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一代圣人孔子,曾经抱怨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让很多人感到诧异,孔子怎么跟人过不去?

这里有什么故事吗?

当然,有故事!

古人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1)

不过,在分享故事前,我们先科普一下,孔子口中的小人,是什么意思?

翻开《大学》,我们会理解,儒学对君子和小人的界定。

孔子认为,众生平等,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小人"是指"未修身"的人。

"君子"一开始也是"小人"。通过学习,奋斗,修身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境界。

孔子认为,每个人天生都是小人,君子都是从小人而来的,没有天生的。

可见,孔子心中的小人,无关道德,只是没有通过奋斗,实现人生事业理想的人。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所有文化的开源者,在为人处世的心态上都有自己的标准。

在《道德经》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说明了这个问题,见贤思齐,但绝不会指责和批评不贤德的人。因为,古人认为衡量一个的成就,关键看内在的修养。

曾国藩就曾经感慨,自己的修养不足,被琐事干扰了心智。曾国藩可是开创了湘军集团的大佬。

可见,孔子口中的"小人",不是指坏人,而是指向思想行为不能突破"得失"的人。情绪被成功与失败左右。

好了,书归正传。

我们从《史记》取证!

孔子口中的女人,还真不是别人,而是他的妻子!

古人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2)

孔子的长相,高大威猛,跟帅气无关。从容貌上看,没有什么女人缘。孔子的母亲是外室,父亲死后,就被当家大妇驱逐了!因此,孔子的起点非常低,孔子甚至给人做过孝子。孔子甚至在晚年,依然感慨,自己的不容易。

可见,孔子的妻子,不会是高门大户的女子。

孔子为了自己的事业,颠沛流离,四处碰壁。

生活不稳定,甚至可以说是落魄,《史记·孔子世家》有过这样的描写“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显然,孔子不是经常能够拿回家,足够的钱。

由于,常年在外,推广自己的学说,自然缺乏对妻子的陪伴。

因此,孔子和妻子的感情不是很好。

历史是这样记载的!

“孔子年十九,娶于宋之丌官氏。”这是一场交易性很强的跨国婚姻,后来离婚了!

《礼记·檀弓》提到过这样的故事:伯鱼之母死,期而犹哭,夫子闻之曰:“谁与哭者?”门人曰:“鲤也。”夫子曰:“嘻!其甚也!”伯鱼闻之,遂除之。

我解读一下这段故事,孔子的儿子孔鲤,在母亲死去的周年痛哭。孔子觉得孔鲤很过分,显然这对夫妇的感情非常差!

妻子觉得,孔子四处求官,推广思想,是不切实际,不好好过日子,不是一个好丈夫。

孔子觉得,妻子小家子气,没有贵妇的气度,不支持丈夫的事业,不是一个合格的妻子。

可见,两个人根本不搭!两个人的三观不合!

原因很简单,孔子的祖上是殷商王族,孔子是贵族血统。妻子是普通的女人,但是两个人三观不合。作为没落贵族的孔子,不得不娶一个平民女子。

只能说,这是命运弄人!

古人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3)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问前程。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请君观此理,天道甚是分明。

孔子留下了对婚姻的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可见,在婚姻中,三观相配,有多么重要!“十载名兼利,人皆与命争。青春留不住,白发自然生。夜雨滴乡思,秋风从别情。都门五十里,驰马逐鸡声。”

爱情和婚姻的烦恼,一代圣人孔子也逃不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