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了最美的雪山(飞越珠峰的花颜闺秀)

编者按:在我国广袤的西北干旱区,至西向东串珠状地横亘着温带沙漠和草原沙地。就在这大部罕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却生活着众多具有独特生存能力的动植物。它们尽使千种能耐,尽展万般风采,在大漠绝地里顽强而潇洒地生存着,默默地繁衍着。中科院之声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联合开设“旱域生灵”专栏,在这里,我们关注这些承载着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服务功能的动植物,让我们一起分享干旱区研究领域学者们的艰辛与付出,成果与期望吧!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被称为“世界屋脊”,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被誉为“地球之巅”。人类直到1953年才第一次成功登顶珠峰,在技术装备日益成熟的今天,攀登珠峰依然是一项非常危险而且富有挑战性的活动。然而,有一种鸟每年都要成群结队翻越喜马拉雅山,有的甚至飞越珠峰。它们轻盈的身影和旗云一样,称为雪域蓝天上的标志性风景。这种鸟就是被称之为花颜闺秀的蓑羽鹤。

身披“蓑衣”的仙鹤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春秋·诗经·小雅·鹤鸣)。蓑羽鹤属于大型涉禽,成年蓑羽鹤体长70~90厘米,翼展达1.8米。蓑羽鹤身体大部分呈蓝灰色,头、颈、胸部有黑色羽毛,眼后的一簇白色耳羽极为醒目。前颈黑色羽毛延长,悬垂于胸部,似蓑衣一般,故称蓑羽鹤。蓑羽鹤的脚呈黑色,飞翔时翅尖黑色,很容易与灰鹤混淆。相对于灰鹤,蓑羽鹤的身材较为纤瘦,是中国鹤家族(9种)中体形最小的。

看过了最美的雪山(飞越珠峰的花颜闺秀)(1)

蓑羽鹤风姿绰约,是大家闺秀范儿,“耳羽”飘逸,风度翩翩(李都 摄)

晓鹤弹古舌,婆罗门叫音(孟郊·唐)。蓑羽鹤为高原、平原、盆地、草原、沼泽、荒漠及寒冷荒原栖息鸟种,分布在海拔1000~5000米的地区。蓑羽鹤喜欢淡水,栖息于开阔平原草地、草甸沼泽、芦苇浅滩、河谷湿地、半荒漠和高原湖泊草甸等各种生境中,有时也到农田里活动。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和额尔齐斯河流域湿地是它们的主要繁殖地。它们的叫声如号角,与灰鹤相似,可以传入九霄云外,但声音较尖锐,而且起伏较少。

繁衍生息于大草原

蓑羽鹤在中国的分布较广,新疆的种群主要以巴音布鲁克(天山)和阿尔泰山为繁殖地。我们的团队是国内唯一在天山上研究过蓑羽鹤繁殖的团队。蓑羽鹤的繁殖期通常在4-7月。每年4月,蓑羽鹤来到新疆,刚迁来时常结成小群活动,以后逐渐分散、成对和占领巢区。它们最早在4月下旬产卵,集中在5月,一直到6月仍有筑巢产卵的。

看过了最美的雪山(飞越珠峰的花颜闺秀)(2)

蓑羽鹤营巢于草地上,容易被天敌骚扰。一旦遇到入侵者,就夫妻双双上前交涉

蓑羽鹤的巢穴非常简陋,多建在浅水沼泽草甸或其边缘的干草地上。巢很开放,没有遮掩,直径50~80厘米。有的直接在草甸中裸露而干燥的台地上产卵,外周生长着野葱、禾草、芦苇、蒿等植物。也有的在小岛浅滩(水深30~50厘米)、水边草丛中和沼泽内就地产卵。我们研究发现,蓑羽鹤在新疆的繁殖地不断扩张,甚至出现在荒漠草原中。

看过了最美的雪山(飞越珠峰的花颜闺秀)(3)

蓑羽鹤的卵标本,比鹅卵还大些,布满了赭褐斑,与地面(窝)的颜色近似,可以有效地避开天敌偷食。

蓑羽鹤1年仅繁殖1窝(一次),每窝产卵1~3枚,通常为2枚。卵为椭圆锥形,淡紫色或灰白色,具深紫褐色斑,与环境融为一色。卵的大小平均为84.7厘米 × 55.9厘米,卵重约128g。

蓑羽鹤为一夫一妻制,雌雄亲鸟都参与孵化。通常每天换孵6~8次,到后期换孵次数减少。亲鸟孵卵时会不时调整姿势和方向,或整理羽毛,或叼草茎修巢,或起身拨动卵,或转身翻卵等等。

看过了最美的雪山(飞越珠峰的花颜闺秀)(4)

蓑羽鹤一家,幼鹤一出壳就会行走(早成性),紧随母亲身边。幼鹤的伪装色极佳,一旦遇到天敌,就地卧倒,很难被发现。(杨飞飞 摄)

平时每个鹤家庭都有较固定的觅食路线和领域,和平相处,互不侵犯。遇到危险的时候,群鹤就会走向联合,集体防御。孵化期间它们的天敌主要有猞猁、雪豹、狼、赤狐和一些猛禽等,个头大一些的水禽也会欺负蓑羽鹤,如大天鹅就有侵犯鹤巢的行为,但主要干扰还是来自家畜和人类活动。遇到天敌干扰时,蓑羽鹤就会鸣叫,展翅或飞起俯冲以警告来犯者。除了抵御“强盗”,蓑羽鹤还要提防“小偷”——渡鸦会利用人畜在巢区内活动的时机,进入巢中偷吃鹤卵或幼鹤。

突发性的恶劣天气也对孵化产生影响。偶然的一次5月大雪会使一些鹤失去觅食和过夜的场所,有些成年鹤因冻饿而死,卵则因被大雪覆盖,过冷而无法被孵化。

蓑羽鹤的孵化期约30天,雏鸟出壳前2~3天就开始在壳中鸣叫。雏鸟通体被驼色绒毛,腹部白色,嘴青灰色,喙端有白色卵齿。蓑羽鹤属于早成鸟,幼鹤出生后不久即能站立或行走,第二天就会离开巢穴追随亲鸟取食,躲避天敌,但它们要在草丛里潜伏3个多月才会飞行。

最危险的迁徙路线

我有所爱鹤,毛羽霜雪妍(元稹·唐)。

蓑羽鹤是颜值最高的鹤,身材纤巧、姿态俊美、举止娴雅、性情羞怯,如闺中小姐,所以又被称为“闺秀鹤”。让人惊讶的是,它们纤柔的外表下却隐藏着坚强的一颗心。蓑羽鹤特别善于长距离迁徙,而且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每到迁徙季节,它们都要集结队伍,飞行数千公里,穿越“死亡之海”,躲避金雕的“生死狙击”,沿着一条非常奇特的“瓶颈”通道,斜着跨过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

看过了最美的雪山(飞越珠峰的花颜闺秀)(5)

在开阔的巴里坤湖边的草地上,蓑羽鹤开始集群准备迁徙

每年9月,蓑羽鹤早于天鹅等水禽开始南迁。原先单个鹤群家族不足10只,在短短的10天里就会迅速扩大到几百上千只。为了节省体力,鹤群在头鹤的带领下,靠上升的气流帮助自己飞得更高。飞在最前面的总是队伍中最强壮的,因为这个位置遇到的气流和飞行阻力都非常大。它们的队形排成“一”字或“人”字形迂回攀高,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空气阻力。

新疆天山北部受高山和沙漠阻隔,鸟类迁徙方向不都是“南来北往”,而是沿着天山山脉北部湖群或河流呈东西方向迁徙,多与风向及山脉走向一致。1990年代,日本野鸟协会和国际鹤类基金会等机构合作,用无线电跟踪的方法确认了蓑羽鹤穿越喜马拉雅山脉的迁徙路线,同时也确认了蓑羽鹤迁徙途中的栖息地(驿站)、觅食地和越冬地。

看过了最美的雪山(飞越珠峰的花颜闺秀)(6)

谁谓尔能舞,不如闲立时(唐·白居易)。蓑羽鹤人字形或者一字形迁徙队伍

云间有数鹤,抚翼意无违(张九龄·唐)。湿地,如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塔里木河流域和巴尔库拉湖,是蓑羽鹤迁徙途中重要的停留地和栖息地。印度北部的湿地则是蓑羽鹤重要的越冬地。在飞越喜马拉雅山之前,蓑羽鹤要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这里也是它们在向地球之巅发起挑战之前的最后一个补给站。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一向被认为是生命的禁区,死亡之海。笔者曾经参与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综合考察、中日沙漠徒步探险考察和香港观鸟会组织的沙漠鸟类调查等,发现春秋两季有大量的鸟流斜着穿越近600千米宽的沙漠,其中就有蓑羽鹤。它们不需要停留,就可以直接飞过大沙漠。

生死飞越世界之巅

穿越“死亡之海”后,蓑羽鹤的体力已经消耗了大半。饥寒交迫的鹤群还要面对旅途中最后一个也是最危险的阻碍——青藏高原,包括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发起冲击。连绵的山脉被皑皑白雪覆盖,像一个巨人挡住了鹤群的去路,呼啸的狂风就像是巨人低沉的恐吓。为了到达南亚温暖的越冬地,它们必须飞得足够高,但高空气温极低、空气稀薄、险象环生。上升过程中,蓑羽鹤每扇一次翅膀都要用尽全力。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贾岛·唐)。如果冲顶时不幸遇到风暴和寒流,鹤群就不得不原路折返。它们相拥取暖,稍作休息,等待时机再次发起冲击。在青藏高原多停留一天,就多一分危险。运气不佳的时候,可能要停留时间更长。每耽误一天就多流失一份体力,减少一分成功的希望。

看过了最美的雪山(飞越珠峰的花颜闺秀)(7)

分飞共所从,六翮势摧风(杜牧·唐)。蓑羽鹤时常集大群迁飞,穿越云空,抱团取暖,共同抵御恶劣天气和天敌的伤害

除了恶劣的环境,蓑羽鹤还要面临天敌的威胁。对于它们而言,号称“空中霸主”的金雕无疑是致命的杀手。金雕凭借两米多长的翼展、锋利的爪子和弯钩喙,以及高超的飞行技巧,足以对付一切空中猎物。每到迁徙季节,金雕就会到蓑羽鹤的必经之地进行狙击。

在发动进攻前,金雕会占据高空的有利位置,以便施展它们的俯冲绝技。金雕的高速俯冲能达到每小时二三百千米,足以将一只飞行中的大天鹅撞下来。蓑羽鹤毫不畏惧,它们慢慢聚到一起,组成强大的阵营,和金雕作生死对抗。狡猾的金雕寻找时机发动偷袭,把年幼体弱的蓑羽鹤从鹤群中分开。即使这些老幼弱者能侥幸躲开一只金雕的追击,最终也难逃另一只金雕的利爪。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唐)。

人类活动也是蓑羽鹤迁徙途中难以避免的威胁,每年迁徙季节都有一些蓑羽鹤被猎杀、毒害、捕捉等,有的甚至因碰撞电线而亡。经历重重艰难险阻后,鹤群中约四分之一的成员不能飞到南方。对很多幼鹤来说,它们的第一次迁徙也就是最后一次迁徙。而那些幸存的幼鹤在经受了这次洗礼以后会变得更加成熟、勇敢、坚毅。第二年春天,它们将再次向地球之巅发起挑战。

看过了最美的雪山(飞越珠峰的花颜闺秀)(8)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刘长卿·唐)。一对蓑羽鹤正在飞越珠穆朗玛峰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唐)。蓑羽鹤,貌似闺秀而又有勇士之风。年复一年,无数只蓑羽鹤在喜马拉雅山脉上空奏响了一曲又一曲雄浑悲壮的生命之歌,向人类展示了生命所蕴藏的巨大能量。我们希望,更多人能从它们的故事中学会敬畏生命、守护自然。

后记:蓑羽鹤不幸遇难

舞鹤傍池边,水清毛羽鲜(储光羲·唐)。

2016年5月,正是春季迁徙季,笔者带领科研团队在新疆阜康地区进行鸟类调查,发现田间有一只中毒死亡的成年蓑羽鹤(照片)。

2016年11月初,属于秋季迁徙季的末尾,我们在参加全国鸟类同步调查期间也遇见同样的事情。

我们通过网络检索的方式展开进一步调查,将“鸟类”分别与“中毒”“捕捉”“毒杀”“毒害”“投毒”“呋喃丹”“救助”等关键词组合进行搜索,对相关报道进行统计。我们发现:几百起鸟类中毒事件之中,共同点就是食用了拌有农药的麦种。其中最严重的一次中毒事件至少有32只蓑羽鹤误食了拌有有机磷农药的种子,其中21只蓑羽鹤当场死亡。

看过了最美的雪山(飞越珠峰的花颜闺秀)(9)

在新疆北部,一只蓑羽鹤中毒了,原因是采食了农民麦地里的有毒种子。

黄鹤远联翩,从鸾下紫烟(唐·李峤)。新疆每年春季或秋季有蓑羽鹤等迁徙鹤类数以万计。这些鹤类在迁徙过程中喜欢在农田中休息,并取食植物根茎、种子及收获庄稼后剩余的谷粒等,但也会破坏播种好的庄稼,造成颗粒无收。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多次遇到农户对田中的鹤类进行驱赶。

通过对当地农户的访问以及以往了解到的情况,我们发现,在新疆几乎每年都有鹤类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发生。全国范围内也有同样的事情发生。因此,在鹤类的保护工作中,不仅要加强保育宣传力度,也要解决鹤类同耕作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参考文献:

1. Liu Xu and Ma Ming. 2017. Demoiselle Cranes poisoned during migration. China Crane News, 21(1): 41-43.

2. Ma Ming, Cai Dai, Jing Chang-lin, et al. 1993.The Breeding Ecology of Common Cranes and Demoiselle Crane in Xinjiang. Arid Zone Research, 10(2): 56-60.

3. MaMing R. 2003. Five Demoiselle Cranes were poisoned at Bole, Xinjiang. China Crane News, 7(2): 12-13.

4. Ma Ming et al.2021. Wire Collision of the Common Cranes during Their Migration at Urumqi with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ir Blind Area of Vision. 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 56(5):648-654.

5. 李军伟, 马鸣, 孟凡娟 等. 2020.灰鹤在天山木扎提河湿地越冬及行为观察.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36(5): 573-579. doi:10.19741/j.issn.1673-4831.2019.0797

6. 李忠秋, 王智, 葛晨. 2013.盐城灰鹤(Grus grus)越冬种群动态及行为观察. 动物学研究, 34(5): 65-70.

7. 刘慧, 刘强, 刘文 等. 2018.宁夏中卫黄河沿岸迁徙灰鹤停歇模式. 动物学杂志, 53(2): 161-171.

8. 刘旭,马鸣. 2017. 迁徙途中蓑羽鹤中毒. 中国鹤类通讯,21(1):41-43.

9. 马鸣, 才代, 井长林 等. 1993.新疆灰鹤和蓑羽鹤的繁殖生态. 干旱区研究, 10(2): 56-60.

10. 马鸣. 2003. 5只蓑羽鹤在新疆博乐中毒. 中国鹤类通讯, 7(2): 12-13.

11. 马鸣. 2000.新疆春季迁徙鹤类遭到毒杀及鹤类分布地点. 中国鹤类通讯, 4(2): 10-11.

12. 马鸣, 蒋可威, 梅宇 等. 2021.灰鹤在迁徙途中撞击高压线伤亡分析与视觉盲区初探. 动物学杂志, 56(5): 648-654.

13. 王岐山,马鸣,高育仁. 2006.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五卷).北京:科学出版社.

14. 赵序茅,马鸣. 2015. 蓑羽鹤飞跃地球之巅. 森林与人类,(6):82-87.

15. 郑光美.2017.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北京:科学出版社.

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