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卡如何获取(我人生的第一张银联卡)

银联卡如何获取(我人生的第一张银联卡)(1)

那是2018年,我从农行高密市支行轮岗到姜庄分理处。姜庄镇的“高密三绝”之一扑灰年画于2005年10月被文化部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器产业也因地制宜,借机闻名远近,逐渐形成木器群落,吸引了外地打工族前来加盟。很多彝族青年也不远千里来到木器厂打工。

阿尔布热与拉马甲是四川省冕宁县山区的彝族人,两人初中毕业后,因家乡交通不便,没出过远门。去年经熟人介绍,来到姜庄镇木器厂打工。

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极大地调动了这些心灵手巧彝族小伙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了工作热情。他们早出工,晚收工,时常自愿加班加点,为姜庄镇木器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增加了个人收入。

五一前夕,阿尔布热和拉马甲都接到了家里来信,要他们回家完婚。两人向木器厂老板请了婚假,就收拾细软,准备回家。一结账,发现一年来每人积攒了二万多元钱。老板就说把这么多钱带在身上,走长途,转车也不安全,就建议汇款。俩人说家在山区,只有几十里外的镇上有一家惠农服务点。

我通过老板知悉后,就将俩人约到姜庄分理处,给办了一张带银联标志的农行借记卡,并告诉说,只要带有银联标志,金融机构可通存通兑。惠农服务点,异地取款不收费。

人逢喜事精神爽,何况“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俩人带着银联卡,愉快地回家结结婚了。

为了不耽误打工挣钱,阿尔布热和拉马甲在家结完婚就返回了木器厂。走前与家人约定,把银联卡留在家里,发了工资,就存银联卡号上,家人可去镇上提款,购买生产、生活用品,增加农业生产,尽快脱贫致富。

俩人成了当地银联卡第一个吃螃蟹的外地青年。我与老板约好,以点带面,为外地打工青年每人都办理了一张银联卡。

据笔者调查,目前在姜庄镇木器行业打工的彝族等外地青年有30多人,他们通过一张小小的银联卡,解决了交通不便,把工资及时转账回家,帮助家人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壹点号山东高密单立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