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息宇宙讲的是什么(瞬息全宇宙告诉我们的其实是怎么做自己)

瞬息宇宙讲的是什么(瞬息全宇宙告诉我们的其实是怎么做自己)(1)

最近关于杨紫琼主演的新电影《瞬息全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的讨论仍在朋友圈持续刷屏。本来觉得作为一部邪典风格的cult电影,笑过哭过后应该没有太多值得思考的内容,恰好最近刚听完蒋勛的《细说红楼梦》,忽然觉得电影里的某些细节其实挺值得思考和回味的,姑且将感想随手记下吧。

瞬息宇宙讲的是什么(瞬息全宇宙告诉我们的其实是怎么做自己)(2)

从社会学意义上说,家或者说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是连接个体自主性与社会外部结构性的中观层次。然而,在伦理层面,尤其是在华人社会里,家族共犯结构使得每个人都以“家/家庭”为核心,以爱的名义捆缚与被捆缚,迷失在以爱之名编织的谎言中。电影《瞬息全宇宙》表现的核心冲突之一,恰恰就是身为母亲的伊芙琳(杨紫琼饰)与个性“叛逆”的女儿Joy(许玮伦饰)之间的矛盾。影片开场,是镜子中一家三口聚在一起开心地唱歌,一分钟后,中年女性伊芙琳开始进入她忙碌焦虑紧张的生活中:处理税单、安排店里的装修、吩咐丈夫准备早饭、阻止女儿带她的女朋友见爷爷、接待洗衣店的客户等等。也许有年老一些的观众会觉得这就是她们生活的日常:一个能干的女性照顾所有人的情绪,安排所有人的生活,承担了全部的家庭琐事,撑起了一个家的样子。

瞬息宇宙讲的是什么(瞬息全宇宙告诉我们的其实是怎么做自己)(3)

片中的伊芙琳其实也是现实中千千万万个中年女性的化身:“一无是处”的她们是父亲的女儿、丈夫的妻子、子女的母亲,可唯独不是她们自己;她们希望父亲能看到她“拥有幸福的家庭和成功的事业”,希望丈夫能看到她的能干和贤惠,希望女儿能看到她的付出与爱意,可她们却不能抽出一点空闲问问自己:她希望看到的自己是什么样的?是电影宇宙里的大明星?是戏剧宇宙里的花旦?是热狗宇宙里的钢琴师与同志?是餐饮宇宙里的厨师?是江湖宇宙里的女侠?还是自然宇宙中一块不能言语的石头?如果人生真的可以像电影那样无数次重启,给予她们选择的权利,也许现实又会是另一番光景。

瞬息宇宙讲的是什么(瞬息全宇宙告诉我们的其实是怎么做自己)(4)

蒋勛曾说:“母爱有时候也是一种暴力,因为她不知道这个爱对于一个青少年来说是多大的负担。”当然,这句话有个前提,那就是这个母亲没有她自己,所以她需要从对子女的过度关注和教导(刷存在感)中确认她的价值。因此在影片中,伊芙琳和Joy这对母女即使变成了人偶、石头、师徒、葡萄等等形态,伊芙琳还是在不断叨叨地对女儿说:“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你要相信我是爱你的”,“不要再叛逆了,我已经接受你的同志身份了(努力在理解你了),你还要怎样?”这一切都跟我们日常中听到的话术如出一辙,所以站在Joy的角度,她的痛苦和无奈显而易见,走上自杀的道路也是意料之中。

因为Joy是独立的个体,她希望的对话是两个独立个体间的沟通,期待的爱是平等的爱。所以,Joy创建了可以吞噬一切的百吉饼宇宙,以对抗这种以爱之名的暴力。可喜的是,伊芙琳在穿越了多个宇宙、经历了N种人生之后,终于找到了她自己,也在各种以暴制暴的对抗中意识到了爱的真正含义。即使这样的结局依然落入了回归家庭的窠臼,也未必是女性观众所乐见,因此观念上还是不够cult。

瞬息宇宙讲的是什么(瞬息全宇宙告诉我们的其实是怎么做自己)(5)

当然,伊芙琳(杨紫琼)的动作形象设计与动作场面也值得一提。有评论者指出影片中的动作设计其实是致敬了不少香港武侠动作片,而且也有意无意地将杨紫琼的“打女”形象进行了再现。比如伊芙琳的中文名“秀莲”,在多个宇宙里请教武功出神入化的道姑以及江湖宇宙中的侠女,串连了《精武门》(1972年)、《警察故事3:超级精彩》(1992年)、《红番区》(1995年)、《卧虎藏龙》(2000年)、《功夫》(2004年)、《一代宗师》(2013年)以及《花样年华》(2000年)、《2046》(2004年)等电影作品。

作为深受香港电影影响的一代人,一直觉得香港武侠动作电影中的女性有一种独特的美感,尤其是由被统称为“打女”的女演员群体主演的电影,她们在银幕中潇洒恣意和无所不能,一度让我沉迷。直到最近打破银幕幻象,我才明白这些在银幕中飞来飞去的侠女/打女形象究竟意味着什么。尤其是在和现实主义的华语电影叙事对照中可以发现:侠女形象是对传统女性身份框定与确认的突破,即当一个女性身处于江湖中,她拥有的侠女身份即是全部,她可以不是“父亲的女儿、丈夫的妻子、子女的母亲”,是可以跟男性一样平起平坐的“她自己”。也因此,本片中的伊芙琳(杨紫琼)用动作对抗的“反派”其实是“现实中那个失败的自我否认的她自己”。这也是本片最精彩之处,它以幽默的方式告诉女性观众,“以暴制暴”并不是男性独有的权利,接纳自己才是每个人的“特权”。

瞬息宇宙讲的是什么(瞬息全宇宙告诉我们的其实是怎么做自己)(6)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蒋勛曾说:《红楼梦》中非常现代的写法,就是指出我们每一个人,其实生命里可能都有两个“我”,一个是在人世间跟大家做朋友、去读书、考试、做官的“我”;一个是永远隐藏在自己内心真正的“我”。难能可贵的是,《瞬息全宇宙》恰好继承了这种现代性,让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女性都能思考“我”是谁,学会真正做自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