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晋文公怎么死的(晋文公只是击退了楚国)
公元前632年,刚刚击败楚国的晋文公,在今天的河南省原阳县发起号召,邀请多位诸侯,前来参加会盟。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顿时名动天下。
要知道,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十二年之前!当时还是齐桓公在世的时候,由那位齐国霸主齐桓公,提出举行了‘淮之会’。那一年,大家在今天的江苏省盱眙县开了个会,讨论如何援助曾国,让曾国免于被淮夷袭扰的问题。
在举行那场淮之会的一年之前,齐国名相管仲去世了。而淮之会一年之后,齐桓公也去世了。最要命的是,齐桓公临死之前,没搞定自己的继承人问题。这直接导致他去世之后,整个齐国内部开始疯狂内战。
后来,齐桓公立的那位太子,虽然在宋国的帮助下,回国平定了内乱。但这场内乱,却让齐国的国力暴跌。而且自此之后,新即位的齐国国君,急于忙着整顿齐国内部事务。国力大损的齐国,也无法再稳坐霸主国的宝座,只能退位让贤。
所以,接下来的十二年里,整个中原,再次开始混战起来。齐桓公当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秩序体系,彻底被打破。这期间虽然也有宋襄公这样的国君,提出要召开会盟,并且得到了几位国君的响应。但奈何宋国国力不行,远不如齐国那么有说服力,所以最后依然无法重建秩序。
直到十二年之后,如今晋文公又再次提出号召,号召大家一起开会了。
和宋襄公相比,晋文公显然更具有公信力,因为晋国的国力就摆在那里。所以,当晋文公发出号召之后,鲁、齐、宋、蔡、郑、卫等六国,按时前来参加会盟。就连周天子本人,也应邀前来。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践土之盟’。
在晋文公的主持下,这场会盟讨论了大家要尊重周王室的话题,以及一些齐桓公时代会盟活动的日常课题。然后,在所有诸侯的见证下,周天子正式册封晋文公为诸侯之长。
相比前面那些固定的会盟工作,后面这个,其实才是影响最大的。因为这标志着,晋文公从此成为了公认的霸主,而且是和齐桓公一个级别的霸主,远不是当年宋襄公那种‘伪霸主’可比的。而一位公认的霸主出现,这对整个天下的影响会有多大,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践土之盟,标志着晋文公成为了春秋时代第二位公认的霸主,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属于晋国的时代,就此开始了。
那么,从齐桓公去世,到晋文公正式称霸。这十二年当中,中原历史上到底都发生了什么?为什么齐桓公前脚刚刚去世,齐国就把霸主的宝座给丢了?后来晋文公到底又做了什么?为什么能成为第二位公认的霸主呢?
这事,其实还得从齐桓公刚刚去世那会儿开始说起。
公元前643年,一代霸主齐桓公,生命垂危。因为齐桓公生前最后的几年里,宠信了几个奸臣,让这几个奸臣天天围在自己身边转悠。所以,当齐桓公病重的时候,这几个奸臣马上发动宫变,封锁了整个齐国宫城,彻底把齐桓公和外界隔离开来,只有他们才能见到齐桓公。
这样一来,这几个奸臣,也就等于是可以代表齐桓公发号施令了。所以在这之后,几个奸臣直接宣布,废了齐桓公原本立下的太子,然后改为拥立齐桓公的庶长子做继承人。
几个奸臣这样做,自然也是为了他们自己。因为齐桓公原本立的那位太子,和他们几个很不对付。反倒是拥立那位庶长子,可以让他们未来在齐国获得更大的好处,所以他们才会这样做。
而当几个奸臣发动了这场宫变之后,之前齐桓公所立的那位太子,倒是也没有束手待毙,而是直接跑了。这位太子一口气跑到了宋国,并且请求宋国出兵,帮他回国夺权。
这位齐国太子,之所以要去宋国搬救兵,原因倒是也不复杂。因为就在几年之前,齐桓公其实就已经预料到自己去世的时候,有可能会发生这种事情。所以,当时齐国在和其他国家进行会盟的时候,齐桓公就曾经找到了宋国的国君宋襄公,向宋襄公托付自己的后事。
宋襄公这边,在齐国太子求救之后,倒是也没拒绝出兵。宋襄公本人是一个很讲‘仁义’的国君,本来就很看不上这种篡位的事情。再加上齐桓公之前对他有所托付,所以他当即决定,出兵帮这位齐国太子回国夺权。同时,宋襄公还叫上了曹国、卫国和邾国,大家一起组队,人多力量大。
接下来,随着宋国出兵,这位齐国太子,终于再次返回齐国。可是当他再次回到齐国之后,却发现此时的齐国,已经变得截然不同了。
原来,就在他去宋国求救的这段时间里,几个奸臣已经扶持那位庶长子,正式即位。但同时,齐桓公的其他几个儿子,又都觉得很不服气。大家彼此之间,各自拉起一支军队,为了争夺继承权,直接开始混战。
一般的内战,或许还讲究一个派系之分。可是当时齐国这场混战,却是堪称无差别混战!所以,短短一个多月的混战,就已经是让齐国国力大损了。
眼见于此,这位齐国太子,自然要迅速带着宋国军队平叛。在宋国的干预下,齐国的内乱倒是很快平息了。那位被拥立的庶长子,最后也被抓了起来,以绞刑处死。
直到这位太子重新杀回齐国都城,彻底平定内乱之后,太子这才有机会打开那座被封锁的宫城。之前的内乱当中,齐桓公一直被几个奸臣以病重为理由,直接关在宫城里面,并且砌上了高墙。但是等到大家再次打开宫城之后,大家才发现:原来齐桓公早就死了,而且尸体都已经烂了。
一代春秋霸主,死后落得这么一个下场,实在是让人有些唏嘘。
因为确定齐桓公已经去世,所以接下来,自然就是太子即位,顺利接管齐国,这就是历史上的齐孝公。实际上,从齐桓公病重,到齐孝公登基,这场齐国的内乱,其实也就只持续了两个多月而已。
但这场内乱,对整个春秋历史的影响,却极为深远。
首先,因为这场内乱,导致齐桓公的几个儿子,都有了想做国君的心思。所以接下几十年的时间里,齐国不断发生手足相残的事情。直到几十年之后,齐桓公儿子这一辈的人,全都死绝了,这场内乱才算彻底结束。
其次,这场内乱,导致齐国自身的国力,瞬间暴跌。而国力的暴跌所带来的结果,就是齐国再也坐不稳霸主国的位置了。
一个霸主国,想要真正能够服众,首先自己得够强。之前齐桓公能够号令天下,就是因为齐国自身够强。但是如今,齐国自身出了问题,那这个霸主国的宝座,自然就坐不稳了。
如果换做一般的时候,这倒也不是什么大事。这场内乱虽然给齐国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但是只要给齐孝公几年的时间休养生息,倒是也能弥补回来。可问题是,当时其他的几个新兴大国,都死死盯着齐国的位置,就等着齐国出错呢!
所以,齐国的这场内乱爆发之后,其他几大强国,开始迅速出手,都想成为新的霸主国。而当时有资格争夺霸主国宝座的国家,其实大致有四个,分别是:晋国、秦国、宋国和楚国。
当然,如果要论实力的话,其实还得再加上齐国。毕竟破船还有三千钉,就算是刚刚内战结束,齐国的国力依然不容小觑。可问题是,这位新即位的齐孝公,并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君主。接下来的几年,齐孝公一直忙着齐国内部的休养生息,没怎么参与外边的事情。
所以,这样一来的话,作为上一代霸主,齐国其实等于是自己退出了这轮争霸。
而在新一轮的争霸当中,四个国家先是打了一场半决赛。半决赛当中,宋国对楚国,秦国对晋国。
先说宋国对楚国这场。
宋国这边,就在不久之前,才刚刚联合几个国家,送那位齐国太子回国,此时倒是风头正盛的时候。
最关键的是,很多人都知道,齐桓公在世的时候,曾经九合诸侯,多次召开会盟,拉拢其他国家,最终形成了一个以齐国为首的诸侯国联盟。在这个联盟当中,其实是没有秦国、晋国以及楚国的。
准确来说,齐桓公当年建了一个联盟,那这个联盟总得有个敌人吧?如果按照齐桓公和管仲提出的‘尊王攘夷’的纲领,那这个敌人就应该是东夷、西戎、南蛮之类的外族。但实际上,这个联盟除了对付外敌之外,也在防备着中原其他几大强国,比如晋国和楚国。
所以,齐桓公在世的时候,每次举行会盟,都不大可能邀请几个大国的国君来参加。
而到了齐桓公去世之后,随着齐国衰落,如今在这个联盟当中,宋国就成了当之无愧的带头大国。虽然这个带头大哥的地位存疑,但是从国力上来说,宋国确实比联盟内部的其他诸侯国要更强。
所以,宋襄公觉得,自己理所当然应该接替齐桓公,成为这个联盟的新盟主,也就是新的霸主。
而楚国那边,情况则是更为复杂一些。楚国原本只是一个南方的偏远小国,但是后来,靠着不断奋斗,成了一个大国。再加上地处南方,天高皇帝远,谁也管不着,所以在春秋初期的时候,楚国就已经开始在南方大规模搞扩张,而且基本没谁能管他。
而到了齐桓公时代,楚国这边更是越发强大。当时的楚国,曾经一度和齐国争锋,直到后来齐国组建了联盟,以联盟整体的实力,这才压制了楚国,让楚国再也无法北上。
楚国这边,当时在位的是楚成王。之前齐桓公活着的时候,楚成王一直被压在南边,根本无法北上。但是如今,齐国衰落了,联盟也有分裂的趋势,所以此时的楚成王,就再次开始向北方发展,准备继续向中原腹地扩张。
所以,这样一来,宋国和楚国的交锋,自然也就难以避免了。一个想要继承齐桓公盟主的位置,一个想要攻破联盟,继续向北方发展,双方自然难免一战。
公元前641年,也就是齐桓公刚刚去世一年多以后,宋襄公扣押了腾国国君,然后又用命令的方式,让曹国和邾国的国君前来开会。就这样,在宋襄公的暴力威胁下,宋国算是勉强召开了一次会盟。但是这样一来,其他国家肯定都不干了。毕竟,谁都不愿意被宋国奴役,所以大家就纷纷倒向了楚国那边。
就这样,原本就已经接近崩溃的联盟,彻底分裂了。最有意思的是,齐国大概是本着不想让宋国接班的关系,竟然也倒向了楚国那边。
如果宋襄公真是一位有远见的君主,那么这个时候,他就应该适时收手,先维护好自己这边的几个小弟。等到楚国那边闹掰了,自己再趁机收拢其他的小弟,这才是上策。
可是宋襄公偏不这么干!非但没有停手,接下来,宋襄公还直接以霸主的身份,强行通知其他国家来开会。要知道,举行会盟这种事情,就算是当年的齐桓公,至少明面上也要做出一下商量的姿态,而不是像宋襄公这样蛮干。
所以,等到开会日期到了之后,楚国也出现在开会的地方。非但如此,楚国还派来了军队,直接在开会的时候,把宋襄公给扣住了!闹得非常不体面。最后还是在鲁国的调停之下,楚国最后才放了宋襄公。
而这场失败,也并没有让宋襄公认清局势。宋襄公回国之后,又企图带着宋国的军队,以武力压服其他国家。宋国先是将矛头对准了楚国的小弟,郑国。然后郑国向楚国求救,楚国派兵前来救援。
最终,双方在今天的河南省柘城县打了一仗。开战期间,宋襄公本来可以趁着楚军渡河的时候,直接击败楚军。但宋襄公却坚持所谓的仁义,非得等到人家安全渡河,然后结成了阵势之后再打。
所以,不出所料,这场战争的结果,以宋国惨败而告终。而这一战打完之后,宋国也就算是彻底退出争霸的舞台了。这场半决赛,最终以楚国获胜,可以继续将势力范围北扩而结束。
宋楚两国的情况,就是这样。相比之下,秦晋两国这边,情况就更热闹了。
而且,秦晋两国的半决赛,其实是在齐桓公没死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晋国作为一个姬姓诸侯国,祖上和周天子他们家是一个祖宗,在西周那会儿就是一个大国。而到了春秋初期的时候,晋国又趁机在山西地区大力扩张,很快就成了控制了大半个山西,成了天底下有数的强国之一。
至于秦国,秦国此时开国的时间,其实还真不长。秦国祖上本来是给周王室养马的马夫,后来因为养马有功,被分到了甘肃天水,然后不断迁徙扩张。到了西周末期的时候,发生了那场烽火戏诸侯事件。当时秦国先祖带着人来拼命救援周王室,后来还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所以才被允许建立了秦国。
从秦国建国开始,接下来的上百年里,秦国一直不断在西边扩张。到了这个时代,秦国已经占领了关中地区的大部分,传到了秦穆公的手里。而接下来,秦穆公想带着秦国东出,但他却发现,拦在秦国面的,是一个超级强大的晋国。
如何在晋国面前,顺利东出,这就成了秦穆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难题。当时齐桓公还活着,而且正处于霸业顶点。所以晋国虽然很强,但处境也只能说是一般,没什么小弟。这样一来,秦国倒是可以单独面对晋国,这也算是唯一的好消息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秦穆公想出的第一个办法,是和晋国结亲。通过双方结亲的方式,从晋国这边换取土地。当时晋国这边在位的,是后来那位晋文公他爹,晋献公。而当秦穆公提出向晋国求亲,想要求娶晋献公的女儿的时候,晋献公倒是很痛快的就答应了。
但让秦国这边没想到的是,等到结亲之后,秦国这边提出一些有关领土方面的想法之后,晋国那边却直接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了,根本没有任何妥协。这倒也难怪,毕竟土地这种东西,也确实不大可能因为一桩婚事就给出去。所以最终,秦穆公的如意算盘,就这样落空了。
照理来说,既然软的不行,那接下来秦国就应该和晋国来硬的了。但有意思的是,接下来晋国那边发生的一些事情,却让这场秦晋两国的冲突,变得更加跌宕起伏。
简单来说,晋国那边,晋献公早年有了三个儿子。这其中,老二就是公子重耳,也就是后来的晋文公。但是后来,晋献公又娶了一对姐妹花,生下了老四和老五。然后,为了抢继承权,姐妹花陷害了老大,也就是当时的太子。
等到老二老三知道这事之后,自然也意识到自己身处险境。所以在这之后,老二老三就跑了,跑到国外去了。这事发生的时候,秦穆公已经娶了那位晋国公主。而这事发生之后,没过几年,晋献公就挂了。
然后,因为老大挂了,老二老三跑了,所以老四顺利继承了国家。但是对于这个结果,下面的大臣们不承认,所以有个叫里克的大臣,直接找人刺杀了老四。老四死了之后,换老五上台。结果老五刚上台,又被里克派人刺杀了。
就这样,晋国内部,一时间没人接班了。
关键时刻,率先得到消息的老三,派人去秦国那边,联系了秦穆公。老三声称,只要秦穆公帮他回国继承国家,他回头就给秦国一块可以用于东出的土地。对于这个诱惑,秦穆公自然拒绝不了,所以马上就答应了。
于是接下来,在秦穆公的帮助下,老三顺利回国,并且继承了国家。但是老三上位之后,却转头就不承认自己的承诺了,让秦穆公白白出力了一次,气得秦穆公牙根都痒痒。
所以,接下来的几年里,两国之间摩擦不断。几年之后,两国终于大打出手了一次,秦国大获全胜,而且还直接俘虏了老三。照理来说,仗打到这个份上,秦晋之争应该是秦国赢了吧?还真不是!因为秦国就算俘虏了老三,也不可能直接干掉老三,而晋国依然还是挡在秦国面前,让秦国死活没法东出。
最终,秦穆公只能退而求其次,让老三把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当时的晋国太子,送到秦国来做人质。而这位晋国太子来了之后,秦穆公倒是对他很不错,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让他生活的非常舒服,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这种亲上加亲的方式,让这位晋国太子心向秦国。将来登基之后,自然就可以给秦国一些好处了。
也就是在晋国太子来秦国做人质这一年,齐国那边,齐桓公去世了,这场乱战游戏正式开始了。
此后的几年里,东边因为齐桓公的去世,打成了一锅粥。而西边这边,因为晋国太子在秦国做人质,两国倒是暂时和平了几年。但没想到,仅仅几年之后,就在楚国刚刚击败宋国不到一年之后,晋国这边,老三病重去世了。
老三挂了之后,那位晋国太子,自然要回去接班。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位太子也是个聪明人。他担心自己会被秦国挟持,干脆直接悄悄逃离了秦国,连自己的媳妇都没带!
这一下,秦穆公自然明白,自己又上当了。几年的努力,又是养了一匹白眼狼。照现在这么看,这位晋国太子回去之后,还是会对秦国不利。所以这个时候,秦穆公发狠了。他直接找到依然在外流亡的老二,提出要拥立老二回去即位。
老二这个时候,正在楚国逃难呢!直到秦穆公提出,要送他回国,他这才从楚国来到秦国。然后,在秦国的帮助下,老二很快回到晋国,战胜了自己的大侄子,最终抢到了继承权,顺利登基,这就是晋文公。
随着晋文公登基,这场混战的乱局,终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因为晋国也要下场了。
之前老三在位的时候,老三并不是太有能力的君主,再加上和秦国彻底闹掰了,大部分精力都得放在西边,防备着秦国,所以根本没精力争霸。但是老二晋文公上位之后,却聪明了很多。
晋文公既没有选择直接给秦国土地,也没有直接拒绝,而是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概念:你看,你们秦国不就是想东出嘛?那也不一定就非得从我们晋国这边东出,对不对?从楚国那边东出,不也是一样的嘛?所以,咱们秦晋两国,一起组队打楚国,这不好吗?
被晋文公这么一通忽悠之后,秦穆公觉得,这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所以,接下来的几年里,秦晋两国就开始进入蜜月期,两国开始正式组队。
而晋国这边,既然没了秦国的牵制,自然也就可以把原来防备秦国的那些军队,调到其他方向去争霸了。所以,从晋文公登基开始,接下来的几年里,晋国的开始大踏步向前发展!
公元前636年,也就是晋文公刚刚登基的那一年,恰好周王室发生了内乱。简单来说,当时在位的周襄王,有个和他挺不对付的弟弟。不但和媳妇偷情,还联合狄族进攻周王室的地盘,想要抢周襄王的天子宝座。
摊上这么一个弟弟,周襄王确实是很倒霉。不但媳妇没了,家也被偷了,自己只能流落到郑国避难。堂堂周天子,混到这个份上,也真是没谁了。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周襄王开始号召其他诸侯国来救他。收到消息之后,秦国马上派出大军,想要抢先完成护送任务。但接下来,晋国却仗着距离周王室更近的优势,先一步派出了军队,最后帮周王室平定了内乱。
扶持周王室,得到周王室的承认,这是当时各国想要成为霸主国时,必须要完成的一个任务。经过这次平乱之后,晋文公算是得到了周王室的承认,完成了第一个称霸任务。
而接下来,晋文公称霸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得到其他国家的支持和认可,成为一个合格的盟主了。当时的晋国,身后有一个秦国支持,其实已经胜过了很多小国。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国力并不单单是争霸的唯一标准,所以晋文公还是得花点心思,去搞定那些小国。
这倒也不复杂,因为当时的楚国,虽然已经击败了宋国,但还没来得及彻底将势力范围,扩张到北方。只要整合一下当年齐桓公麾下的那些小国,把楚国再打回南方去,晋国称霸这事基本上就成定局了。
恰在此时,楚国再次北上,直接进攻宋国本土。这时候宋国着急了,开始迅速向其他大国求援。而此时有能力真正去救宋国的,其实也就只有晋国。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晋楚两国的决赛,正式开始了。
第一个回合,晋文公没有选择直接去救宋国,而是选择进攻楚国的附属国曹卫两国。对于晋国来说,直接帮宋国击退楚国,好处有限。反倒是先打曹卫两国,既可以削弱楚国,同时还能壮大晋国,最为有利。
但在这个回合当中,楚国也很聪明,并没有中计。得知晋国进攻自己的小弟之后,楚国理会都没理会,直接继续进攻宋国。
第二个回合,晋文公主动联系了齐国那边,提出和齐国结盟。齐国那边,此时也急需摆脱楚国的影响,恢复自己的霸主国位置。所以,那位当年被宋国送回国的齐孝公,很快就跑来和晋国结盟,宣布加入晋国的阵营。
这样一来,当时天下除了楚国之外的几大强国,就全都处于一个阵营了。而在这个阵营当中,暂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老大,但是晋文公确实在实际性的出兵。
第三个回合,因为晋国这边的势力暴增,所以在这之后,晋国轻易拿下了曹卫两国。反倒是楚国那边,对宋国久攻不下,根本奈何不了宋国。而且,这个时候的楚国,已经知道齐国和秦国,都已经倒向了晋国,自己不可能以一敌三,所以当时在位的楚成王,就开始心生退意。
但这个时候,楚国那边的大将子玉,却提出的相反的意见,坚决主张和晋国打一场。而楚成王的意思,却是想把这场晋楚两国的决战延后。
最终,国君和大将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所以后来,楚国军队直接分裂了。楚成王带了大部分军队回去,而子玉则是带着少量军队,留下来和晋文公对抗。
随着楚成王退去,晋国联盟这边,其实也有了很多变化。尤其是齐国和秦国,这两个国家出力,本来就不是想要帮晋国,而是想要为自己谋福利。如今楚国退了,他们自然不愿再给晋国当枪使。但这个时候,晋文公却很聪明的拿宋国的土地,来贿赂两国,导致两国不得不继续出兵,继续帮晋国打楚国。
就这样,公元前632年,晋楚双方的大军,在今天的山东甄城地区,大战了一场,这就是历史著名的城濮之战。
在这场战争当中,因为当年晋文公曾经流亡楚国,受过楚成王的恩惠,当年晋文公曾经承诺,一旦两国开战,晋国会主动退去九十里。所以,双方开战之后,晋文公就以这个理由,主动撤退,诱敌深入,最终一战重创楚军,彻底击败了楚国。
这场城濮之战,最后便是以晋国的胜利而告终的。而这场战争结束之后,晋国的声势也瞬间变得如日中天。晋文公也就趁着这个机会,再次召开大会,邀请其他国家前来会盟。也正是在这场会盟当中,周天子正式在大家面前,承认晋文公为新的霸主。
至此,晋文公的霸主地位,终于牢不可破,再也无法动摇了。
当然,从齐国和秦国的角度来说,虽然他们此时和晋国是同盟关系,但他们的本意并不是让晋国成为霸主国,而是为了自己。所以,在这之后,两国又不断反复,不断给晋国使绊子,对抗晋国。但问题是,霸主国这种位置,只要坐上去了,再想拉下来,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所以后来,晋国一直牢牢守住这个优势。此后的很多年里,晋国一边在西方堵住秦国,不让秦国东出,一边在东方压制齐国的发展,逐渐成了北方第一大国。至于南方的楚国,虽然后来也多次卷土重来,和晋国对抗,但此后百年当中,始终是输多赢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场践土之盟,不但标志着晋文公成为霸主,而且也决定了接下来整个春秋中期晋楚争霸,齐秦两国从旁影响的历史大局形成。
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践土之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