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孝子28年和母亲同室(久病床前有孝子)

浙江孝子28年和母亲同室(久病床前有孝子)(1)

每天推着父亲外出遛弯,已经成为闫小飞的生活日常。 图片来源:包头日报

浙江孝子28年和母亲同室(久病床前有孝子)(2)

闫小飞和妈妈一直坚持不断为闫根虎做康复理疗。图片来源:包头日报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闫小飞夫妻用行动否定了这句话——他们十年如一日照顾脑梗生活不能自理的父亲,已经成为村里人的一段佳话。

2001年,家住包头市稀土高新区沃土壕村的闫小飞和贾翠英结婚了,婚后,闫小飞并没有和父母“分家”,还与父母住在一个大院里一起生活,一起务农。

一大家子生活得安静、平稳,2009年,村里还给闫小飞一家土地置换了沃土佳苑一套13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然而,一家人的幸福却被悄然打破,当年4月,闫小飞的父亲闫根虎突发急性脑梗,住进了医院。

在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在包钢康复中心康复理疗,闫小飞夫妻一直陪伴在父亲身边,不敢怠慢。“那时每周六都会从康复中心接父亲回家,当时在沃土佳苑分的房子在六楼,只有步梯,父亲不能自己行动,上下楼全靠背。”闫小飞回忆起那段经历时,眼睛里闪烁着泪花。照顾父亲的头两年,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但看着父亲身体逐渐好转,闫小飞更加坚定了信念。

“咱们本地人常说,父母养我小,我养父母老!”闫小飞说,为了更好地照顾父亲,他用130多平方米的六楼,在同小区内置换了一套面积小一些的一楼,只为父亲出入方便。

闫小飞一直陪伴在父母身边,尽力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也成为同村人眼里的大孝子。每天给父亲洗脚、按摩,用轮椅推到户外遛弯儿……这些内容已经成为闫小飞夫妻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闫小飞夫妻的一言一行,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两个孩子。“孩子们看到我们这样照顾老人,也会经常给爷爷端茶倒水,捶背捏腿,看到孩子们有这样的举动,我们真是发自内心的高兴。”闫小飞说。

如今,村里再次用土地置换房屋,闫小飞夫妻和父母一同搬进了沃土阳光小区。“这里是电梯房,父亲的出入更加方便了。”闫小飞高兴地说。

闫根虎透过家里的窗户向南望去,祖辈生活了多年的农村大院如今已成为一栋栋高楼。看着装修华丽的楼房,望着不离不弃的老伴儿和孝顺的儿子、儿媳,闫根虎强忍泪水,用缓慢的语速说,“现在生活越来越好,孩子们都很孝顺,我也要快快好起来。谢谢你们!”

2018年,闫小飞一家被评为包头市“最美家庭”,他们的感人事迹也感动和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包头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