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生哲理(只知小荷才露尖尖角)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生哲理(只知小荷才露尖尖角)(1)

杨万里生于1127年10月,也就是靖康二年,这一年宋朝的两个皇帝、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国掳走,历史上称为"靖康之变"。这一年6月,赵构在南京继位,沿用"宋"国号,因疆土相对靠南,历称南宋。从开国时间算,杨万里是个标准的南宋时期人物。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生哲理(只知小荷才露尖尖角)(2)

看官们都知道,靖康耻刺激了众多的爱国志士,主和派、主战派斗的不可开交,主和派仍牢牢掌握了国家命脉。

整个宋朝的经济实力,借用下英国经济学家麦迪森曾经测算:

在公元960年后(宋朝创立),中国人均GDP为450美元,至宋朝末期达600美元。而处于中世纪黑暗中的欧洲,仅为422美元。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均GDP也不过500多美元。1950年最困难的时候,人均GDP439美元,甚至赶不上宋朝成立之初。"

2019年的各国GDP排名,人均GDP在450美元至600美元间有5个国家,莫桑比克、索马里、塞拉利昂、阿富汗、刚果民主共和国。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生哲理(只知小荷才露尖尖角)(3)

刚果民主共和国在人口数量和GDP上与当时宋朝相似。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生哲理(只知小荷才露尖尖角)(4)

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从刚果人民的生活水平透视出当年南宋的人民生活。

再回来说,南宋有那么多的主战派,经济实力强大,就是打不赢。究其原因,还得追溯到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赵匡胤本是后周禁军统帅,掌握兵权。通过陈桥兵变,赵匡胤建立了宋朝。削弱并分散兵力,是其留给南宋皇族的御令。重文轻武,兵力不足,打仗的事只能搁在一边。

杨万里也是主战派,"势"不在,官位如何而上?

1177年,50岁的杨万里出知常州,从五品官职。《小池》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期的作品。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生哲理(只知小荷才露尖尖角)(5)

我们看下《小池》中的几个有意思的字。

"惜"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生哲理(只知小荷才露尖尖角)(6)

是竖心旁和昔,由心和昔构成的形声字。

"心"说明和人的心情有关。

"昔"在甲骨文中上半部分是波浪,下半部分是日字。一种说法是:波浪像被太阳烤干的肉。腊肉的"腊"字就是从这来的。另一种说法是昔的意思是古代大洪水发生的时期,也就是三皇时期。昔字表述的是以前的事情,所以昔字就有了过去、以前的意思。大洪水年代,人们的生活艰辛。在"昔"的左边加上心字,着重表述了心情的痛苦,也有对大洪水时代人们的怜悯;所以"惜"最开始的意思是哀伤及怜悯。波浪线,更加的说明的"惜"字暗藏的心情错综复杂,忐忑不安,充满了哀怜。后来才引申出吝惜,舍不得

"柔"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生哲理(只知小荷才露尖尖角)(7)

下面是木,上面是矛。矛字是突出了矛头的形状,尤其是金文"矛",

在5万年前,人类就会制作矛。石器时代,人类很难使用石斧、骨刀之类来对付猛兽,尤其是皮糙肉厚那种。

但长矛就不一样了,矛的制作也很简单,把一根长棍,用石斧削尖即可。远远的把矛扔过去,或者抱着冲过去,完全可以杀死猛兽。

在夏商周时期,步兵用的矛,也叫酋矛,长度可达二丈,相当于现在的6.6米,但矛柄还是使用木棍、竹子或藤条制作。这个高度的矛,在立着时,总会随风飘荡。古人用矛柄看似弯曲,实则坚硬的性质,造了"柔"字。后来就引申为软弱,不刚猛,再后来进一步引申为温和。

"照"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生哲理(只知小荷才露尖尖角)(8)

金文左边像手持火把,召声。本义是明亮、光明。后引申为相互辉映,李白的"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中的照就是这个意思。

▼▼▼

我们再回到《小池》这首诗。杨万里看到池中泉眼的涓涓细流,用了一个"惜"字,将泉拟人化,泉既不想让池干枯,又不愿多给的矛盾心理。

第二句中,树阴,非树荫,指树背阴面。树的背阴面和水面相互辉映。杨万里用了"爱"字,表现出树阴的欢喜,那爱的是什么?"晴"和"柔"。晴是大晴天,有太阳,光线好,给了辉映的条件;"柔"呢?不是什么风的柔。这里的树,诗人极有可能指的是树枝,树枝被风吹起来后,使得树杆的阴面得以见天日,与水面相辉映。

泉应该是指的朝廷。杨万里才华横溢,但年已50,才是个从五品,何处施展才华?这个泉,不就指的是孝宗赵昚(shèn)吗?。

小池和树阴指的是杨万里;水面就如镜面,也就是展现世人。杨万里才高八斗,50岁了才做到了州官,幸好有多人举荐,如宰相虞允文,才得以展示才华的机会。

藏的够深!

世人只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景趣,却不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中怀才不遇的忧伤!

作者 | 金大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