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体温降到多少度昏迷(体温爆表)

“医生,快,救命!救命!”8月17日,烈日正炎,长沙市第四医院滨水新城院区急危重症医学部抢救室推进来一位男性患者。

据患者家属介绍,患者张先生在某建筑工地户外作业时,不慎晕倒在地,被工友发现时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身旁有呕吐物等,工友立即拨打120救治。120急救医生接诊时,发现患者体温高达42.0℃以上,考虑为中暑。

院前急救医生一边在120救护车上紧急给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冰水降温等治疗,一边电话联系滨水新城院区急诊抢救室,做好抢救相关准备。

入院时,医务人员测其体温“爆表”,急危重症医学部主任桂培根带领团队查看患者病情后,立即为患者实施物理降温并予以相关治疗,同时叮嘱管床医生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便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救治下,该患者1小时内体温降至38.5℃,其生命体征逐渐平稳,神志开始清醒……参与抢救的医务人员终于歇了一口气。

人体体温降到多少度昏迷(体温爆表)(1)

同一天下午,陈先生在某工地施工时,突然晕倒,呼之不应,四肢抽搐伴有呕吐。工友见状,紧急将其送入医院滨水新城院区急危重症医学部抢救。

桂培根教授带领团队对患者予以降温、补液、脏器功能支持等抢救治疗。最终,陈先生体温降至正常,意识恢复,对桂主任及医务人员表示了由衷的感谢。

桂培根介绍,持续高温天气,中暑病例较多。中暑是由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一种严重疾病,尤其是热射病,具有很高的致死率。中暑按发病机制可以分为劳力性中暑与生活性中暑。前者多见于年轻人(如运动爱好者、户外作业人员等)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高强度训练或从事重体力劳动而发病。生活性中暑,则是没有进行剧烈体力劳动,但由于环境温度增高,患者没有采取适当的降温与通风措施而发病,多见于年老体弱或有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临床可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昏迷、抽搐、谵妄等),伴有体温升高,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对于中暑的治疗,尽早快速降温是关键,于2小时内尽快将体温降至38.5℃以下是降低中暑患者死亡率最重要的治疗目标。

据悉,为实现中暑患者尽快降温,进一步提高中暑患者综合救治水平,滨水新城院区急危重症医学部在120救护车上添置了喷水枪、冰水和风扇等降温设施用品,能够对中暑患者现场第一时间启动降温治疗。同时,抢救室购置了水浴床,并组织科室医务人员对中暑的急诊救治进行专题学习培训与反复演练,建立了“院前-120-急诊”全程无缝衔接救治体系。

桂培根提醒广大市民,中暑重在预防,市民朋友应尽量避免中午等高温时间段户外活动或作业,注意防晒,多饮水,避免脱水。家中可备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清热解暑药品。避免儿童单独在汽车内或狭小空间内。

对于夏日户外高温作业怀疑中暑的患者,身边的同事和亲友应高度重视,立即帮助其脱离高温环境,积极有效降温,同时迅速拨打120送医院诊治,以确保患者安全。

潇湘晨报记者梅玫 通讯员许慧 陈路佳

来源: 潇湘晨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