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鸿雁入云霄完整诗句(身轻一鸟过)

一只鸿雁入云霄完整诗句(身轻一鸟过)(1)

身轻一鸟“过”

——简析诗句中的“过”字

王传学

据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记载,有个姓陈的士人偶尔得到一本杜甫诗集的旧本子,其中的文句多脱缺。在《送蔡都尉诗》中,有一句“身轻一鸟”,在“鸟”的后面缺了一个字。陈公和几个客人各用一个字给它补上,有的说是“疾”,有的说用“落”,有的说用“起”,有的说补“下”,不能定下来。

后来找到一个没有缺字的善本,一查,才知道大家补的都不对,原来杜甫的原诗是“身轻一鸟过”。大家经过细细琢磨,觉得杜甫用的字好,自己补的字不好,于是对杜甫的用字功夫深表叹服,认为虽然是补一个字,大家也不能达到杜甫的水平。

为什么大家补的字不好,杜甫用的“过”字好呢?

我们来看全诗,诗题是《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

蔡子勇成癖,弯弓西射胡。

健儿宁斗死,壮士耻为儒。

官是先锋得,才缘挑战须。

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

云幕随开府,春城赴上都。

马头金匼匝,驼背锦模糊。

咫尺雪山路,归飞青海隅。

上公犹宠锡,突将且前驱。

汉使黄河远,凉州白麦枯。

因君问消息,好在阮元瑜。

关于此诗,清代学者朱鹤龄的《杜工部集辑注》曰:“《通鉴》:天宝十四载春,哥舒入朝,道得风疾,遂留京师。故蔡都尉先归而公送。”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二月,河西节度使、凉国公哥舒翰入朝面圣,途中突然中风,昏迷了很久才苏醒过来,落下半身不遂的后遗症,只好在京城养病。随行的都尉蔡希陶先行回西北,杜甫相送,写下此诗。

此诗分三段。前二段各八句,后段四句收。

首段从蔡都尉叙起,言其志雄气猛。“宁斗死”,时方尚武,耻为儒,世渐轻文。“一鸟过”,见其势疾。“万人呼”,畏其锋锐。意思是:蔡都尉你勇武成癖,跨马西向开弓放箭射杀胡兵。壮士宁愿在战斗中拼死,勇士耻于作一介儒士。您的官职应是作战时首先冲杀而获得的,你的才能是凭着激使敌方出战的要求增长的。您的身体轻捷如同一鸟掠过,枪法娴熟迅疾使得万人惊呼。

次段叙送蔡都尉,记其入朝归陇。“开府”“上公”,俱指哥舒翰。“宠锡”,谓翰尚留。“前驱”,谓蔡独往。意思是:如云的帐幕中您跟随哥舒开府,在春光满城之时奔向国都长安。在马头上环绕着黄金宝络,驼背上以锦帕蒙之。雪山之路真是咫尺千里,而今你将很快地飞归青海的一角。哥舒将军特别受到皇帝的恩赐留驻京城养病,您这员冲锋陷阵的骁将就要作为前驱独往前线。

第三段致寄高适之意。“河远麦枯”,边地秋寒也。高适在此,故欲问其消息。“汉使”指蔡,“元瑜”指高。意思是:你如汉使张骞找寻黄河源头那样地足涉边远之地,当你赶到凉州时,已是秋寒白麦成熟之时。我想拜托您询问一下高书记的近况,他在军中可安好?

诗中“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两句,是赞美蔡希鲁都尉武艺高强的。上句写他善于纵跃的轻身功夫,下句讲他善于使枪。“一鸟过”形容他跳跃如飞,用“过”字写出他跳得又高又快又轻,在诗人眼前就像一只鸟飞过一样。“过”虽是一个平常的字,用在这里却生动形象地把蔡希鲁都尉的高强本领表现出来了。

再看别人补的字。“一鸟疾”,“疾”指快,急速,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不过缺乏轻快的意思。另外“疾”是平声,用在上句末音律不合。再看“一鸟落”、“一鸟起”、“一鸟下”,着重在动作的开始或结束,这句诗显然不是讲蔡都尉纵跳动作的开始或结束,所以用这些字也不恰当。

在古诗中,有一些诗句中也用到“过”字。

西晋诗人张景阳的《杂诗》,结尾两句为“人生瀛海内,忽如鸟过目”,感叹人生短暂,快得像鸟从眼前飞过。这个“过”字也用得形象具体。

鲁迅先生的诗《无题》中有“惯于长夜过春时, 挈妇将雏鬓有丝”两句,首句中的“过”字,原作“度”,后改为“过”字。本来在这里,“度”、“过”字意思是一样的,为什么要改“度”为“过”呢?从音韵上看,“度”音dù,合口呼韵,“过”音guò,韵尾开口呼,诗眼宜用响字,所以要改为“过”。从意义上分析,这两句诗是诗人写自己在像黑夜一般的险恶环境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天,已经习以为常了,用“度”文言色彩浓,用“过”则口语化,表现了诗人不把险恶环境放在眼里、坦然面对的大无畏气概。

注:北宋欧阳修《六一诗话》:

陈公(从易)时偶得杜集旧本,文多脱误,至《送蔡都尉》诗云:“身轻一鸟”,其下脱一字。陈公因与数客各用一字补之。或云“疾”,或云“落”,或云“起”,或云“下”,莫能定。其后得一善本,乃是“身轻一鸟过”。陈公叹服,以为虽一字,诸君亦不能到也。

(《六一诗话 ·温公续诗话》,中华书局,2014年3 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