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螨正确方法(防螨攻略螨虫过敏者的防螨指南)

综合国内大量文献显示,尘螨是引起我国过敏性鼻炎最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主要有屋尘螨及粉尘螨,屋尘螨主要滋生于卧室内的枕头、褥被、软垫和家具中,以人体脱落的皮屑为食饵,粉尘螨主要来源于各种谷物、米、面等的粮尘中。

尘螨阳性率在西南地区最高、北方最低。从北方到南方,随着温度及湿度的增加,尘螨阳性率增加。

除螨正确方法(防螨攻略螨虫过敏者的防螨指南)(1)

尘螨阳性率在较低年龄儿童中较高,且随着年龄增加有下降趋势。

螨虫难防?对,难……估计很多人都深有感叹,我都已经很注意搞卫生了,为什么没防好?

因为,你可能还是不够了解螨虫的习性和/或是防螨的要点,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嘛!

熟悉螨虫的习性,才能更好地防螨!

螨虫,一般情况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医生口中提得最多的是尘螨,包括屋尘螨(也称为“户尘螨”)、粉尘螨,是居室内最占优势的螨类。

尘螨是一类属于“自由生活”的螨,全球普遍存在,形态体长椭圆形,很小,约 0.2~0.5×0.1~0.4 毫米,肉眼一般不易看见。屋尘螨以啃食皮屑(尤其是如头皮屑)为生,粉尘螨以啃食谷物、面粉等各种粮食粉尘为生,一个人一天脱落的皮屑约有 1~1.5 克,可为百万只尘螨提供给口粮,如果刚好又有适宜尘螨生存和繁殖的相对湿度和温度,那么尘螨即可大量繁衍。

尘螨的居住场所

我们人类居室中的床铺(枕头、草席、竹席、藤席等)、床垫及其弹簧、地毯、窗帘、装饰物、沙发、家具套是尘螨最主要居住场所,亦是人群暴露的主要危险因素。在这些地方,每平方米可能就会有尘螨成千上万只。

只要有充足的食物和水份供给,尘螨亦可出没于室内的任何场所,而我们的衣物亦可成为尘螨的迁徙工具,可以将尘螨从原来的居住地迁徙至其他场所,如办公室、更衣室、学校、托儿所等处,甚至汽车、列车、飞机等座位。

尘螨的生存条件

尘螨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螨、第一若螨(前若螨)、第三若螨和成螨。从雌螨产卵到第三若螨发育为成螨的时间长短有赖于螨发育环境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尘螨理想的发育温度为 20 ℃ ~ 25 ℃,相对湿度为 55 % ~ 75 %。

温度和相对湿度越低,尘螨发育得越慢,相反,在 50 ℃以下时,温度越高,尘螨发育得越快。因此,沙发和床垫上的尘螨会比在较凉的地毯和地板上的尘螨发育得更快。

尘螨的繁殖能力

千万不要小瞧尘螨繁殖能力和种群增长速率!

在 20 ℃、相对湿度 65 % ~ 75 %时,屋尘螨的种群增长速率为每周 30 % ~ 35 %,而粉尘螨的种群增长速率为每周 16 % ~ 19 %。

尘螨的高繁殖潜力意味着我们的防螨措施必须很全面,还要很经常。否则当足够的食物和适宜的微环境存在时,剩余活螨可以形成一大群。

可延长的生命周期

在环境条件不理想时尘螨的生命周期可大幅度延长。

这意味着,在干燥的冬季,如果处于静息期的螨(死灰)粘附在地毯、沙发和床垫上而没有被真空吸尘器等从地毯上清除掉的话,在来年春天相对湿度等条件适宜时,第三若螨可重现天日,生活史便可恢复正常(复燃)。

尘螨喜湿

尘螨的存活取决于周围环境适宜的相对湿度,气候干燥地区室内尘螨则无法生存。

温度在 15 ℃ ~ 35 ℃时,尘螨相对湿度的临界水平为 55 %~ 73 %,有研究表明,当室内( 25 ℃ ~ 34 ℃)相对湿度在 50 % 以下时,在 5~11 天,成年尘螨会因脱水而死亡。因此,如果将相对湿度维持在 50 % 以下并对房间进行定期清扫,地毯和沙发上尘螨变应原的水平会大幅度下降。

相反,如使用加湿器提供室内空气足够的湿度,则是为尘螨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尘螨怕热

温度对尘螨的影响较大,在水中,粉尘螨、屋尘螨的死亡极限温度是50 ℃,热空气中的死亡极限温度也是 50 ℃。

也就是说,在 50 ℃水中,粉尘螨的存活时间为 10 分钟,在 53 ℃水中,屋尘螨的存活时间为12 分钟。

如用 55 ℃以上的热水烫洗 10 分钟以上可有效去除尘螨和去掉绝大多数尘螨过敏原。

滚动烘干机也可以杀螨,只是需要温度维持在尘螨的致死温度上且持续足够长的时间,如温度大于 55 ℃时间维持 10 分钟以上。

为什么要防螨?

尘螨是最重要的常见吸入物过敏原之一,尘螨的过敏反应可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

变应性鼻炎:尘螨是其最主要的过敏原;

变应性哮喘:尘螨浓度超过 100 个/克尘 可诱发儿童哮喘,< 50 个/克尘时则较安全;

过敏性皮炎:特应性皮炎、湿疹、荨麻疹等;

过敏性结膜炎

尘螨是如何致病的?

尘螨致敏原主要来自螨虫本身(虫体)、螨虫蜕下的皮、螨虫尸体的裂解物、螨虫的排泄物和分泌物等,这些所谓的尘螨变应原体积非常小( 10 ~ 30 μm),可和灰尘一起飘扬在空气中而被吸入而导致相关的过敏性疾病。

居室环境螨变应原最高,其余场所螨变应原水平相对较低,多不足以致病。

哪些人/家庭需要防螨?

有症状的确诊尘螨过敏者或可疑尘螨过敏者

有洁癖或有强迫症者

需要请除螨砖家上门除螨吗?

汗哥为您准备了除螨攻略,自己对照着做就可以了!

防螨way 1:除湿

除湿,即降低室内的相对湿度,可有效降低室内尘螨(包括粉尘螨和屋尘螨)数量及其变应原水平。

要点:

使用高性能的除湿器和空调机等;

将室内的相对湿度控制在50%以下(温度 25 ℃ ~ 34 ℃时,至少5天以上或每天 16 小时以上),如果室内有人时建议将湿度控制在 40 % ~ 50 %;

至少每周一次清扫房间以清除室内死螨及其变应原。

防螨way 2:防螨套

如条件允许,被褥、床垫和枕头等可套以致密纤维的防螨面料,软垫家具可包以防螨布罩,可有效减少暴露于尘螨及其变应原。

温馨提示:理想的防螨面料应该是舒适、透气、可渗透蒸汽并能阻止尘螨及其变应原通过的织物。

防螨way 3:勤清

被、褥、枕、衣、布帘等应勤洗勤晒(太阳底下直接晒),家具表面、地板等也要注意清洗。

每周一次 55 ℃以上的热水烫洗可杀死尘螨和去掉绝大多数尘螨变应原,但应注意防止烫伤。晾晒之后一定要注意拍打以除去死螨及其变应原。

如果只用温水或冷水清洗不能杀死绝大多数尘螨,但可去除绝大多数尘螨变应原,不过,如果用洗衣粉的 35 ℃水浸泡 12 分钟清洗亦可达到杀螨的效果。晾晒之后一定要注意拍打以除去死螨及其变应原。

如果有滚动烘干机,那么拿来烘干也可以,只要温度在 55 ℃以上,维持至少 10 分钟时间即可。取出之后一定要注意拍打以除去死螨及其变应原。

干洗,也可有效除螨,但不能去掉所有尘螨变应原。洗好后一定要注意拍打以除去死螨及其变应原。

凉席(竹席、藤席、草席等):第一次使用前最好先进行清洗,用55℃以上的热水烫洗,加以硬毛刷刷洗,尤其凉席的缝隙,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在太阳底下暴晒。在平常使用过程中也要经常清洗和晾晒,尤其是出汗较多的时候。晾晒之后一定要注意拍打以除去死螨及其变应原。

如果未洗直接在太阳底下晾晒之物,晾晒之后一定要注意拍打以除去死螨及其变应原。

防螨way 4:吸尘

床垫、枕头等:可用带有 HEAP 滤网的强力吸尘器(功率 1200 W,被褥每平方米吸 2 分钟,枕头每面吸 2 分钟)和用双层加厚集尘袋吸除尘螨。

地毯:应每周真空吸尘一次并经常更换吸尘器的袋,如有条件,可定期更换地毯或将地毯换为抛光木地板、地板砖等。

常规真空吸尘可以除去表面的尘螨及其变应原,但不能显著减少活螨的数量,也不能去除深藏的尘螨变应原。

在杀死尘螨后需要常规真空吸尘以去除死螨及其变应原。

防螨way 5:冷冻

有些玩具和小件物品如果不能深度清洗或直接日晒的话,可以考虑予以冰冻处理。

要点:

冰冻温度: —17 ℃ ~ —20 ℃;

冰冻时间:至少 24 小时;

冰冻后适当处理以清除掉死螨及其变应原。

防螨way 6:喷药

喷洒杀螨剂可行吗?

有争议,有些研究表明杀螨剂可减少尘螨变应原浓度,但也的研究显示效果并不好。

杀螨剂为化学制剂,主要有苯甲基苯甲酸脂、四水合八硼酸二钠、钍试剂、扑灭司林及鞣酸等变性剂等,室内使用存在制剂等安全性问题。

防螨way 6:尽量不在室内饲养宠物

因为,猫猫狗狗等宠物脱落的皮屑亦可为尘螨提供丰富的食物,其身体本身可为尘螨的繁衍提供温床,还可成为传播尘螨的工具。

总结一下

防螨不止是要除螨(杀死螨虫),还要除去变应原(螨虫的虫体、螨虫蜕下的皮、螨虫尸体的裂解物、螨虫的排泄物和分泌物等)防螨是过敏性疾病整体治疗的一部分,综合防护措施更为推荐,具体选用的方法可根据疾病情况、当地气候条件和个人居住环境以及经济能力等而定。

综上所述,根据尘螨的特点,采取保持通风干燥,保持卧室的整洁与卫生,重点处理床上、床下、地毯、窗帘(可换成可擦洗的百叶窗)、布绒玩具等,加上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澡、洗头、勤换衣等综合措施,一般都可以达到有效除螨防螨的目的。

参考文献:

Arlian LG, Platts-Mi lls TA.The biology ofdust mites and the remediation of mit e allergens in allergic disease.J AllergyClin Immunol, 2001, 107(3 suppl):S406-413.

崔玉宝.尘螨的生物学、生态学与流行概况.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4 , 31(6):277-28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