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第六期脱贫攻坚问答(脱贫攻坚进行时)

3

-THE FIRST-

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来源及补助标准是什么?

按《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D级危房改造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甘办发[2016]86号)文件精神。

文件明确规定,提高农村D级危房改造省级补助标准。从2017年起,综合考虑近年来物价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未脱贫农户贫困程度深等因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省级财政对D级危房改造提高补助标准。具体补助标准如下:

(1)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补助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每户补助0.85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每户补助1.15万元。

(2)贫困县非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补助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每户补助0.85万元,省级财政每户补助0.7万元,市县财政每户补助0.55万元。

(3)其他农户每户补助1.5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每户补助1万元,市县财政每户补助0.5万元。

加大农村D级危房改造信贷支持力度

贷款标准,从2017年起,由农业发展银行甘肃省分行对农村D级危房改造户提供户均5万元以内、期限20年的贷款,贷款利率和财政贴息额度按农户贫困内别不同区分如下。

(1)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额度5万元以内,期限20年(宽限期3年),利率为基准利率下浮20%,省级 财政贴息5年,贴息期满后,根据农户贫困情况,经审批可酌情适当延期。

(2)非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额度5万元以内,期限20年(宽限期3年),利率为基准利率下浮20%,省级 财政贴息5年。对一二类低保户,贴息期满后,根据农户贫困情况,经审批可酌情适当延期。

(3)其他农户。贷款额度5万元以内,期限20年(宽限期3年),利率执行基准利率,待争取到优惠政策后适当下浮。

我县依据政策规定并结合贫困户类型,适当提高了县级补助标准: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在中央、省级户均补助2万元的基础上每户增加补助2万元,达到每户4万元的补助标准;对其他农户,每户补助1.5万元的基础上增加补助0.5万元,户均达到2万元。

易地扶贫搬迁可以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1)易地搬迁的对象:主要是居住在深山、石山、高寒、荒漠化、地方病多发等生态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和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同居住地同步搬迁的非建档立卡群众。

(2)搬迁安置的方式:安置方式灵活多样,可以在行政村内就近安置,也可以搬迁到乡镇、县城、工业园区等交通便利、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地区,既可以在农村建房,也可以到城镇或异地购房。

(3)易地搬迁的补助标准:建档立卡户中央预算内资金人均8000元(藏区人均10000元),地方政府债券人均9740元,专项建设资金人均5000元,长期贴息贷款人均35000元;非建档立卡户省级财政资金人均5000元,低息贷款户均100000元(群众还本付息)。

新一轮退耕还林退耕对象和补助标准是什么?

1、退耕对象:25度以上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和重要水源地的15-25度坡耕地。

2、补助标准:退耕还林中央每亩补助1200元,分三次下达,第一年500元、第三年300元、第五年400元。

公益林保护补助标准是什么?

依据《西和县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实施细则》,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每亩11元。

生态护林员补助标准是什么?

依据《甘肃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实施细则》,被选为生态护林员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每人每年补助7000-8000元。

在农村改革上有哪些支持政策?

①三年内全面完成所有贫困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土地流转率达到20%。

②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向贫困户全覆盖。

我们如何发展富民增收产业?

按照“外抓劳务、内强产业”的思路,把特色产业和劳务输转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一手抓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打造马铃薯、半夏、经济林果三大拳头产业。一手抓劳务品牌培育,打响“巧嫂”“巧妹”“巧汉子”劳务品牌,建立稳固的输出基地,实现“培训输出一人、脱贫致富一家”的目标。同时,立足贫困村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多元化的富民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什么是产业扶贫?

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产业扶贫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结构,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坚持“以县为单位,资源整合,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坚打“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等不同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

专项扶贫对产业扶持的政策有哪些?

一是对龙头企业的贷款贴息;

二是对农业合作组织的贷款贴息;

三是对农户实行差别化政策实行到户以奖代补;四是对农户审请贫困村互助资金贷款。

精准扶贫第六期脱贫攻坚问答(脱贫攻坚进行时)(1)

• end •

@陇南西和发布 出品

整理 | 鱼倩倩

编辑 | 鱼倩倩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