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复明人的下场(反清复明五大统帅)

反清复明,是清朝定都北京以后,反清民众提出的口号,意为“推翻清朝统治,恢复明朝王室”。从清朝入主中原,一直到灭亡,反清复明运动始终没有停止,其间出现了一些著名统帅,对清朝产生了极大震动。下面就说说五大反清复明统帅,他们拥兵十余万,战将数百员,纵横数百里,搅得大清肚痛十余年。

反清复明人的下场(反清复明五大统帅)(1)

何德胜(1814—1867)。又名刘二、何二,贵州黄平木老坪人,黄号军统帅。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在瓮安天文组织起义,用黄布扎头,史称“黄号军”。九年(公元1859年)十月攻入开州,十年(公元1860年)四月拟攻贵阳,已进占乌当,击毙守备戴雨先,因提督田兴增援,遂退至开州、平越、贵定等地与官军周旋。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攻占修文,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又攻破长顺、长寨、定番、其势力达到安顺、安平。同治四至六年(1865—1867年),又破清镇县,入息峰。征战黔境十三年,纵横数百里,队伍发展到十余万人,清政府视之为“腹心之患”。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十月,病逝于轿顶山军中,义军由其妻领导继续坚持斗争。(图为位于贵阳市开阳县南龙乡田坎村的抵御何德胜义军的佘家营(原名三星营)遗址。)

反清复明人的下场(反清复明五大统帅)(2)

胡胜海(?—1868)。小名胡黑二,贵州思南人,黄号军统帅。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二月,在安化乾溪梅林寺(思南境内)起义,自号“威福王”。 招兵买马,建皇城,筑宫殿,修皇仓,设石门石卡,砌炮台,烽火台,围土千方,开沟引水,积草囤粮。义军用黄色头巾包头,称“黄号军”。同年四月攻下务川城,进逼沿河。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黄号军配合各地号军围攻余庆城,夺取荆竹园,作为根据地。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在清军围剿中被俘杀。(图为梅林寺黄号军起义遗址)

反清复明人的下场(反清复明五大统帅)(3)

刘仪顺(1778—1864)。贵州白号军统帅,咸丰年间率领农民3000余人,头包白布称“白号军”,宣布起义,攻占思南府城。后举朱明月为秦王,又拥为皇帝,刘仪顺自任左丞相,统掌军政大权。在城头盖造宫殿,设官署,铸印、铸钱,舒光富“江汉”年号,发布“誊黄”、“布告”,至同治年间(1863),白号军势力遍及黔东北,占领半个贵州,割据地方十余年。其后,清廷集中川、湘清军和地方民团围剿白号军,刘仪顺等被俘,在成都就义。(图为思南城头盖白号军起义遗址)

杨凤(?—1855),又名杨龙喜,贵州桐梓人,反清复明义军统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八月,与遵义人舒光富在桐梓九坝场发动起义,自称“黄兵”,建立了以赛波府(九坝场)为中心的根据地,尊舒光富为皇帝,杨凤为都督大元帅,建号“江汉”,发表反清复明和安民免粮告示,开仓赈贫,义军很快发展到两万多人。清廷派云南总督罗绕典率云南、四川和贵州等地官兵围剿,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四月,杨凤举家被俘,在石阡的葛彰河边就义。

反清复明人的下场(反清复明五大统帅)(4)

李文茂(?—1858)。广东鹤山县(今广东鹤山市)人,反清复明义军统帅。李文茂是清末粤剧名演员,演二净(二花脸)角色,擅长扮演《芦花荡》的张飞和《王彦章撑渡》的王彦章等。他精通技击,为人仗义疏财,每到之处给当地粤剧伶人和群众所尊敬。后被举为广东三合会首领,清咸丰七年(1857年)率“洪军”攻占广西柳州,自称“平靖王”。1858年初,李文茂依议称兵北进,会攻桂林。5月,李文茂同湘勇作战受伤。6月,撤出柳州、融县,进兵贵州锦屏、黎平,拟与黄金亮会合,向四川转移。后因入川计划受阻,李文茂又折回广西,活动于柳城、融县、怀远(含三江)一带。1858年11月,病逝于怀远山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