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绿色发展走生态文明之路(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

来源:海南日报原标题:建设生态文明 推动绿色发展,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坚持绿色发展走生态文明之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坚持绿色发展走生态文明之路(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走生态文明之路

来源:海南日报

原标题:建设生态文明 推动绿色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深邃思考,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中国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引领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文明建设是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自然基础,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源的必需和来源。离开一定的自然条件,或是生态环境遭致破坏失衡,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对社会发展起到延缓的消极作用,甚至直接威胁人类自身的存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因此,恩格斯告诫“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

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永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定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在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再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2019年4月,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国家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讲话,向全世界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和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彰显了我党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这就要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生态文明思想,饱含尊重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和发展理念,深刻阐明了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在社会生产力构成中的基础地位,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生产力学说的思想内涵,闪烁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并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要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子。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改革开放以后,党日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仍然是一个明显短板,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各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呈高发态势,成为国土之伤、民生之痛。如果不抓紧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必将付出极其沉重的代价。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列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的主要目标之一,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了顶层设计与规划。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远非一朝一夕,需要我们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正如所指出的:“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

(蒋正峰,作者系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王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