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成分怎么看含量高低(科学选购化妆品)

化妆品成分怎么看含量高低(科学选购化妆品)(1)

表面活性剂用途多样

在成分表中,有许多名为××脂肪酸酯、××硫酸(或磺酸、磷酸)酯钠、硬脂酸钠、月桂酸、月桂××硫酸钠等成分,此类成分便是表面活性剂,多为脂肪酸、脂肪酸酯、硫酸酯盐或季铵盐等。其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大多数化妆品中均需添加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起到增溶、分散、乳化、发泡、清洁、杀菌等作用。

通常情况下,油和水不相溶,但多数化妆品配方中既含有油性成分,又含有水分,为使油和水能够混合均匀,且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需加入表面活性剂使两者“相溶”。表面活性剂同时具有亲水基团与亲油基团,能够“包裹”油性成分,将其溶解在水中;或是“包裹”水,将其溶解于油中,该过程称为乳化。

表面活性剂的“两亲”性质使其能够使水性、油性成分相溶,形成乳液、膏霜等状态的化妆品,并能保持化妆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分层。此外,表面活性剂还可以“包裹”不易溶解的成分,使其溶解在基质中,起到增溶、分散作用。由此可见,为保持化妆品体系均匀、稳定,提高部分原料的溶解性,表面活性剂的添加是十分有必要的。

表面活性剂另一重要用途,就是作为清洁剂添加在清洁产品中。其不仅能够带走皮肤、头皮、头发表面的油污,达到清洁效果,还具有起泡、发泡作用,在洗面奶、洗发水、香皂、沐浴露等产品中广泛应用。一般情况下,脂肪酸皂的清洁去脂能力强,其成分表中通常标注有酸碱组合的表面活性剂,例如硬脂酸和氢氧化钠等;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烷基醇醚硫酸钠等合成表面活性剂清洁力较强且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小;月桂酰肌氨酸钠、椰油酰甘氨酸钠等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清洁力较脂肪酸皂弱,但温和亲肤。由此可见,不同表面活性剂的清洁能力和发泡能力不同,消费者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应产品。

防腐成分十分必要

为防止化妆品滋生微生物,保证化妆品在有效期内的安全性,几乎所有产品均需添加防腐成分(除次抛包装,即包装打开后使用一次就丢弃不重复使用,及真空包装等化妆品外)。常见的化妆品防腐成分有苯氧乙醇、苯扎氯铵、三氯叔丁醇、苯甲醇、苯甲酸、水杨酸、硼酸、山梨酸以及其他醇类、醛类等物质。2015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标明了51种(类)准用防腐剂,并规定了最大添加量:所有防腐剂最大添加量均不超过1%,大部分添加量为0.01%~0.5%之间。因此,成分表中排在防腐成分之后的成分,添加量不会大于1%。

防腐成分是配方中争议较大的成分之一,但实际上,防腐成分在配方中的添加是十分有必要的。部分消费者担心防腐剂可能有致敏甚至致癌风险,但只要按照国家规定的限量添加,其配方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辅助性成分标注在成分表靠后位置

化妆品除了要有安全性和功效性外,配方稳定性(化妆品状态稳定)和使用肤感也十分重要。因此,化妆品通常需添加一些辅助性成分。辅助性成分并非配方主体成分,其添加量十分微小,通常标注在成分表的靠后位置。常见的辅助性成分包括增稠成分、抗氧化成分、酸碱调节成分及色素、香精等。

增稠成分:为增加稠度,或制成啫喱、凝胶等剂型,部分化妆品会添加增稠成分,包括卡波姆、阿拉伯胶、××纤维素、黄原胶等。一般情况下,增稠成分添加量不超过1%,在部分啫喱、凝胶类化妆品中的添加量较大。

抗氧化成分:化妆品通常含有油脂和蜡质成分,这些成分接触水分、空气、阳光、微生物后容易氧化变质,即发生酸败反应。为防止酸败发生,化妆品需添加抗氧化成分,常见的抗氧化成分有没食子酸戊酯、丁基羟基茴香醚、生育酚、抗坏血酸、柠檬酸、乙醇胺等。部分抗氧化成分还可作为功效成分,起到一定的护肤效果,例如,抗坏血酸因具有强还原性,可作为美白原料添加在配方中。

酸碱调节成分:化妆品配方是由多种原料混合而成,为保持化妆品配方稳定,防止多种原料间发生化学反应或是原料自身发生反应,需将配方调整到合适的酸碱度。此外,人体皮肤表面pH值在5.0~7.0之间,化妆品若碱性太强,会破坏皮肤屏障,导致皮肤受损缺水等问题;而酸性太强则会刺激皮肤。因此,将配方调整至适合皮肤的酸碱度是有必要的。常见的酸碱调节成分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盐酸等。

色素、香精:部分化妆品会添加少量色素和香精使化妆品使用感更好,也有部分产品(如素颜霜)会加入一定量的色素,使化妆品具有遮盖、防晒等功效。通常,色素和香精的添加量不超过1%。

在化妆品成分表中,所有香精香料应统一以“香精”二字标注,因此,如果成分表未标注香精二字,则代表该化妆品未另外添加香精香料。色素在成分表中以着色剂的编号或者中文名称标注,例如:CI77491、CI15850、CI61570、CI19160、β-胡萝卜素、胭脂虫红等。

一个完整的化妆品配方通常含有以上多种成分,这些成分相辅相成,共同维持配方的安全性、稳定性、功效性和使用感。通过全部标识成分表,消费者可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化妆品添加的主要功效成分,使用的表面活性剂、防腐剂等,并以此判断出化妆品所属类型及主要功效,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妆品。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添加的原料种类外,原料的来源及添加量、配方的生产工艺等同样是影响化妆品肤感、功效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无法在成分表中体现。因此,在选择产品时,不能只关注成分表中的成分种类,应综合了解各种因素选择。

(韦诗雨 何聪芬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

延伸阅读

如何正确理解化妆品保质期

化妆品保质期一般以下列两种方式标注在标签中,一种是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另一种是标注生产批号和限期使用日期。化妆品标注的保质期通常是指未开封情况下的保存期限;开封后,产品与空气直接接触,保质期会相应缩短。部分进口产品标签上会标注一个开封的罐头图标,图标上有“6M”或“12M”字样,代表该化妆品开封后6个月或者12个月内是最佳使用日期。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化妆品在保质期内,也不代表可以随意对待,保存和使用方式不当也会缩短保质期。因此,化妆品保存和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避光保存。阳光或灯光直射处不宜存放化妆品。光线照射会造成化妆品水分蒸发,部分成分会失去效力。紫外线照射会使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导致化妆品出现膏体干缩、油水分离等现象,影响原有功效。

二是切忌存放环境过冷或过热。化妆品切忌冷冻保存,冬天也不宜将其长期放在寒冷的室外。冷冻会使化妆品发生冻裂,解冻后还会出现油水分离、稳定性变差等问题。而过热的环境会影响化妆品稳定性,缩短其保质期。

三是保持存放环境干燥。部分化妆品含有蛋白质类成分,受潮后容易发生霉变。如果包装使用的是铁盖玻璃瓶,受潮后,铁盖容易生锈,腐蚀化妆品,使其变质。

四是注意使用卫生。取用化妆品时,最好避免直接用手取用,或取用时注意手部卫生,如果一次取过量,也尽量不要再放回瓶中。此外,化妆品使用后一定要及时旋紧瓶盖,以免细菌等微生物侵入繁殖,引发皮肤问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供稿)

化妆品成分怎么看含量高低(科学选购化妆品)(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