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尔盖阿列什科夫纪录片(洛兹尼察的纪录片世界)
ABAGo
一个关于欧洲的,严肃、有趣、激进的思想视觉文化志
导语:
观看谢尔盖·洛兹尼察丰富的影像资料,是通往乌克兰、波兰、俄罗斯等东欧国家电影世界的一个入口,这些影片都与华沙条约组织的遗产息息相关。
历史纪录片《中央广场》的镜头片段。
乌克兰电影导演谢尔盖·洛兹尼察(Sergei Loznitsa,1964)曾经说过,他的电影是关于“前俄罗斯帝国的衰落和瓦解”。至今,他一共创作了29部作品,从虚构类电影到观察式纪录片和历史档案纪录片,洛兹尼察表现出了对形式的浓厚兴趣,特别是在纪录片中使用虚构的装置。他还反对东欧近年来呈现出的某种趋势,即利用英雄主义或乐观主义的语言,来描绘战争和威权主义的历史。
谢尔盖·爱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1898-1948,前苏联导演、电影理论家,也是电影学中蒙太奇理论奠基人之一)说过,政治舞台如同电影戏剧一样,具有某种特殊魅力。洛兹尼察的最新历史纪录片《国家葬礼》(State Funeral,2019)分析了这一政治戏剧是如何上演的。它汇集了斯大林去世和举行盛大葬礼期间苏联各地的镜头。1953年3月5日,当斯大林因心力衰竭去世的消息被宣布时,“心脏”(heart)这个词在电影催眠般的叠句中被反复出现。这不由地让人想起了吉加·维尔托夫(Dziga Vertov,1896-1954,前苏联纪录片先驱、纪录片导演和电影理论家)的无声纪录片《世界的第六部分》(A Sixth Part of the World,1926),以及这部影片宣扬着年轻的苏联所向往强大力量的雄心壮志。而洛兹尼察表现出的镜头语言恰好与维尔托夫相矛盾 —— 电影中的普通市民往往显得惊愕和沉默,而非狂热和躁动。在一个许多民众涌上大楼向斯大林遗体致敬的镜头中,一些哀悼者正在盯着新闻摄像机。“第四堵墙”(fourth wall,戏剧术语,指一面在传统三壁镜框式舞台中虚构的“墙”。是演员与观众之间的隔阂,观众透过这面“墙”可以看到戏剧设定世界中的情节发展。透过镜头,以及在游戏、影片、戏剧或电视节目中对观众直接说话或致意,称为“打破第四面墙”)此刻便被打破了,所有悲伤的流露都被表现为一场精心策划的奇观。
历史纪录片《国家葬礼》(State Funeral,2019),电影片长:2小时15分钟。
洛兹尼察的许多电影都试图回避对于历史事件的公开评论。纪录片《审判》(The Trial,2018)展现了1930年一群被指控在斯大林肃反(Stalinist purges)清洗期间叛国的知识分子的录像。但与苏珊娜·杰斯特曼(Zuzana Justman,1931,捷克裔美国纪录片导演和作家)的《布拉格审判》(A Trial in Prague,2000)中所描述的1952年捷克斯洛伐克发生的类似事件不同,洛兹尼察并没有呈现出事件的具体细节,而是让我们沉浸在审判本身的氛围之中。导演鼓励观众不仅要把这场审判看作是一场悲剧,也将其视为一场闹剧。类似的,在历史纪录片《事件》(The Event,2015)中也弥漫着这种微妙的黑色幽默,其中导演就展示了1991年试图推翻戈尔巴乔夫(Mikhail Gorbachev,1931)的政变未遂的镜头。当人群涌上街头时,有一张照片显示了年轻的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1952)正站在政府大楼的台阶上。
历史纪录片《事件》(The Event,2015),电影片长:1小时14分钟。
纪录片《审判》(The Trial,2018)电影海报,电影片长:2小时8分钟。
洛兹尼察与东欧的实验纪录片传统有一些相似之处,其中包括了波兰的鲍格丹·齐沃尔斯基(Bogdan Dziworski,1941)和沃杰西奇·维斯尼维斯基(Wojciech Wiszniewski,1946-81)等电影制片人。和他们一样,洛兹尼察也经常在影片中加入额外的音效,以增强影片的情感和视觉节奏。在纪录片《封锁》(Blockade,2005)中,他在历史档案中挑选了在列宁格勒围城战(Siege of Leningrad)期间拍摄的镜头,为了增加效果,他谨慎而精确地加入了令人吃惊的声音(如火灾时的尖叫声、孩子的哭声)。扬·科马萨(Jan Komasa,1981,波兰导演)的《波兰华沙起义》(Poland’s Warsaw Uprising,2014)也描绘了一个被围困的城市,但电影基调迫使其档案材料难以避免地进入到故事叙事轨迹之中。相比之下,洛兹尼察则倾向于避免壮观的场面。他将这场围城战描绘成一个具有多面性的、有时会出奇地平淡、非戏剧性的场景。列宁格勒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它的街道上每天都充斥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活动(碰巧的是,这些活动也是集体主义下的为了生存的努力)。通过这种方式,洛兹尼察的电影避免了任何军事沙文主义的感觉。与此同时,洛兹尼察还拍摄了虚构类的战争电影《雾林寒战》(In the Fog,2012),该片就与其他一些以歌颂军事力量为目的的东欧电影比较类似了,例如:亚历山大·索科洛夫(Alexander Sokurov,1951,俄罗斯当代最重要的导演之一)的《希特勒末日》(Moloch,1999)和《遗忘列宁》(Taurus,2001);年轻的丹尼斯·纳吉(Denes Nagy,1980,匈牙利导演)的《自然光》(Natural Light,2021);以及康捷米尔·巴拉戈夫(Kantemir Balagov,1991,俄罗斯导演、编剧和摄影指导)的《高个儿》(Beanpole,2019)。
纪录片《封锁》(Blockade,2005),电影片长:52分钟。
战争/剧情片《雾林寒战》(In the Fog,2012)镜头片段,电影片长:2小时10分钟。
还有一些描绘了苏联生活的滑稽视角的电影,比如2017年的剧情片《温柔女子》(A Gentle Creature)也让洛兹尼察被拿来与安德烈·萨金塞夫(Andrei Zvyagintsev,1964)和尤里·贝科夫(Yuri Bykov,1981)等荒诞派俄罗斯电影制作人相提并论。在观察式纪录片《胜利之日》(Victory Day,2018)中,洛兹尼察对当代虚假民粹主义在民族主义象征和战争纪念中的使用进行了剖析,在这部纪录片中,身着军装的俄罗斯人在柏林特雷普托公园(Treptower Park)的苏联二战纪念碑前游行阅兵。而拍摄于萨克森豪森(Sachsenhausen)和达豪集中营(Dachau)的纪录片《奥斯特里茨》(Austerlitz,2016),则是对过去最恐怖地域也可以被商业化,因而逐渐世俗平庸的生活方式的紧急批判。
剧情片《温柔女子》(A Gentle Creature,2017)电影海报,电影片长:2小时40分钟。
观察式纪录片《胜利之日》(Victory Day,2018)镜头片段,电影片长:1小时34分钟。
观察式纪录片《奥斯特里茨》(Austerlitz,2016)电影海报,电影片长:1小时34分钟。
加之,洛兹尼察关注的是电影本身无法表达的东西。在一次在线纪录片课堂上,他提出了该如何描绘大规模的饥荒,表明了苦难是在缓慢而无情地扩张。在纪录片《中央广场》(Maidan,2014)中,他将希望的概念描绘为等待。影片中,基辅爆发了反对俄罗斯军事挑衅的大规模街头抗议活动。静态摄像机显示了街道上示威者的狂热情绪,但也显示了在公共避难所里躺下睡觉的抗议者。革命是以多种方式发生发展着,即使在一堆平淡无奇的纸箱中,里面装满了捐赠的香蕉或一大堆蜂蜜罐。静态的表现手法能够提醒观众,相机不可能无处不在。我们距离吉加·维尔托夫的无声纪录片《电影眼》(Kino - eye,1924)中那种理想和完全狂喜的革命还很遥远。洛兹尼察专注于瞬间的捕捉,他捕捉到了人群中进进出出的抗议者。示威牌上混杂的标语融入到了城市日常生活的诸多角落。在街上准备着的巨型汤锅的场景让人想起了电影《封锁》中的类似画面 —— 它提醒人们,抵抗如生活般仍然可以进行下去。
历史纪录片《中央广场》(Maidan,2014)预告片,电影片长:2小时14分钟。
END .
本文由公众号【ABAGo】主理人快乐大胖原创
不可转载和复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