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伏妖篇孙悟空和三个如来(西游三大妖王冒充如来)

文:岳麓残阳(作者原创授权)

作为一部神话小说,《西游记》历来以其奇幻瑰丽的想象力著称。与《三国》、《水浒》等脱胎于话本的小说一样,作者有前人的评书、杂剧作为蓝本,很多想象和创作也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基于古代典籍的相关记载。

以书中的妖魔为例,许多妖魔的原型都是形形色色的神兽、灵兽、异兽、怪兽,它们都来源于各种古籍之中。这些记载本身就已光怪陆离,再融入作者的想象与改编,便铸就了书中奇诡的妖魔世界。笔者曾经为大家列举过一些实例,如九头虫这一妖魔,就脱胎于《山海经》、《岭表录异》等古籍中所载的九头鸟。

本篇想为大家解读的,是出现于《西游记》第九十一回、九十二回,假扮佛爷的三头犀牛精。

三头犀牛精居住在青龙山玄英洞,因为喜欢吃天竺国金平府旻天县产的酥合香油,于是每年元宵节便假扮成佛祖,到金平府来蛊惑民众,收取香油。唐僧师徒路过金平府观灯,肉眼凡胎的唐僧上金灯桥拜佛被妖怪掳走,悟空等人与妖怪大战数次,最终在太白金星的指点下,请来四木禽星剿灭了群牛。

西游伏妖篇孙悟空和三个如来(西游三大妖王冒充如来)(1)

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这犀牛三兄弟的故事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在众多的西游故事中,精彩程度也很难名列前茅。但是,小说家隐藏在犀牛三兄弟故事中的彩蛋和疑似身世之谜却十分有趣。

第一个小彩蛋来自于故事中出现的两个地名——旻天县以及玄英洞。“旻天”在古代,有指代秋季天空的意思,而“玄英”在古代则有冬天的意思。《尔雅·释天》曰:“穹苍,苍天也。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冬为玄英”。可见,这是两个相邻的季节。旻天县是酥合香油的产地,而玄英洞则是香油的消费场所,犀牛兄弟收取香油的季节在冬春之交,旻天县需要供奉的香油则需一千五百斤之多,耗资数万。按照古代农耕文明的劳动规律,那么酥合香油开始生产应当在秋收之后,此时既有充足的原料(笔者按:按原著描写酥合香油应当为一种植物油),劳动者又有足够的时间,可见两个地名暗合了香油制作、消耗的时节。同时,据王逸注《楚辞》的解释,“玄”本身就有黑色的意思,而“玄英”乃玄中之英,自然就是纯黑色,也用以比喻贪浊。“玄英”应当也暗喻了犀牛三兄弟对香油的贪婪,或许犀牛三兄弟代表了一些打着公家旗号压榨人民、中饱私囊的贪官污吏,这种隐晦的讽刺,可谓是小说家的神来之笔。

西游伏妖篇孙悟空和三个如来(西游三大妖王冒充如来)(2)

第二个大彩蛋,就与犀牛这种动物的五行属性以及犀牛三兄弟的身世有关了。

犀牛是一种长相奇特的大型哺乳动物,在南亚和非洲陆地上,犀牛是仅次于大象的二号大块头。犀角作为一种珍宝和名贵中药材也常与象牙并称。

犀牛三兄弟出现的地方即今印度境内,印度及其周边的尼泊尔、越南、苏门答腊岛等地,至今都有不同种群的犀牛分布。古代中国的岭南地区,也曾是犀牛繁衍生息之所,不少记载岭南风物的典籍中都收录了有关犀牛的词条。而在古代中国人眼中,犀牛还是一种灵兽。唐代诗人李商隐就有传世名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犀牛的灵性来源于犀角,犀角上白色的纹理是犀牛通灵的媒介。古书中还说犀角的白色纹理能在夜晚发出璀璨的光芒,远远望去如同火炬一般耀眼,古人有赞诗说:“或有神异,表露以角,含精吐烈,望若华烛”。犀角灵异神奇,犀牛皮又坚韧无比,是制作皮甲的上佳之选,所以一直以来犀牛都惨遭捕杀。《西游记》中的犀牛三兄弟,最终也没能逃过杀身之祸,而他们的六只犀角则被取经三兄弟与四木禽星锯下,四只拿来供奉玉帝,一只拿来给金平府做镇库之宝和免征香油的信物,还有一只被带上灵山献给如来。贪婪之罪与怀璧之罪,注定了犀牛三兄弟的覆灭。

西游伏妖篇孙悟空和三个如来(西游三大妖王冒充如来)(3)

当然,《西游记》中关于犀牛的彩蛋并非来源于犀角的神异,而是来自于犀牛的五行属性。

在古代中国人的理念中,很多动物、时节、方位等都有其对应的五行属性。五行相生相克,变幻无穷,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运用。时节的例子如秋季属金,故有“金风玉露”、“金秋十月”之说;方位的例子在“五虫”篇笔者也曾提过: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五行运用到中医理论中,就有五脏分属五行的说法。

《西游记》中的很多神魔,原型都是动物,也经常有其五行属性,孙悟空、猪八戒就有“金公”、“木母”之别称。小说中犀牛则为土属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土克水。古语有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犀牛属土,所以能够分水,水性颇为不错。小说中太白金星在介绍犀牛时就提到:“(犀牛)都是一孔三毛二角,行于江海之中,能开水道。”犀牛精被四木禽星打败后,一直逃窜到西洋大海,文中又写到巡海的夜叉看到三头犀牛“分开水势”。

犀牛分水的说法,并不是小说的原创,古籍中早有记述。南朝宋人沈怀远的《南越志》就提到:“高州平之县,巨海有大犀,其出入有光,水为之开。”

第二,木克土。所以降服犀牛精的正是太白金星口中的“四木禽星”——也就是二十八星宿中的角木姣、斗木獬、井木犴、奎木狼。正所谓一物降一物,土属性的精怪遇到木属性的天神,岂有不败之理?

比较有意思的是,犀牛精所居的山岭名为“青龙山”,青龙是四象之一,居东方而属木。这是否意味着,降服犀牛兄弟的谜底已经被小说家放到了谜面之中,却又故意不直接道破,一如小说中太白金星故意不说四木禽星的真实身份呢?

而四木禽星降服犀牛怪的故事,又引发出一个新的问题:犀牛三兄弟对猴猪沙师兄弟三人,人数固然是对等的;但当他们面对四木禽星时,人数却又不对等了。四木禽星是犀牛的真正克星,双方对阵理应人数相当才是,如此说来,犀牛三兄弟是否还应有另外一位兄弟,而这第四头犀牛又在哪里呢?

这个问题,笔者不是第一个提出者,也不是第一位解答者。关于这一问题的答案,笔者曾偶尔在网上看到过——犀牛兄弟中的四弟,其实就是牛魔王的坐骑辟水金睛兽。

西游伏妖篇孙悟空和三个如来(西游三大妖王冒充如来)(4)

当初笔者看到这一说法时,也颇觉新奇。而这一答案的原作者给出的理由有以下几点:首先就是上文中提到的人数问题;第二是犀牛属土,故可分水、辟水;第三,“辟水金睛兽”的名号又与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的名号相契合。

当然,有此几条说服力还不足。但当笔者再次翻开古籍时,似乎又找到了更多佐证这一观点的证据。

唐人刘恂《岭表录异》中写道:“又有骇鸡犀、辟尘犀、辟水犀、光明犀,此数犀,但闻其说,不可得见也。”

辟尘犀、辟水犀,是的,这是古人传说中的两种灵犀,而这两种称谓又极为巧合地对应到了辟尘大王与辟水金睛兽的身上。《西游记》中有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动物,但作者又经常故意打哑谜,既然九头鸟能被写作“九头虫”,辟水犀又何尝不能改为“辟水金睛兽”呢?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第二个大彩蛋就被发现了——犀牛兄弟本来是四头,但在很久之前,修炼尚未大功告成老四辟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被牛魔王捉到了。于是就变为了牛魔王的坐骑,并被称作辟水金睛兽。在小说中,辟水金睛兽只在二街芭蕉扇时出现过一次,而此前和此后却并无踪迹可寻,也许是牛魔王在孙悟空闹天宫之后才得到的吧。

总之,辟水金睛兽的身世,也许是调皮的小说家留给世人的又一个谜题。

主要参考资料:

吴承恩 著:《西游记》(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10

(汉)杨孚 著;吴永章 辑佚校注:《异物志辑佚校注》.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