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讲话的时候舌头放在哪(您的舌头放对位置了吗)

红网时刻新闻7月25日讯(通讯员 陈梦珊)炎炎夏日,大大小小的同学们终于放暑假了,长沙市口腔医院正畸科也迎来了暑假高峰期作为正畸科医生经常会看到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错(牙合)”,总会有家长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我的小孩牙齿就长成这个样子了呢?”其实这是一种经常被忽略的“致病因素”——舌体位置及功能异常,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不讲话的时候舌头放在哪?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不讲话的时候舌头放在哪(您的舌头放对位置了吗)

不讲话的时候舌头放在哪

红网时刻新闻7月25日讯(通讯员 陈梦珊)炎炎夏日,大大小小的同学们终于放暑假了,长沙市口腔医院正畸科也迎来了暑假高峰期。作为正畸科医生经常会看到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错(牙合)”,总会有家长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我的小孩牙齿就长成这个样子了呢?”其实这是一种经常被忽略的“致病因素”——舌体位置及功能异常。

静息状态下,正常舌体的位置应是舌背应贴于上腭,位于上门牙后方。这种占位保证了牙弓内外的肌肉平衡。吞咽时,舌头应向上向后顶住上腭,封闭咽腔完成吞咽动作。在临床上经常可以发现有开(牙合)的小朋友舌头经常休息在上下牙之间,有的小朋友吞咽的时候舌头用力向前抵住上下牙齿的内侧,甚至吞咽的时候整个脸部肌肉都紧张起来了。

这是为什么呢?这要从孩子刚生下来说起:新生儿没有牙齿的,小宝宝靠牙龈夹持母亲的乳头吸吮乳汁。此期舌头置于上下牙龈之间,靠吮吸完成吞咽,也就是所谓的“婴儿式吞咽”。而后当乳牙全部萌出,吞咽方式开始向“成熟型吞咽”转变,即上下唇自然闭合,牙齿轻咬,舌尖位于切牙乳头后,舌背向上腭部施加力量,帮助食物咽下,整个过程中没有表情肌肉参与。这种正确的吞咽方式舌顶上腭促进上颌发育,同时打开咽鼓管,帮助中耳通气回流。同时唇舌肌力量平衡,利于牙齿正常建(牙合)。

约60%的孩子在4岁左右自发完成从“婴儿式吞咽”至“成熟型吞咽”的转换,6周岁以后仍然存在婴儿式吞咽可定义为“异常吞咽”。如果新的吞咽反射没能建立,就会导致开(牙合)、颌骨发育异常、发音不清、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充气、通气不足)、吞咽障碍等等。异常吞咽可借助肌功能训练改善,逐渐习得成熟型吞咽。有些异常舌位可能是存在气道阻塞问题,舌体前伸有利于气道打开,这时候应请耳鼻喉科医生会诊,解决气道问题才有可能改善舌体位置。

异常吞咽及舌习惯的一个重要诱因是不良的奶瓶喂养方式和过长的奶瓶喂养时间。奶瓶喂养时,宝宝不想让瓶嘴出奶时,只需前伸舌头;想让瓶嘴出奶时,只需后缩舌头。久而久之会养成“舌前伸”习惯,形成异常吞咽模式。母乳亲喂时,宝宝必须主动吮吸、颌骨肌肉需要更多的拉伸才能挤压出乳汁,形成一种较高负荷的“肌肉锻炼”。而正是这种较高负荷的肌肉锻炼,不仅有助于颌面发育,对于正常言语、吞咽形成的进程也很重要。

设计再特殊的人工奶头也无法完全还原母乳喂养的优点。所以正畸医生一般提倡一岁以后的小宝宝就应该停止使用奶瓶,改为使用敞口杯或者使用细吸管,这样有助于正常吞咽模式的改变,减少后期错(牙合)畸形的形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