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不是冬至吃饺子(今日冬至饺子很忙)
老话说: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
“冬至大如年”,
过冬至吃饺子必须的
饺子在中国人的节日里,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我们过年过节吃的最多的就是饺子。
除了冬至,
除夕、初一、破五、小年、冬至、立冬……
只要不是像端午、中秋,
其余的节日统统都会端上……饺!子!
哦,对,还有“启程饺子,落地面”....
是的,哪儿哪儿都有饺子。
吃饺子,对当今的中国人来说,
已经可以用“想吃就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想吃神马馅就吃神马馅”来形容了。
常见的如酸菜馅、茴香馅、白菜馅、韭菜馅……
还有五香驴肉、咖喱牛肉、五仁山楂这些大BOSS馅
饺子馅儿里自然也少不了海鲜,
蛤蜊、海参、鲅鱼、墨鱼,皮皮虾……
一个都别想跑,
都乖乖到饺子皮儿里去!
饺子就是这样,拥有无所不包的宏大气势!
不仅如此,
饺子还能包成各种形状:
元宝饺、鱼形饺、月牙饺 ……
既然这么爱饺子,
那你知道冬至为啥必须吃饺子吗?
这真是灵魂拷问呐!
传统的说法
冬至吃饺子是为了不冻掉耳朵
其实,
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
相传是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叫其弟子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
饺子,原名“娇耳”,
胶东很多地方叫“箍扎”。
是中国的古老传统面食之一
源于中原宛城,
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饺子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名目繁多,
古时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名称。
三国时期称作“月牙馄饨”,
南北朝时期称“馄饨”,
唐代称饺子为“偃月形馄饨”,
宋代称为“角子”,
明朝元代称为“扁食”,
清朝则称为“饺子”。
如今,饺子有了深层次的含义。
饺子=团聚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
闻着馅儿料的香气,
听着孩子的笑声,闲话家长里短,
饺子成了全家团聚的符号。
世上饺子千万种,
但和家人一起吃的饺子
才是天底下最大的美味!
饺子=吃饭
如果你不知道吃什么时,吃饺子就对了。
母亲节可以吃饺子,父亲节可以吃饺子,
儿童节也可以吃饺子……
痛快的人吃起来,一口一个不费事。
饺子=便利
许多人家中冰箱里最常备的东西就是速冻水饺,
吃起来暖和且煮起来高效方便,
很适合快节奏的生活。
冬天来一碗,治愈人生!
饺子=陪伴
包饺子
皮儿的硬度厚度、菜和肉的比例、
馅料的出水程度、调味等等,
都要靠我们的精准拿捏,完美的配比,
考验的是对美食的细致和耐心,
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
也让任何一个平凡的日子,
都拥有特别的意义。
饺子=仪式感
“冬至”这天,
是“数九歌”的第一天,
意味着天气将进入一年来最冷的时段“数九寒天”,
预防因为寒冷引起的各种疾病,
是冬至饺子“仪式感”的最核心意义。
饺子相较于其他传统美食,
制作方式略显繁琐。
却让这种繁琐生出美感。
从择菜洗菜、发面、调馅儿、
擀皮儿,包饺子、煮饺子,
辛苦之余,不免会感到欣慰和幸运。
从和面、醒面,到调馅儿、擀皮儿,
再到制作,有的只是人的温度,
亲切的味道,家的感觉。
来碗热腾腾的饺子吧!!
冬至饺子吃这口
1.胡萝卜羊肉饺:益精气、补虚劳
冬至后天气寒冷,进补要偏温热为主,补养阳气以抵御寒邪。羊肉所含的热量比牛肉还高,冬天吃羊肉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女性手脚冰冷、畏寒怕冷的症状。胡萝卜自古有“小人参”的美称,可以补肝明目,提高免疫力。很多大人和孩子却不喜欢吃。搭配鲜美的羊肉做成饺子馅就可以完美解决啦~美味营养一举两得。
2.鲜香菇鸡肉黄金饺:降低血脂
南瓜和面有助于增加膳食纤维和胡萝卜素的摄入量,对预防高血脂有积极的作用;香菇可以降血脂,而去皮的鸡腿肉热量较低、口感滑嫩、胆固醇含量低。
3.牛肉芹菜馅饺子
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为寒冬补益佳品。芹菜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钙、磷、铁、钠等,同时,具有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除烦消肿,凉血止血,解毒宣肺,健胃利血、清肠利便、润肺止咳、降低血压、健脑镇静的功效。
4.三鲜馅饺子
韭菜属于温阳之物、富含膳食纤维,猪肉还能提供人体必需的脂肪酸,虾仁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三鲜馅饺子无论从口味上还是营养价值上都是非常好的。
最后提醒大家,
吃饺子蘸醋是很多人的习惯,
但患有胃溃疡或胃酸过多的人不适合蘸醋吃饺子,
因为这样容易刺激胃肠黏膜而加重病情。
一饺一世界,千饺万般情。
这个冬至
有饺子,才温暖!
来来来,大家一起吃饺子啦!
饺子对你有什么意义?
你什么时候会吃饺子?
留言分享吧!
编辑│闫艳丽
审核│冯金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