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冰糖葫芦的来历 老北京的冰糖葫芦最有名

到了冬天,北京的大街小巷随处都能看见卖冰糖葫芦的。一个个红彤彤的山楂被晶莹剔透的糖稀包裹着,咬上一口,那酸酸甜甜的感觉直甜到人的心里。

北京的冰糖葫芦的来历 老北京的冰糖葫芦最有名(1)

冰糖葫芦

梁实秋先生在《雅舍谈吃》一文中曾记述道:冰糖葫芦“以信远斋所制为最精,不用竹签,每一颗山里红或海棠均单个独立,所用之果皆硕大无比,而且干净,放在垫了油纸的纸盒中由客携去。”

那么,这么美味的老北京小吃到底是谁发明的呢?

这恐怕还得从南宋的宋光宗说起。

宋光宗赵惇是宋朝的第十二位皇帝,是宋孝宗赵眘的第三个儿子。

有一次,宋光宗最宠爱的黄贵妃生病了。她面黄肌瘦,茶饭不思。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都不见效。皇帝见爱妃日渐憔悴,心疼之极,他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无奈只好张榜求医。

后来,江湖郎中治好黄贵妃病体的事传到了民间,百姓纷纷按照郎中的做法做了起来,大家吃了之后无不决口称赞。后来,有人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改进加工,将山楂用竹签子穿起来,再裹上用冰糖熬成的糖稀,并取名冰糖葫芦。

原来,山楂的药用功效很多,它能够消食积、散淤血,驱绦虫,止痢疾,特别是助消化,自古为消食积之要药,尤长于消肉积。也许是黄贵妃所食山珍海味积住了食,做下的病,小小山楂不仅解除了病痛,还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在老北京,最早制售糖葫芦的,要数“不老泉”、“九龙斋”、“信远斋”等老字号店铺。而民国时最有名的,还要数东安市场南门的“隆记”食品店制售的冰糖葫芦。

北京的冰糖葫芦的来历 老北京的冰糖葫芦最有名(2)

如今,山楂食品也花样翻新,品种繁多。在老北京不同地区的冰糖葫芦分好几种类型,在食品店、公园的茶点部或影剧戏院里的,冰糖葫芦常摆在玻璃罩的白瓷盘里销售,其制作精致,品种众多,有山里红、白海棠、荸荠、山药、橘子以及加入豆沙、瓜子仁、芝麻馅的各种糖葫芦,售卖的时候还不忘裹一张糯米纸。

早些年在北京春节的庙会上,厂甸里,还时常看到串得长长的糖葫芦,最顶上贴着一面小彩旗。这冰糖葫芦拿在手里不仅能增添节日的热闹气氛,这酸甜香脆的冰糖葫芦至今都是人们喜爱的一道小吃。

(责编:李兆年)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

本文系BeijingCom原创稿件,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