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2是什么时间拍的(我们和欢乐颂2的主创聊了聊)

点击蓝色关注丨零距离接触影视娱乐圈

作者|淘菇 头条号 |We娱乐

排版|南木

截至今天,《欢乐颂2》已经播了20多集了。和第一部捧多踩少不同的是,正午阳光这次却面临了不少质疑。小包总怎么这么油腻?安迪为什么这一季的戏份这么多?人设和第一季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反转?邱莹莹的人设又一次崩塌?以及前几天火爆朋友圈的“应勤处女情结”,这样的尖锐话题竟然后面还要有好几个?

欢乐颂2是什么时间拍的(我们和欢乐颂2的主创聊了聊)(1)

呐,这一次呢,我们和《欢乐颂2》导演简川訸、编剧袁子弹开诚布公地聊了聊。你想知道的,他们基本都回应了。

1.包奕凡很油腻?安迪人设太反转?邱莹莹再度崩塌?

Q:设定角色时为什么选定杨烁当小包总?有声音说小包过于骚气油腻?

Q:但是现在面临的一个尴尬情况是,虽然收视率高点击率高,但是评分却有些低,话题讨论度却毫不减弱,您如何看待这部剧的影响力和社会意义?

导演简川訸:关于收视率高、点击率高、评分低,这个问题我也想问。《欢乐颂》在第一季播出的时候结果是很成功的,但是前期好像也是有很多不同的意见。第二季涉及的话题可能会更多,因为现在到五十五集,还没播到一半呢。第二季我看刚才有提问应勤的处女情结,包括安迪的婆媳之间的战争,还有再往后,说多就剧透了,后面还有很多这种社会话题,观众看完之后如果喜欢讨论的可能还会发酵,它的发酵可能只会比第一季大

编剧袁子弹:口碑这个问题,应该说双重来看吧,一方面肯定也有我们做得不足的地方,这个是不可避免的,这么长一个剧,种种疏漏我们自己也在总结和检讨,在努力反省,争取之后做得更好。但是另一方面可能也存在一个,毕竟故事进行到这个阶段,有一些新鲜感的丧失,包括确实对我们期待也是比第一部要高,包括有些人物形象,他有一些预料不到的变化,粉丝会有一些反弹心理,这些都会有,我觉得是一个综合的因素吧。

Q:关于“处女情结”,虽然小说也有,但是在剧本的时候,你们会去做相关的调研,看看现代人现在对此的一些态度吗?再结合到剧中?

编剧袁子弹:处女情节肯定是我们一个挺大的话题,之前为了留不留这个情节、保留多少我们也做了探讨,因为这个情节所涉及到的后续的情节比较多,应该说关于这个问题的探讨,大家在之后还会看到一些细节,肯定是会结合现在的社会状态去考虑。其实我们也是更希望由这么一个话题,来看看大家对感情的不同的观点。其实我们没有太大的偏向。

Q:感觉《欢乐颂》第一季展现的阶级壁垒更加明显触目,第二季似乎在这方面有弱化,或者说,更多的传递一种多元价值观的认知体系。不知您怎么看?比如应勤的处女情结问题,本以为会处理得更激烈一点。

导演简川訸:第二季跟第一季不同的是,第二季人物都有成长,包括他们情感上都会有一些新的发展,新的人物进来,新的情感进来,恋爱的信息进来,恋爱的元素也进来。第二季不是说偏重于恋爱,就是恋爱比第一季多,因为第一季在这方面表现得不够多。

Q:也有声音说剧中三观不正

导演简川訸:三观不正从第一季就有人说了,刚才还有一个问题说阶级壁垒,我们拍这个戏没有体现阶级壁垒。包括22楼每个人物,包括她们五个都是团结的,她们整个的生活态度是积极向上的,虽然一地鸡毛,但是还是积极向上去努力生活。

Q:导演您此前拍摄谍战戏和男人戏居多,此次接连执导两季《欢乐颂》这样的都市女性题材,在拍摄方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导演简川訸:我以前拍谍战戏、拍男人戏,这两部戏都是女人戏。讲故事方式都是一样的,至于拍男人戏、女人戏、都市女人戏的区分就是,男人戏我要突出他的阳刚之美,女人戏她的柔美,她的都市感,包括她更细腻的女性的情绪。尤其是都市女性,我们要尽可能的去真实的还原我们现实中的这些女性的情感。

Q:《欢乐颂》是国产剧中少有的季播剧,在您看来,这种模式会对剧集产生哪些影响?做一档吸引人的季播剧的关键是什么?

导演简川訸:季播剧,我觉得以后可能慢慢的观众会更适应国产季播剧的这种方式,季播剧其实带来的最大难度就是怎么样去延续它的事件、人物、话题,如果说第一季会非常好,那么第二季的观众期望值会更高,第二季好了,第三季会更高,它的难度是很大的。

Q:对于欢乐颂2目前呈现出来的影响力,效果,导演自己满意吗?会给这个作品打多少分?

导演简川訸:关于《欢乐颂2》打分这个事情还是交给观众吧。

Q:那针对目前大家对于这部剧的一些差评,导演有什么想要“平反”的吗?

导演简川訸:看同一部作品,每一个观众的想法是不一样的,他们的接受是不一样的,他们的评判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只是做好我们做的东西,交给观众来看,至于观众怎么样去评判这个事情,我觉得还是尊重观众的选择

Q:和第一季相比,第二季在剧本上有什么调整么,感觉风格不太一样?

编剧袁子弹:五个人的角色其实基本是戏分都有,当然戏分多少有一些差别,毕竟我们也不是切蛋糕,很难做到百分之百的均分。但是因为我们的剧比较长,也是上一季相对而言生活状态比较多一点,这一季故事情节会更强烈一点,所以它相对就需要把一个大事件可能在某个时间段走完,相对应的大家会看到某一些集数里某一个主角的戏分会比较集中。但是从全片来说,我觉得基本还是五线并行的结构

风格其实都差不多的,讲白了,我们主创团队在第一季写作的同时也就基本思考了后面一季的题旨包括修改方案,基本确定下来,风格也一直都是这种风格,只是说可能随着人物立起来之后,他需要有一个打破再建立的过程,包括很多的他的家长他的背景都进入到了我们的剧的视野当中,不止有友谊这一个主题了,可能这是不是大家觉得一二部风格有些改变的原因。但是对我本人来说,其实他们基本上是一致的,因为对我来说这个创作基本是连贯的。

Q:看此前的采访说欢乐颂构思的时候就是按三部曲的,每一部故事主题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编剧袁子弹:侧重点,第一部侧重于他们友谊的建立,第二部侧重于这个友谊对他们的影响,他们在友谊中的相互扶持和相互成长。

Q:第二季是根据原著小说二三部改编的,在剧情改编上有何难度?从目前来看,观众觉得剧情节奏略显拖沓,你如何看?过场戏较多,比如赵医生在第二部的功能就是被小曲玩乐?

编剧袁子弹:剧情节奏稍显拖沓,这个我不完全认同,相对而言我们肯定需要一些铺垫来衔接上下两部。我们的《欢乐颂》是一个生活剧,完全不认同赵医生就是用来提供给曲筱绡玩乐,他们就是合理正常的谈恋爱。在一个现代生活剧中间,谈恋爱是很重要的部分,为什么叫过场戏,这可是我们精心设计的。我觉得呈现中国现代社会眼下的一个生活状态,这就是我们《欢乐颂》最重要的主题。所以生活才是我们的剧本身,而不是矛盾,不是只有大矛盾才是戏剧

Q:我们知道《欢乐颂》是改编自阿耐老师的同名小说,所以原著粉可能会更关注还原度,但我们也知道影视创作不可能一一还原,您是如何在“还原度”和“改编度”这二者中平衡和取舍的?

编剧袁子弹:原著变化到影视作品肯定是有改编的,当然我们尽量去保留原著的精髓。其实大的情节改动的相对而言这一季会比上一季多一点,这也是跟它的原故事有些是否适合在影视上呈现,包括跟我们的篇幅取舍跟主题有关系,总体来说我们还是希望尽量保留原著的精髓,但同时肯定影视版也会跟原著有不一样的部分。我建议大家可以分开来看,应该说各有各的特点吧。

3.植入广告太多?

Q:您是怎么看待植入这件事情的?网友统计我们剧里植入品牌大概有50个左右,确实如此吗?在实际拍摄过程中,您会用什么样的方法或者实际上您采取了什么样的方法让植入看起来更柔和?有没有对植入太多这件事情产生过心烦?

导演简川訸:关于剧中植入,现在影视作品里不可避免的,也是一个趋势,就看我们怎么把它运用好,我们是现代戏,还有一些古装戏、年代戏都有植入。再者,植入是需要一个合情合理的植入,比如合适的情节、合适的桥段,如果不合适、不合理,我们也不会去做,其实我们也因此放弃了很多植入。

Q:欢乐颂的品牌植入据说从剧本阶段就开始埋植入,这样的前置性植入是你们独创吗?

导演简川訸:植入一定要在前期做剧本的时候就要进入,我们不能拉来一个产品就往里加,那是不合情不合理的。在做剧本期间,我也排除掉很多不合适的产品,虽然觉得产品的条件很好,但是它不符合剧本,不符合剧情,不符合人物,就把它推掉。做剧本的时候,如果要有植入,一定要植入和剧本并行。

Q:欢乐颂2里的植入,是否对编剧也是一种考验?因为要合情合理和剧情相关,请问这部分工作是怎么做的呢?

编剧袁子弹:植入确实是一个新的尝试,因为是现代戏,植入的产品数量也多一些,总体来说还是以不影响整体剧情为原则。但是有时候也还是在摸索当中,怎么样既能够植入这些产品,向大家输出我们的产品,我觉得这是一个影视剧非常有意义的部分,大家大可以不必谈商品色变,只是说在植入的技术上我们还需加强吧。

植入如果大一点的情节,我会来预先做情节设置,小一点的植入可能更多是场景布置,包括演员自己,包括我们植入这块商务的编剧来进行。

Q:您之前接受采访时曾提到,第一部中只有3家广告植入,但第二部广告植入超过50家,而刚才简导提到,广告植入是在剧本阶段就构思了的,能具体谈谈这方面么?

编剧袁子弹:第一季也不是只有三家,只是说可能主要一点大一点的牵涉到大情节的经我手的只有三家。第二季是相对比较多一点,但是进入到我们真正主情节中间的可能也只有四五家吧,别的应该都是正常的台词植入和画面露出比较多。

Q:仍有观众觉得很多植入依然生硬,比如让演员念口播一样的台词,会影响观感,你怎么去平衡植入和剧本质量之间的关系?如果有第三季,你会怎么去改善?

编剧袁子弹:只能说有些植入还是个技巧的改善吧,国外韩剧也好,日剧也好,美剧也好,经常都能带动一些产品的流行,我们相对而言这方面缺乏经验一点,所以有时候有些地方大家觉得做得生硬一点。下一步也只能是尽量的包括再有品牌植入的话,让它跟人物性格更贴近一点,设计台词的时候更有趣味一点,让大家对商务这部分的排斥没有那么强烈。但另一方面我觉得商务植入也是一个现代剧不能避免的趋势,所以我觉得大家也不用闻商业植入色变,好的团队也是需要经济来支撑的,这个是不可避免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