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鲤鱼产地在哪里(万元一条的贡品)
鲤鱼是我们钓鱼人经常能钓到的鱼种,也是受欢迎的鱼种之一,主要是它们体积力气比较大,钓起来手感十足。很多钓鱼新手,就是从钓鲤鱼入钓鱼坑的。由于鲤鱼分布范围比较广,也就顺理成章地上了餐桌,对于吃鲤鱼想必就不用过多介绍。鲤鱼品种有很多,同样叫做鲤鱼,有一种鲤鱼却混到了极高的位置,那就是黄河鲤鱼,它同淞江鲈鱼,兴凯湖鱼、松花江鲑鱼并列为我国“四大名鱼”。
贡品:黄河鲤鱼
鲤鱼最早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可追溯到春秋时期,《诗经》有云"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其中的鲤鱼指的便是黄河鲤,可见黄河鲤鱼历史之悠久。孔子与黄河鲤的渊源,更是将鲤鱼提到了一个空前的地位。鲁昭公赏识孔子,恰逢孔子得子,差人送了一条体型肥大、俊美的黄河鲤。为表示感激,孔子将儿子取名为“孔鲤”。
唐朝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朝代,主要因为皇帝都姓李,而鲤音同李,所以刑法上就规定吃鲤鱼等于犯法,此时的鲤鱼身份到达了巅峰。唐朝大诗人李白曾赋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让鲤鱼和龙联系到了一起。在古代医林篡药上也有记载:“彩而金者,洛鲤最贵,江汉次之,昊会而下",并有"一登龙门而身价百倍"之美谈,在历朝历代中黄河鲤鱼成为了皇家贡品。
黄河鲤鱼的特别之处
素有“一碗水,半碗泥”之说的黄河,就是因为水里的含沙量太大而著名,水虽浑浊但也是有水生生物的存在。而黄河鲤鱼就是泥沙翻涌之下的特有鱼种,北方人喜好鲤鱼,历史悠久,尤其是金鳞赤尾、体型梭长的黄河鲤。除此之外,这种鲤鱼有的还是橙红色,看上去很好看,为水产食材中的上品。
1,肉质的特别之处
黄河鲤得益于超高的泥沙含量,才使得水中富含丰富的钙、磷等鲤鱼成长需要的微量元素。其肌肉中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和较低的脂肪含量,含有人体全部必需8种氨基酸和4种鲜味氨基酸,还含有3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铁、铜、锌及大量元素钙、镁、磷等。野外生存的黄河鲤肉质紧实,最重要的就是腥味少,能更好的消化吸收,对于老人和孩子是不错的选择。
2,体型的特别之处
黄河鲤鱼体型梭长,金鳞赤尾,内脏比例小,腹部肉质醇厚,体长是体高3.5倍以上。头部以上呈缓缓的弧形凸起,背部稍微隆起,整个线条匀称、俊美;鳞片硕大、呈金黄色,尾鳍部分为红色,黄红搭配,颜色艳丽夺目。
3,寓意的特别之处
很多地方都有鲤鱼,但为什么偏偏黄河鲤鱼出名了?自古以来,鲤鱼都是代表着吉祥如意,而有关黄河鲤鱼的诗词、传说、文艺作品很多,有年年有余,多子多福、鲤跃龙门的说法,所以说它还是一条文化鱼。鲤鱼集各种美好于一身,所以自古以来即为民间各种宴席不可缺少的佳肴,不管是红烧,还是清蒸,味道鲜美。
黄河鲤鱼进万家
黄河流经的范围很广,所以不同的地区鱼情也有所不同,但是优质的黄河鲤鱼也不少,其中就有黄河干流“五大名鲤”之说。主要指:陕西黄河鲤、宁夏黄河鲤、河南黄河鲤、山东黄河鲤、山西天桥黄河鲤。
上世纪50年代初期,黄河水域鱼资源还是比较富饶的,像黄河中上游的三门峡、灵宝、洛阳、巩义、郑州及开封等地均有专业捕捞队在黄河里捕鱼。月捕鱼量在600-1150公斤/船,其中名声在外的黄河鲤可占总重量的45-50%,黄河河南段每年就能捕捞黄河鲤15万公斤,多次受到渔业部门的嘉奖。
主要得益于人们参与自然的活动较少,成就了黄河的渔业大丰收。因为捕捞量大,当时黄河鲤的价格低廉,附近的居民逢年过节都能购买一条尝鲜,并不觉得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自此,贵为古代的贡品有机会走入寻常百姓家,一道道以黄河鲤鱼为食材的佳肴多了起来,其中的特色菜肴有:糖醋鲤鱼、红烧鲤鱼、鲤鱼焙面等等,深受老百姓欢迎。
种族的没落
上面提到的捕捞队在1981-1982年,使用同样的作业方法年捕捞量还不足1万公斤,黄河鲤鱼的产量下降严重,年龄与个体均减小,如今已很少能见到捕鱼的船只了,可见鱼类资源已明显衰退。有资料显示,内蒙古和陕西段的捕捞产量下降了40%~50%,河南段也下降了20%左右,而在山东,野生的黄河鲤鱼基本上已经绝迹。
90年代左右,一条渔船黄河鲤的产量不足100斤,不及当年的一个零头。据统计,2007年,黄河鲤的天然捕捞量不足1000公斤,2015年曾有高端酒店出价万元收购纯野生黄河鲤,竟然连续数周未有所获。
在80年代初,黄河流域沿岸八省的科研机构联合起来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渔业资源调查,当时调查中发现的黄河鲤鱼足足有2.5公斤重,大规格黄河鲤甚至达到7-8公斤重。而在2013年,陕西省水产研究所对黄河鲤鱼的资源状况再次调查,结果发现最大体重只有1.7公斤,小型化、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这直接反映出了黄河面临的渔业危机:无鱼可捕、生态崩溃。曾经走入万家的黄河鲤鱼,历经短暂的辉煌,此时可能就连种族存亡都难保全了。
没落的原因河流污染:自古河流就是文明的发源地,工业文明同样如此,黄河沿岸依托便捷的水资源成了工业发展的集聚地。自上世纪80年代,黄河周边的工厂,城市如雨后春笋一样发展了起来,随之而来的就是工业污水,生活废水,以及农田灌溉用水的直接排放,水质恶化导致鱼资源大幅度蜕减。
黄河断流:上游多个水电站拦河而起,两岸河滩被拓实,影响了鲤鱼的迁移及产卵。更严重的是,自1982年至1999年黄河发生了大大小小21次的断流,结果就是鱼的栖息环境进一步恶化,无家可归的黄河鲤在绝望中死去。
过度捕捞:正常情况下,野生黄河鲤鱼在2~3岁才能产卵,而50~70年代之间,短短几十年的过渡捕捞,使得黄河鲤鱼的数量入不敷出。依靠捕鱼为生的渔民有成千上万,毒鱼、炸鱼、滥捕等手段经常上演,全流域的黄河鲤鱼不足1万公斤。
品种变杂:时间来到70~80年代,鲤鱼引种杂交热引爆全国上下,黄河的各个支流干流水域,被人们放入了很多的杂交鲤鱼,这些鲤鱼不仅影响纯正黄河鲤鱼的品质,还使得河道内黄河鲤种质资源遭到了更为严重的破坏,出现多种鲤鱼混杂现象。主要表现为体色不一,鳞被杂乱,体型改变等变异情况。
正宗黄河鲤鱼路在何方
“黄河鲤鱼”名号值千金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野外正宗的纯黄河鲤鱼是比较难见到的,有时甚至出现有价无市的现象,但是市面上还是有公开打着“黄河鲤鱼”这一名号进行销售,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2001年,农业部专门确定了关于黄河鲤鱼的行业标准,对其外观性状进行了量化描述。该“标准”中并没有对黄河鲤鱼的产地做出限定,话句话说,只要一条鲤鱼在外观和遗传学上与“标准”相符,那么就可以称之为“黄河鲤鱼”。
很快,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河南、山东等沿河省份纷纷打出了“黄河鲤鱼”的名号,这就是所谓的走品牌化路线,一条普通的鲤鱼几块钱一斤,如果镀金成了“黄河鲤鱼”,那价格可不是翻倍这么简单了,能吃到就是皇帝般的待遇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韭菜被收割,目前受到市场认可的有豫选黄河鲤、宁夏黄河鲤以及东阿黄河鲤,这些都是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的品牌,养殖标准非常严格,品质自然也经得起检验。以前民间将黄河鲤鱼概括为金鳞赤尾、体型梭长等特征,吃起来完全没有土腥味,肉质紧实,味道鲜美。不知这些黄河鲤鱼是否能让人回味起以前的味道?
所做的努力
人工培育:为拯救纯正的黄河鲤鱼,科研工作者也早就做了准备。首先是通过人工选育、基因工程等方法,进一步提升黄河鲤的品质。但是人工培育养殖的难度还是有的,比如:生长速度比正宗的黄河鲤鱼要慢一半左右;性早熟却快一半;抗病能力减弱;体型变大,体色变浅或变黑。
环境保护:环保是早就提出来的口号,尤其是近年,环保的行动得到了切实的履行。但历史遗留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比如:真正阻碍黄河鲤鱼大规模生存的水质因素,由于以前中下游周边工厂很多,历史上废水排放就很多,现在即使有所收敛,但肯定仍有污水间接地或者暗地里排入黄河,这需要每个人的监督和努力。
黄河禁渔势在必行:为养护黄河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黄河渔业可持续发展,农业部规定,每年4月1日12时至6月30日12时为禁渔期,黄河干流;扎陵湖、鄂陵湖、东平湖等3个主要通江湖泊;白河、黑河、汾河、渭河、洛河等13条主要支流的干流河段禁止所有捕捞作业。但是3个月禁渔时间还是太短,力度也不够大,对于黄河鲤鱼的“抢救”而言,还是显得“杯水车薪”。长江早已实行为期十年的全流域禁渔,现在已有恢复的势头,重现当年鱼虾嬉水的情景,反观黄河禁渔力度恐怕弱了许多,所以长江还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从四大名鱼到贵为贡品,从辉煌产量到走入寻常百姓家,再到工业文明下的没落,黄河鲤鱼经历了被供养,到被追捧,再到俯身服务万家,现如今九曲回肠,几千年的种族延续最终走向了濒危,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