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的幸福生活(白糖白糖我爱你-)
宋应星可能是个文科生
大多数的穿越者点亮科技树的底气来自《天工开物》,里面图文并茂地记载了制白糖的手段——黄泥水法。大多数人对黄泥水法的印象全来自上图(这幅图与《天工开物》里面的附图,也就是摆位的差异,余者大差不差几乎一样)。所提及的“黄泥水法”这种方法最早出现于唐朝,而相对频繁应用的时代在元明之间,现在,在福建和海南流传下的古法制白糖,也是采用“黄泥水法”,但现存的“古法”实际上与大家耳熟能详的所谓“黄泥水法”还是有差异的。咱们先说说记载于《天工开物》里面的工艺,步骤如下:
步骤1:将成熟的甘蔗榨汁,盛入缸中,用火熬成黄黑色的糖浆,然后等待凝结成黑砂糖。
步骤2:以瓦溜(上宽下尖,底有一小孔,有点像陶质的漏斗)放置于缸上,用草将瓦溜底下的小孔塞住,将黑沙(其实是红褐色,基本上和现在的红糖长得模样差不多)倒进瓦溜。待黑沙凝结后拔去孔中塞草,用黄泥水淋下。然后黑色渣渣入缸内,溜内尽成白霜。最上一层厚五寸许,洁白异常,名曰西洋糖(白糖)……
是不是So easy?呵呵,容易得就像“如何把大象关进冰箱”——打开冰箱门,放入大象,关上冰箱门……
《天工开物》之所以伟大,在于图文并茂。缺点……就是更像是一部纪录片。展现流程,按部就班,不讲“其所以然”,老老实实的不拿旁白“加戏”。可最要命的就是这个“记录真实”的调性,让我产生了不明觉厉和惶恐。这样就完了?简直就像冲“挂耳咖啡”那样,一冲就完了?
上面也曾提及过现代工厂化生产白糖的方法:碳酸法和亚硫酸法,其中碳酸法由于工艺复杂成本高,大多技术实力不佳的糖企甚至还在沿用亚硫酸法。我们分析一下相对“简单”的制白糖方法——亚硫酸法:
1.甘蔗榨汁:将甘蔗破碎和压榨,得到蔗汁
2.澄清中和:加入石灰和二氧化硫等助剂使蔗汁脱色,并产生CaSO3沉淀将蔗汁中杂质除去,得到清汁
3.蔗汁蒸发:通过加热清汁,将水分蒸发,得到糖浆
4煮糖:糖浆进行进一步加热,得到蔗糖结晶,再经助晶、分蜜、干燥、筛分得到成品白砂糖。
也就是说即使亚硫酸法,也是要经历硫的熏蒸、脱色、澄清、助晶、分蜜等一系列工序,会动用纯度高的助剂、活性炭甚至离心机等现代手段分离杂质。现代的有些糖企由于生产管理滞后,也仍然会导致白糖品质不佳的现象——色度不佳甚至褪黄……
那么,一勺黄泥水就好比活性炭一样,一次性就能实现吸附和脱色,甚至去杂?那么,从明朝至今的这600年,随着化学工业和科技的进步而实施的制糖工艺,还比不上一勺黄泥水吗?——这不太科学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