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收费上限是多少(共享充电宝归还后还在计费)

有不少人反映共享充电宝不仅越来越贵,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共享充电宝收费上限是多少?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共享充电宝收费上限是多少(共享充电宝归还后还在计费)

共享充电宝收费上限是多少

有不少人反映

共享充电宝不仅越来越贵

而且“租借容易归还难”?

昨天,上海市消保委发布的“共享充电宝比较试验”报告显示,在相关投诉中,40%的消费者反映充电宝在归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在计费。而且,不少共享充电宝平台涉嫌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近日,市消保委组织志愿者进行了消费体察,同时委托国家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相关App及小程序等软件的个人信息保护情况进行了测试,涉及美团、街电、怪兽充电、小电等品牌。

为何会归还后还在计费?

据统计,在共享充电宝服务的投诉中,40%的消费者反映充电宝在归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在计费。经了解,可能是系统错误、充电宝插反或未插紧、需要二次点击确认终止充电等原因,导致消费者以为自己归还成功,但实际上后台没有停止计费,并且没有及时提醒消费者。

在投诉中,23%的消费者反映在使用完充电宝后,因附近网点少、机柜无空位、夜间关门或人为阻拦等原因,难以找到空余机柜,导致无法及时归还而被持续收费,联系客服也无法提供解决方案。

“电饱饱”“醒电”等部分机柜地址标注不明,需多方打听才能找到。“V电”“咻电”“云充吧”“搜电”等App或小程序上都存在因地址标注不详细,或者错误、自带的导航路线等原因,而无法找到机柜的情况。同时,存在标注的地址没有共享充电宝,或者品牌被替换等现象。

个人信息安全问题

针对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5家共享充电宝(美团、街电、倍电、搜电、小电)App被测试。结果显示↓

“搜电”等App首次运行时,在用户授权同意隐私政策前,就收集个人信息;

“倍电”等未经同意,在用户点击时或每五分钟多次收集非必要的个人信息,频率超出实际需要;

“街电”等未经用户同意或未做匿名化处理,直接向第三方提供个人信息;

“美团”等未在隐私政策中说明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围;

“小电”等在申请打开用户权限时未同步告知收集目的。

市消保委建议

共享充电宝的经营者应落实主体责任,以合法、正当、必要为原则,最小化收集用户信息,并严格履行告知义务;消费者使用共享充电宝前,仔细阅读相关的隐私政策,在使用共享充电宝时,优先选择网点多的品牌,若遇到纠纷,保留截图或视频等证据,以备后期维权。

(原标题:共享充电宝归还后还在计费?市消保委发现不止这一个问题丨生活提示)

来源:解放日报

流程编辑:TF06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