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名画(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经典名画欣赏)

怎样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名画(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经典名画欣赏)(1)

圣母子、圣迈克尔和凯瑟琳的三联祭坛画

(Triptych of Mary and Child, St. Michael, and the Catherine)扬·凡·艾克(Jan Van Eyck)

1437年

德国德累斯顿,茨温格宫

扬·凡·艾克是尼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对油画艺术技巧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油画之父”。三联祭坛画的中间是圣母子,左侧是天使和圣迈克尔,右侧是凯瑟琳。整幅画面以坐在教堂宝座上的圣母子为画面的视觉中心,由于使用了完美的前景透视法来绘制教堂内部的各种事物,所以构成了一个完整空间的幻觉感,让观者无法分清楚是二维的画面还是三维的真实教堂空间。

该作品给观者造成幻觉的主要原因在于透视和光线的合理运用。所有的柱子都按照中心透视法绘制,其投影点就在画面的中心,也就是圣母子的形象上;而一些细节的处理,如圣母子头上的华盖和背后的帷幕,都与底墙有着一段距离,柱子之间的花纹地毯也起到了视觉引导的作用,使得画中的人物宛如置身于真实的空间之中,同时用这种方法来突出画面的主角—圣母子。扬·凡·艾克完全依靠自己的视觉经验,令画面中的各种事物和人物都仿佛置于真实的环境之中,这得益于他对变化无穷的世界的耐心观察、对绘画技术精细的追求和对物体本身质感的细腻体验。

怎样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名画(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经典名画欣赏)(2)

教堂里的圣母(The

Madonna in the Church)

扬·凡·艾克(Jan Van

Eyck)

约1438年

德国柏林,德国国家博物馆

怎样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名画(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经典名画欣赏)(3)

使徒圣詹姆斯释放魔术师黑摩其尼

(The Apostle Saint James the Greater Freeing the Magician Hermogenes)

弗拉·安杰利科(Fra Angelico)

1426—1429年

美国田纳西州,肯贝尔艺术博物馆

怎样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名画(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经典名画欣赏)(4)

圣母加冕(The Coronation of the Virgin)

弗拉·安杰利科(Fra Angelico)

1434—1435年

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

弗拉·安杰利科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艺术家,于1420年进入多米尼加修道院。他一生只为教堂作画,也只画宗教题材画。他的作品既表现出国际哥特式的优雅和美好,也反映出文艺复兴早期对于光线和透视的研究,其艺术风格直接而简单,温柔而高洁。

该作品以“圣母加冕”为主题,采用对称性构图和曲线构图,画面上方宽大圆拱的曲线与画面两侧人物群所形成的两个半圆紧密相连,将所有人物均安排在曲线构图之内。

画面中央是基督与圣母,人物背后放射性的光线将空间延伸至无限大。在人物周围加入斜向上伸出的喇叭和其他奏乐的天使,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仿佛能听到神圣的仙乐。再往两侧,各人物身体朝着不同方向,但都使用金粉创造出薄浮雕的效果,增强了画面的光辉感。

怎样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名画(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经典名画欣赏)(5)

圣罗马诺之战(Battle of San Romano)

保罗·乌切洛(Paolo Uccello)

1436—1440年

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

保罗·乌切洛是佛罗伦萨著名的艺术大师,他注重写生,穷尽毕生精力研究透视学,甚至采用数学的方式进行各种测量和计算的实验,因此他的作品往往不看重对象的形象描绘,而是将远近法放在首位,从而给人一种超越现实的印象。但也正因为他一味孤立地研究如何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立体感和人物的远近关系,使得画面丧失了原有的生动性和真实感,人物形象显得生硬而呆板。这是时代的局限性,也是为透视主义的发展而做出的必要牺牲。

《圣罗马诺之战》的题材源于佛罗伦萨与邻邦之间的一场区域性战争,画家一共画了3幅相同题材的绘画,都是为了表现复杂的透视关系。上图是其中一幅,在这幅作品中,画家使用各种方法来表现透视,如战场两侧长矛的倾斜角度、双方士兵的前后距离、倒地马匹近大远小的形象、右侧后腿撅起的马匹与其身子的透视比例等,这些都以严谨的透视法做了深刻的描摹。

怎样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名画(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经典名画欣赏)(6)

圣乔治斗恶龙(St George slaying the dragon)

保罗·乌切洛(Paolo Uccello)

1456年

英国伦敦,英国国家美术馆

《圣乔治斗恶龙》的题材源于《圣经》,也是欧洲古代壁画常用的题材之一。据基督教史所述,圣乔治原是一殉教者,活动于3世纪。自6世纪起,他因为曾从一条恶龙的爪下拯救了一位女郎的传说而被后世颂扬。从8世纪起,他被神化为圣者,还成了英格兰的保护神。

怎样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名画(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经典名画欣赏)(7)

圣殇(Pieta)

罗吉尔·凡·德·韦登(Rogier van der Weyden)1436—1446年

比利时布鲁塞尔,比利时皇家美术博物馆

罗吉尔·凡·德·韦登(1399-1464)是一位年代比扬·凡·艾克稍晚的有影响力的尼德兰画家。韦登是罗伯特·康平的学生,曾去过意大利,主要在布鲁塞尔从事创作。尼德兰画家在欧洲的影响也得力于韦登的活动。韦登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哥特式艺术的那种悲壮情感,而不像艾克的作品那么平静。

怎样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名画(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经典名画欣赏)(8)

受难,圣母和圣徒约翰福音哀悼(The Crucifixion, with the Virgin and Saint John the Evangelist Mourning)

罗吉尔·凡·德·韦登(Rogier van der Weyden)

1460年

美国费城,费城美术馆

怎样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名画(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经典名画欣赏)(9)

年轻女子肖像(Portrait of a Young Woman)

佩特鲁斯·克里斯图斯(Petrus Christus)

1470年

德国柏林,柏林画廊

这幅肖像画,长期以来一直被人称作“北方的蒙娜丽莎”。

怎样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名画(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经典名画欣赏)(10)

托伦蒂诺的圣尼古拉斯

(Saint Nicholas of Tolentino)

皮耶罗·德拉·弗朗西斯卡

(Piero della Francesca)

1454—1459年

意大利米兰,波尔迪·佩佐利美术馆

怎样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名画(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经典名画欣赏)(11)

乌比诺公爵夫人画像(Portraits of Duchess of Urbino)

皮耶罗·德拉·弗朗西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

1467—1472年

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

怎样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名画(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经典名画欣赏)(12)

乌比诺公爵画像(Portraits of the Duke Urbino)

皮耶罗·德拉·弗兰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1467—1472年

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

怎样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名画(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经典名画欣赏)(13)

三王来朝(The Adoration of the Magi)

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

1478—1482年

美国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

桑德罗·波提切利是15世纪末佛罗伦萨的著名画家,他一生中创作过多幅“三王来朝”题材的作品,其中有4幅流传至今,分别完成于1470年、1479年、1482年和1510年,这幅作品就是1482年完成的。同时,“三王来朝”的主题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中最常表现的主题之一,多位艺术家都对这一场景进行过描绘。

“三王来朝”是圣经中流传很广的一个故事,讲述的是耶稣降生在犹太的伯利恒后,有3位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的王者通过星宿的指引前去朝拜圣母子,并进献黄金、乳香、没药为礼物,其中黄金代表宝贵的信心,乳香代表虔诚的祈祷,没药代表受苦的心智。这个情节在很多书中也称为“三博士来朝”,但直到6世纪人们才援引《旧约》中的预言书,确定东方三博士的身份应该是Caspar、Melchior和Balthasar这3位国王,因此这里称为“三王来朝”。

怎样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名画(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经典名画欣赏)(14)

圣母玛利亚与孩子和歌唱天使(Mary with the Child and Singing Angels)

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

1477年

德国柏林,柏林国立博物馆

怎样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名画(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经典名画欣赏)(15)

春(Spring)

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81—1482年

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

这幅作品是美第奇家族的首脑洛伦佐委托波提切利绘制的,用于祝贺他的侄子的婚礼。

在《春》这幅作品中,波提切利从左至右依次描绘了赫尔墨斯、美惠三女神(包括光辉女神阿格莱亚、激励女神塔利亚和欢乐女神欧佛洛绪涅)、爱神阿芙罗狄忒、小爱神丘比特(阿芙罗狄忒之子)、花神佛萝拉、森林女神克罗莉斯、西风之神赛弗尤罗斯,而且画面中还描绘了170多个品种的花,包括500多个花朵,被称为“花的百科全书”。

这是一幅描绘神话人物唤醒春天的作品,从画面中可以看出波提切利的独特画风。飘逸的风格、纯净的色彩、流畅的线条、恬淡的意境和富有想象力的构图,使得该作品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怎样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名画(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经典名画欣赏)(16)

维纳斯和半人马

(Pallas and the Centaur)

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约1482年

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

怎样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名画(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经典名画欣赏)(17)

维纳斯的诞生(The Birth of Venus)

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

1483—1485年

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

《维纳斯的诞生》是波提切利的代表作品,该画作的题材取自希腊神话。传说中,维纳斯从爱琴海—诞生就是成人,生来就完美无缺,而后被风神吹送到米洛斯岛,由春神给她披上美丽的衣服;画家所展现的正是这一场景。画面中的维纳斯虽然有着窈窕的身姿和青春的生命,但她娇弱的体态和略带迷茫的神情却充满了惆怅感,表现出女神对世界的困惑和对未来的不安,这种成熟肉体和稚嫩神情的结合形象地表现了维纳斯诞生时的心理。

怎样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名画(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经典名画欣赏)(18)

诸神之宴(The Feast of the Gods)

乔瓦尼·贝里尼(Giovanni Bellini)

1514—1529年

美国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

本画是作者一生所画的最后一幅杰作。这幅画是画在画布上面的,而他以前所画的作品大多是画在木板上的。在木板上作画需要小心翼翼地控制颜料,这使他能够在画布上创造出十分精致的画面。这幅色彩丰富的绘画取材于奥维德的《盛宴》中的诗句,描述在一次酒神的盛宴中,生殖神普里阿普斯萨因为行为不检,在宴会中出丑的故事。这幅画中所展现的灿烂光辉的丝绸、前景的小卵石,都证明贝里尼的绘画技巧非常灵活。

…………

选自:典藏:经典世界名画高清图集

作者:灌木文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