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城镇建设(走进县市区看发展道县)

道县城镇建设(走进县市区看发展道县)(1)

道县古称道州,历史上与衡州、郴州、永州并称“湘南四州”,有中华诗词之乡、中国脐橙之乡、中国龙舟之乡、中国理学文化之乡、中国红色文化之乡等美誉。

2022年上半年,道县GDP完成122.40亿元,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2%;地方财政收入8.83亿元,增长18.7%;已竣工投产项目15个,占全市已竣工项目总量的40.54%、排全市第一位。

鲜活数据的背后,是道县全县上下砥砺奋进、拼搏赶超的缩影。

十月金秋,记者走进道县,只见产业园车间内机器轰鸣、陈树湘烈士纪念馆讲解声声入耳、周敦颐故居人群熙熙攘攘……处处洋溢着千年古城厚重的文化底蕴,展现着蓬勃发展的生机活力,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滚滚热潮。

“道县将紧扣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准确、完整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大力弘扬‘闯’‘创’‘干’,全面落实‘三盯’‘三干’要求,立足‘五个优势’,弘扬‘五种精神’,擦亮‘五张名片’,高标准、高效率完成20件大事要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闯出新路子、迈上新台阶。”道县县委书记李天明坚定地说道。

道县城镇建设(走进县市区看发展道县)(2)

桃子丰收采摘忙。

产业大发展 撑起经济大盘

项目工地上热火朝天,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眼下,行走在古城道县,处处可见蓬勃发展的生机活力。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

“企业落地道县后,经常有县领导来查看生产情况,帮助我们解决困难。”湖南冉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健锋说。湖南冉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12月注册成立,该公司主要经营电子产品、数码产品、通讯设备、锂离子电池等。

近年来,道县坚持工业强县,构建“一主一特”产业格局,聚力打造湘南智能制造城,吸引紫金矿业等优势企业投资设厂,推动135工程升级版等;现代农业由大变强,农业生产日趋绿色化、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文生旅融合发展迈出铿锵步伐,发展喜人;湖南省农副产品集中验放场和永州公路口岸封关运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永州配送中心落户道县,出山达海,蜚声中外。众多“国字号”“省字号”“强字号”品牌培育崛起,过百亿产业集群开始全面发力,共同跑出道县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高位谋划。通过制定出台《道县推广上海自贸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工作方案》等文件,推进对外贸易企业经营者权限下放;2021年下半年,道县制定出台了《关于打造“三个高地”促进道县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并以此全力推动道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标部署。通过全面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深入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大力开展“道商回归”“双学双比”“三招三引”活动,已形成电子信息为主、智能装备制造为特色的“一主一特”产业格局,聚力打造湘南智能制造城,推动135工程升级版等。2016至2021年,全县规工企业净增43家,累计实施制造强省项目25个。当前,道县依托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系统谋划实施“1-4-1”工程,着力培育1个千亿级产业、4个百亿级产业,争取矿投公司成功上市。以玄烨科技、数字小镇、意拓智能装备、和普高科等为支撑,力争到2025年,将电子信息及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高效推动。通过引进“省字号”“强字号”大项目好项目,培育壮大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过百亿产业集群开始全面发力,共同跑出道县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截至2021年底,新增高新技术产品企业135家,新增战略新型企业73家,新材料企业认定为3家,培育军民融合企业4家、“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29家。强化科技支撑,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3.6%,新产品产值率63%,参与制定标准22个,授权发明专利数93个,共培育省级小巨人8家、市级小巨人2家。光电显示及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项目入围全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名单,锐恩中大尺寸显示项目入选全省100个重大产品创新项目,市十大产业项目玄烨ITO导电玻璃生产项目从引进到投产用时不到6个月,信息产业入选全省14个县域外贸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高速发展。道县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十年来,特别是近五年来,道县各项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16年的164.63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42.66亿元,年均增长7.3%。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由2016年的86家发展到2021年的129家,202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186.13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为49.09亿元,年均增长8.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23008元增长至2021年的33890元,年均增长8.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13159元增长至2021年的20302元,年均增长9.1%。

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2021年,道县经济主要指标保持全市第一方阵,跻身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第23位、全市第一。实施重大产业支撑项目37个,开复工率100%,1至9月,完成产业项目投资75.2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3.97%,排全市前列。

道县城镇建设(走进县市区看发展道县)(3)

道县陈树湘红色文化园。本版图片由蒋克青摄

文旅大融合 擦亮金字招牌

“寸土千滴红军血,一步一尊英雄躯。”道县是湖南省革命老区,是五支红军长征转战的红土地,是湘江战役的决策部署地、命令发布地、集结出发地、重要补给地、后卫阻击地,也是多次提及的陈树湘师长“断肠明志”故事发生地、壮烈牺牲地、精神铸就地……

“我们村红色资源丰富,有烈士纪念园和名人故居等,每年都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参观。我们种了脐橙等瓜果,成熟时游客可以到果园采摘。”梅花镇贵头村村民何靖淋说。道县梅花镇是红34师师长陈树湘烈士纪念地,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女党员、刘少奇同志革命伴侣何宝珍烈士故里。

近年来,道县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保护、修缮道县境内长征旧址遗存,收集、整理、挖掘长征史实和故事,恢复、修缮纪念设施,全力抓好以陈树湘红色文化园为重点的展示园、道县12个长征遗址为特色展示点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道县段建设,将为全面擦亮“千年打卡地·此处是潇湘”文旅新名片增添强劲动力,增加一块“金字招牌”。

打造中国红色文化之乡。以“断肠明志、绝对忠诚”为定位,以“湘江战役策源地”和“陈树湘断肠明志”为两大长征品牌,以打造中国红色文化之乡、全国著名党建研学旅游目的地为目标,规划实施“一道一院四区六大工程”。目前,陈树湘烈士纪念馆列入湖南省2022年文化保护传承重点建设项目库,并完成规划设计和展陈大纲编制、土地报批等工作;“忠诚小镇”已完成概念性规划。

牵头组织社会各界,聚焦“理学圣地、红色之乡”两大品牌,打造濂溪“问道”、月岩“悟道”、都庞“得道”的“道州悟道”旅游精品线路和体验长征精神的“初心之路”“忠诚之路”“使命之路”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宣传推广陈树湘红色IP形象,设计了“有志少年、先锋战士、铁血师长”等3款9个经典形象以及20多种红色文创产品。组建“创作百人团”“讲解百人团”“宣传百人团”“宣讲百人团”“摄影百人团”等团队,系统挖掘“独具一格的红色文化、博大精深的理学文化、底蕴深厚的书法文化、举世瞩目的稻作文化、众说纷纭的神秘文化、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世界关注的始祖文化”等七大特色文化,创作编辑《大道之州》《道县红色印记》《湘江战役红34师幸存者故事集》等相关文化书籍。

文生旅融合发展迈出铿锵步伐。都庞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项目、葫芦岩红色旅游项目推进有序。濂溪故里、陈树湘红色文化园获批4A景区,葫芦岩创成3A景区,两河口、大江源等4个村成功创建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点),周敦颐故里、陈树湘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何宝珍故里是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华侨文化交流基地。

坚持以红色文化引领乡村振兴,大力实施“三片引领”“百村示范”“整县推进”乡村振兴五年行动,着力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道县样本”。突出“三片引领”。巩固提升“濂溪一脉理学小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全面创建“都庞生态新村”乡村振兴示范片,高标建设“红色小镇”乡村振兴示范片。打造“百村示范”。坚持以乡村“五兴”创“五星”乡村活动为总抓手,将“三个示范片”区域内的行政村和省市县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其他工作队驻村帮扶的101个重点村建成“五星”村。坚持“整县推进”。以政策促动与市场驱动为手段,以优化农业农村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为导向,充分发挥理学文化、红色文化两大引领,突出培育壮大脐橙、蔬菜两大产业,推深做实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两大建设,加快建设点上秀丽、线上美丽、面上壮丽的新乡村。

道县先后荣获全国财政管理综合评价工作先进县、全国农业化标准示范县、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全国脐橙生产标准化示范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中国天然氧吧”等“国字号”品牌,还获得湖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县、湖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试验县等“省字号”荣誉。

道县城镇建设(走进县市区看发展道县)(4)

稻田房屋交错辉映,构成一幅田园风景画。

民生大改善 打造幸福家园

砥砺实干惠民生,春风化雨增福祉。道县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优先,社会保障日趋坚实。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劳有所获、病有所医、弱有所扶在该县全面实现。教育事业长足发展,成功实现班级“瘦身”、教育“翻身”。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也已全覆盖,人民医院升级为三级综合医院。2021年,民生投入35.98亿元、占比76.1%。新改建农村卫生厕所1511户,新建改造房屋900套、摊位160个、停车位541个。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排全市第一。2021年,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全省第十一、全市第二。

近年来,道县提出了“思想大解放、改造大格局、功能大完善、品质大提升”的改造理念,明确了“改造百区、造福百姓”工作目标,形成了“方案共定、施工共管、资金共筹、管理共治、成果共享”的老旧小区“共同缔造”新格局,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受到省市肯定。2021年以来完成99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历史文化名城,提名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城市面貌深刻蝶变。

聚力文明创建,持续做优城乡品质。以文明创建为统揽,以片区开发为引擎,推进城乡设施共建、环境共治、发展共享,推动城乡融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全域、全员、全程、全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2016年以来,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805户,全面实现农村危房改造全覆盖目标。改造各类棚户区6782套、改造老旧小区99个;建好床位,县人民医院医技综合大楼工程全面完工,县中医院、县疾控中心搬迁顺利,30个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22个社区服务中心和建制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项目全部建成,实现标准化村(社区)卫生室全覆盖;建好学位,新建、改扩建9所城区学校,累计新增学位51010个,一举化解积留20余年的城区大班额问题,道县作为全省大班额存量最多的县区之一,提前一年实现义务教育大班额化解清零。2021年,全县高中大班额化解成效被省教育厅认定为全省最好的五个县区之一。

还有摊位、车位、厕位……近年来,道县聚焦老百姓最关注、最紧要的“小问题”,用心用情用力写好民生“大文章”,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大大增强。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该县支持企业稳岗就业,聚焦重点帮扶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2016至2021年共返还稳岗补贴578.01万元;发放创业贷款27197万元。仅2021年,新增城镇就业0.5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0.51万人。城乡居民养老参保超4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排全市第一。

加强法治建设,保障民生安全。近年来,道县推进“十大平安”创建县域全覆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全市率先建设“一村一警”,建好城乡治安电子监控系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食品安全责任制,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社会公众安全感评价连续三年排名全省前15名,被评为全省最平安的县(区)之一。

道县城镇建设(走进县市区看发展道县)(5)

稻田写字描绘“新农村”。

记者手记:

“英雄姓名无人知晓,烈士功勋与世长存。”这幅刻在陈树湘烈士墓前石柱上的对联,是写给陈树湘烈士的,也是写给红三十四师烈士的。

烈士墓前,不断前来的人们,以各种方式缅怀革命前辈,学习先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向陈树湘和他带领的红三十四师将士诉说着“今日中国如你所想,盛世中国如你所愿!”

蹄疾奋进展新图,砥砺前行谱华章。如今的道县,正以奔跑之势,加速行进在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上。展望前程,道县将以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奋力书写新时代道县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道县城镇建设(走进县市区看发展道县)(6)

道县全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