫凡间的百姓为此无辜遭殃呢?想到这里,她改变了主意,决定嫁给吴大。嫦娥上前对她深深施了一礼,说:“好妹妹,我替凡间的黎民百姓谢谢你了。”说完,转身回月宫折了一枝桂花,送给百花仙女,留作纪念。

吴大一文钱没花,凭空娶来个如花似玉的仙女,高兴的嘴巴咧得象个大喇叭。百花仙女却是另外一幅样子,心里一点高兴的味儿也没得,整天愁眉苦脸,哀声叹气,加上她从没食过人间烟火,人间的生活过不惯,吃不好,睡不宁,没几天就病倒了。这下可把吴大急坏了,他冒着瓢泼大雨,连夜跑了几十里路,从城里拣回草药,熬好汤,撑着百花仙女的头,一口一口地喂药,又想着法子做些好吃的饭菜给百花仙女吃。一连几天,吴大白里黑里守候在床前,小心地侍候着百花仙女,饿了,煮些野菜吃;瞌睡了,靠在床腿打个盹,累得再很,也没半句怨言。

俗话说人心换人心,八两对半斤。百花仙女看吴大是个忠厚老实的人,对他的态度有了转变,开始喜欢上他,愿意和他过上一家人。百花仙女本来害的是心病,心里的疙瘩解开了,她的病也就好了。第二天夜里,百花仙女等吴大睡着了,悄悄地起身下床,驾起五朵祥云飞到大别山的金刚台,在那里采到一棵千年的灵芝草,带回家来,炖了一罐汤,推醒吴大,叫他喝下。吴大喝了,立即变成了一个白干白净一高二大的小伙子。百花仙女把嫦娥送的桂枝栽在门口,又把种花的手艺教给吴大,打那以后,小两口和和美美过日子,生下一双儿女,靠着种花养家糊口。由于吴大两口栽的是月宫里的桂花,花香四溢,名扬四方。所以,买家很多。吴大卖花得到发家致富。

过了几十年,吴大寿终正寝。她一死,百花仙女劫数也满,被王母娘娘召回天界。不过,她的一双儿女和她带下凡的月宫的桂花,都留在了凡间,她传授的种花手艺,也一代一代传了下来。直到今天,虽然那座卜塔早就连一块砖瓦也找不到了,可是百花仙女和吴大的后人吴姓人家仍是卜塔集的大户,种花手艺更是传遍卜塔集的家家户户。

这可不得了,原来潢川金桂竟来源于月宫中的那棵桂花树!事实上,在潢川桂花遍地的不只是这城东南的卜塔集乡。在城西北,也就是现在黄国故城遗址西北,有一延绵数十公里的丘岭,自古就大面积种植桂花,每逢金秋,桂花盛开,香飘百里,因此得名叫:“桂花岭”。

“桂花岭”亦有和桂花相关的传说。这个可见潢川摄影家张卫星的《潢川金桂花传奇》一文: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园艺场有两个地名:一曰桂花岭,一曰桂花柳;两种传说,所谓南北之说。

先谈谈南方之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天神西王金母的七仙女们经常下凡到人间嬉戏玩耍;一天金圣母吩咐七仙女儿们把天宫的百花种子撒向人间,仙女们齐声应“诺”!一个个花神争先恐后地飘飘然,腾云驾雾,上下飞舞择其风水宝地……首先,五仙女们以天宫神门“∩”字型定位撒下,女神们天工开物,神啦!尔后,此地就变成了黄国的国都了,人们就将“∩”字造型内定为国都的都城,古黄国就此诞生了。另两位仙女顺着城堡两道岭将金桂花的种子撒下……物华天宝,仙女散花,桂花飘香万里,地久天长,天人合一,桂花岭自然就成了人们赞美的专用地名啦!黄国要塞的“∩”字型口区域,便称之为堡子口;至今地图上还保留着这两个古今地名——潢川县隆古乡堡子口、桂花岭。

再谈一谈北方之说:春秋战国时期,地处黄国、息国边界——堡子口淮河两岸战事连年,地域纷争不断,闹的百姓惶惶不可终日,弄的息侯王束手无策;求助于楚国,楚王闻之,顿生计谋,想起了身边的美人——桃花夫人,曰:“夫人,汝息人也,百姓们扬言,汝为国为民,屈从于我,三年不语,今特派汝孝忠国民——家乡父老,平息黄国、息国边界土地之纷争兮!”翌年,春和景明,文夫人(桃花夫人)携文武百官跋山涉水——翻过一座座山,走一道道岭,浩浩荡荡地奔赴息、黄国边界的淮河畔考察;她登临弋山远眺,在浮光山淮水之滨的南环息、黄国的堡子口两道岭上驻足,邀来息、黄国的臣民,询问,征得意见。息人曰:“我们先人世代渡河在堡子口丘岭上劳作,到如今……此地我们息人开垦也!”黄国人曰:“我们黄国人开天辟地以来就在这淮河畔两道岭上狩猎、耕耘、以淮河为誌,上帝安排,界线分明,你们息人跨河而耕,明明白白是为了扩充地盘,侵占我们!今日两道岭,我们已让给你们淮河畔一道岭啦!

熙熙攘攘,呼叫不停,争执不分上下……文夫人垂眉低目,沉思良久,胸有成竹地将左头饰上玉佩桃花枝取下,在羽巾上划下以淮河为界的息、黄两国边界图;顺手又将头饰上的右佩金桂花枝取下,插在堡子口两道岭上的一棵老柳树上为标志物,就此定局!“以花为媒矣!”黄国百姓当场为之动容,齐声呼喊:文夫人,桃花夫人,洵美也!从此终结了息、黄两国淮河堡子口边民的土地界线纷争,至今当地民众流传着“人敬一尺、还尔一丈”的俗语;桃花夫人以“花为媒”的故事,震撼了此地。说来也奇,她插在老柳树上的金桂枝在此不久就生根、开花、结果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枝开花散,种子随风而去,洒满了整个黄国大地,精卫鸟闻之,将其撒遍了神州大地,报喜鸟闻讯以此传遍了中国。从此黄国的堡子口两道岭又多了个闻名遐耳的美名——桂花柳;桂花柳下的村舍又多了一个桂花村(今潢川桂花岭园艺场);这就是北方之说,潢川桂花柳的来历。

二、潢川金桂的诗篇

潢川金桂是集绿化、美化、香化、食用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尤其是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潢川百姓逢年过节有流传打“桂花糕”、做“桂花糖”、酿“桂花酒”的习俗。桂花终年叶繁枝茂,香气浓郁,秀而不娇,清雅高洁,自古就深受中国人的喜爱,被视为传统名花,亦深受历代文人墨客喜爱,在历史上留下了一大批咏桂佳作。在中国古代的咏花诗词中,咏桂之作的数量颇为可观。下面我们就来扒一扒文人骚客们在我们本地留下的和桂花有关的诗篇。

史载,唐朝光州人家就有庭院种植桂花之习俗。这个在唐诗中就有反应。唐朝诗人王建大和五年任光州刺史,中秋之夜,王建闻桂花芳香,假桂花寄托情思而有诗作传世: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元代文豪马祖常咏诗句中多有光州老家丹桂的影子:“自爱屋南芳树林,十朝暑雨醉沉沉”、“我有沧州仍不远,小山桂树正团团”、“桂树有枝曾独折,女萝无蔓不同攀”、“月宫丹桂三千树,都是嫦娥手自栽”、“欲赋淮南招隐,山中桂树留人”、“燎桂熏我衣,出逢岁寒友”、“岂是高情能放逸,山中梦桂正扶疏”。

《光州志》记载古代诗人黄俭在潢川城内的南湖堤上也留下 “午雨未成风乍转,隔堤遥迸木樨香”这脍炙人口的诗句:

南湖堤上(清 黄俭)

粼粼细丝遍回塘,簇簇新花界短墙。

午雨未成风乍转,隔堤遥迸木樨香。

《光州志》里留下的其他和桂花有关的诗篇还有张九龄的:“故乡临桂水,今夜渺星河”、刘方平的:“明朝南岸去,定折桂枝花”、刘绘的:“商家盐梅正须待,淮南小桂安足夸”、刘黄裳的:“桂树何团团,白石何齿齿”、“缑岭半疑笙韵落,小山浑似桂阴开”、杨谷诒的:“侵檐老桂百年绿,当户盘松四叶青”等等诗句。这些都是潢川金桂悠久历史的有力佐证。

三、潢川金桂与春申君

据《光州志》记载:公元前273年,群雄兼并、烽火四起,秦欲攻楚,楚顷襄王派春申君黄歇出使秦国议和,并呈《上秦昭王书》与昭王交涉,最终一纸化解了强秦百万雄兵,留下了千古佳话。

民间盛传:春申君历经磨难,呈上《上秦昭王书》,昭王展开上书,异香扑鼻。昭王问:什么香?春申君答曰:书中夹带的花香。昭王问曰:什么花?产何地?春申君答曰:今日幸晤昭王,正值中秋,唯黄花盛也,产黄国。昭王赞曰:今遇黄君撮合,缓解秦楚之战,实属贵人、贵事,此花乃贵花也。“贵”与“桂”谐音,桂花之名由此而来。至近代,桂花一跃登上中国十大名花的宝座。1771年,我国桂花经广州、印度传入英国,并迅速扩展到欧美及东南亚国家,成为重要的香花植物。

说到这就不能不提在今天的长三角一带,大量充斥着桂花了。据说,一朵小花,却能香透一座城市,这就是苏州味道。2013年我与妻子畅游上海、苏州。对苏州街边到处盛开的桂花以及空气中弥漫的桂花香味印象颇深。桂花还是苏州市的市花,苏州人也称之为木樨花。苏州市专门建造有一座以市花为特色的专类公园——苏州市桂花公园,位于城内东南隅,沿环城河内侧,种植桂花5600多棵,包括金桂、银桂、九龙桂、朱砂、丹桂、月桂等50多个品种。据介绍,大凡全国的桂花名品,苏州桂花公园内都有栽植。

苏州太湖沿岸是我国最大的桂花产地之一,苏州采芝斋糖桂花江南闻名。桂花之外的风景,那就是有名的:太湖船餐“赏桂品蟹”。

古镇光福,不仅是江南著名的赏桂胜地,而且是品太湖船餐的最佳去处。水上酒楼形成了富有渔家传统特色的美食水廊。以“赏桂品蟹”、“太湖三宝”为代表的100多种野生水产品和近千年来当地渔民传统的烹饪手艺为基础,辅以“桂花”为原料做成的各式点心“桂花聚”的宴集,如:猪油桂花栗子糖藕、桂花糖芋艿、桂花丸子、桂花糕、桂花五香肉、桂花酒、桂花瓜子、桂花茶等。

长三角一带的桂花栽种起始于何时,作为一个外乡人,还真不了解。但是有一个灵魂性的人物恰恰在两千多年前就沟通了黄国故地与江南吴地,他就是春申君黄歇!黄歇的辉煌史迹,很多人都以为就是《上秦昭王书》退百万秦兵,是门下食客三千,号称“战国四君子”之一。但我要告诉你,黄歇的历史功绩,其实最大的就是他改封吴地造福吴地百姓,对吴地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的贡献——他建城兴市,疏通河道,抑制水患,政绩显著,深得吴地民心。

今天,环顾昔日的吴地,春申君在此期间的事迹、足迹、传说、掌故历久弥新——黄斗城、黄公涧、春申君祠、春申里港口、黄埠墩、黄泥头、黄泥桥、黄泥土夅、黄天荡、春申路、申港、黄田港、君山、黄山,以至于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由此得名,“申”也成了上海的别称。现上海嘉定西南,因他当年于此渡江,亦被命名为“黄渡镇”,他当年打猎小憩建造的亭棚,即为繁华一方的“华亭”,松江区新桥镇亦有“黄歇村”、“春申村”等等。

而传说中的黄歇与“桂花”的渊源,加之黄歇与吴地间的渊源,而今黄歇老家潢川与他经营的吴地的桂花大量存在的事实,这里面又会有什么样的渊源与故事呢?

四、潢川金桂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潢川金桂花繁叶密,清香馥郁,千百年来,与“光州贡面”均成为历代朝廷贡品,得到了古今人们的青睐,并成为人们装饰庭院尤为珍贵的观赏植物。

20世纪80年代以后,研究者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不同的桂花品种,潢川金桂由于其特殊性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陈俊愉、刘师汉(1980)所著的《园林花卉》中记载了12个桂花品种,潢川金桂就为品种之一。陈俊愉、程绪珂(1989)主编的《中国花经》把潢川金桂单独列为一个品种。其后,陈俊愉、朱长山、李瑞符等学者在研究桂花品种时,专门研究并描述了潢川金桂的特性。2004年,从事桂花品种研究20余年的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向其柏代表中国申请到了国际园艺学会木犀属栽培植物品种国际登录权,从此中国拥有了对木犀属植物的命名权,向其柏、刘玉莲所著的《中国桂花品种图志》于2007年出版,成为世界上桂花分类方面最全面权威著作。这部著作将潢川金桂列为金桂下属的一个桂花品种,并对其具体特征进行了描述。至此,潢川金桂作为一个独立的桂花品种已得到国际承认。

《光州志》 载,潢川花卉业始于唐中期,至明清时期,花卉种植面积已达千余亩,并且是金桂正宗产地。1999年,潢川金桂栽进昆明世博园的“豫园”,2005年,潢川金桂又栽进了成都第六界花博会“河南名花园”。目前,潢川桂花已有17个品种。

潢川桂花特点是浓香型,全国桂花品种中潢川金桂最香,被誉为香花之王,是绿化香化首选花木。据 《中国花卉大全》记载,中国十大名花的桂花,正宗原产地就在潢川县,潢川县的金桂更是驰名中外。桂花有金银丹月四大类,金桂是开黄颜色的花,银桂开白颜色的花,丹桂是红颜色的花,而月桂则在一年之内数度开花。

金桂给潢川带来了历史风情和特色,因此,潢川人民对金桂有着特殊的感情。潢川金桂种在县城主干道两旁,种在每所学校,种在每个小区,一到金秋时节,全城飘香,因此被评为潢川的“市花”。金桂对于潢川,已有了符号般的标志意义。临近区域,凡提到潢川,都能联想到金桂;凡提到金桂,都不由地想到潢川。潢川金桂不仅在潢川受欢迎,它独特的品质和浓香、独具特色的人文优势吸引了大江南北的注意,入选了上海国际花卉展、昆明世博会和成都中国花卉博览会,展出中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成就了潢川“花木之乡”之美誉。

改革开放以来,潢川开始成规模培育金桂,形成了繁育、种植、园林设计、养护一整套的产业。如今,潢川金桂种植面积已达2万亩,种植范围发展到17个乡镇(场)、4个办事处和1个农场,产品远销上海、南京、武汉城市和南方的广大地区。潢川金桂这一有地方特色的品种正在转变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特色品牌。

2010年12月2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2010第146号公告,正式批准潢川金桂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是潢川县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潢川县首个花卉国家级品牌,是全国金桂首个地理标志产品,是河南省在花木行业中第二家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

五、题外话:《八月桂花遍地开》

有一首在中国大地上广为流传的革命歌曲,影响了几代人,至今还在传唱着,那就是:《八月桂花遍地开》。

这首歌的创作者和产生时间、地点等问题,从二十世纪世纪80年代以来,引起了很多争议。这首歌的作者很难确定为某一个人,流传的过程中经过很多人的加工、润色,逐渐丰富完美。这首歌系由大别山民歌改编而成。

《豫南革命史》(中共信阳地委党史资料征编委员会编著)、《新县革命史》(中共河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编纂委员会)等党史、革命史著作,上面都清晰地记载着:1929年8月,光山县苏维埃政府在柴山保大朱家(今属新县陈店乡)宣告成立,这是鄂豫皖苏区建立的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柴山保人民载歌载舞,欢庆的人民群众和政府组织的宣传队一起演唱了许多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就是在这次庆祝会上唱起来的。

1998年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和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联合编写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史》记载了《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诞生又一种说法:

(第478页)记述:“佛堂坳小学校长罗银青创作《兵变歌》、《小放牛》、《妇女歌》等10多首歌曲,尤其是他在当年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红三十二师从鄂东北回师商南,收复失地,在恢复和成立区、乡苏维埃政权的基础上成立商城县工农革命委员会之时,以当地民歌‘八段锦’曲调填词的《八月桂花遍地开》,抒发了工农群众翻身作主人的喜悦心情,描绘了欢庆苏维埃诞生的热烈场面。”这将《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歌诞生的时间、地点、背景和创作者都记载的一清二楚。时间是红三十二师从鄂东北回师商南,桂花盛开的1929年农历八、九月间。地点是商南地区的佛堂坳小学。商南地区即立夏节起义(也称商南起义)的爆发地--现安徽省金寨县斑竹园、吴家店、果子园、南溪等地区,该地区在1932年10月前属河南省商城县,时称商南,后划归“立煌县”(现金寨县);佛堂坳小学即果子园乡佛堂坳小学。歌词创作者是罗银青,罗银青是斑竹园镇沙堰人;曲子是当地民歌“八段锦”。

不管哪一种说法,都可以确定,这首革命历史歌曲,是属于鄂豫皖的,是属于英雄的豫南。并且该歌曲最终伴随红军的足迹传唱大江南北——1931年夏天,原在鄂豫皖苏区工作的红军32师副师长漆德玮等一批同志,从鄂豫皖调到中央根据地工作,这支歌就由他们带到江西中央根据地,很快在那里流传开来。1932年10月开始,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苏区转移到了四川和陕西,这支歌曲又传唱到川陕地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桂花》在全国越唱越响,最终成为红色经典歌曲。

说是题外话,却又不是题外话,依然是有关“桂花”,依然是发生在这曾经属于“光州”的土地上,怎么会是题外话呢?

多么神奇啊。一支桂花,联系了上天的王母娘娘以及百花仙女们;联系了月宫的嫦娥;联系帝王将相美夫人——秦昭王、春申君、息夫人;还联系了吴地与黄国故地的百姓;更联系了一场伟大的改变了中国的人民革命战争。

潢川金桂的价格(潢川的金桂)(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