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前世今生的故事(八鱼李家最后的掌门人)

显赫一时、风光无限的八鱼李氏家族在变幻莫测的历史风云里,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1862年(同治元年)回汉冲突后,李氏家族趋于没落,到了清末,致远堂、永远堂、志远堂已经没了人脉,只剩了明远堂弟兄俩。这就是李树玉的儿子李佛佑,李树本的儿子李春源。

根据《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载:“本村李姓共分四门,是由树敏、树德、树本、树囗(玉)传下来的。后来各立一堂,即明远、致远、志远、永远,共有四堂。”这和村民的说法相吻合。

大荔前世今生的故事(八鱼李家最后的掌门人)(1)

《大荔县新志稿》中记载的李春源的事迹

李春源,字莲舫,生于咸丰年间,作为战乱的幸存者,李莲舫成为李氏家族最重要的传人。他的妻子是同州府出了名的美人,人称“盖同州”。“盖同州”出身大荔名门望族,她知书达理,温婉贤淑,最值得骄傲的是,她为李家生了两个儿子:庆生和惕生。在李家人丁不旺的情况下,李莲舫感到了极大的欣慰。经李氏族人商议决定,在致远堂、永远堂和志远堂三门无人的情况下,让大儿子李果如(庆生)继承致远堂血脉,让二儿子李乾若(惕生)继承永远堂和志远堂的宗嗣,一子开两门,以安慰九泉之下的祖先亡灵。

就这样,父亲为李乾若娶了两房媳妇,一个是羌白街上的大户人家的女儿,她已无姓名可考,因其个子高,后辈们称她为“高汉子婆”;另一个就是张啭宜。在为儿娶妻的喜悦里,老夫妻俩热切的期望着,期望着子孙满堂,门楣兴旺。

果不其然,大儿子李果如生了两个儿子,李莲舫高兴得为他们取名,大孙子叫李振勋,二孙子叫李扶勋。可世上的事情总是很难尽如人意,二儿子李乾若那边,继承永远堂的羌白夫人没有生育,李莲舫果断决定,把二孙子李扶勋过继给了羌白夫人,永远堂不能后继无人。谁知,继承志远堂的张啭宜只生了两个女儿,在那个男权至上的社会里,十个桃花女,也顶不了一个跛脚儿。李莲舫热切的希望破灭了。就在这时,大儿子李果如的妻子临产了,她生下了第三胎,又是个儿子。李莲舫夫妇喜出望外。给孩子起名叫李掬勋,并当即做出决定:这孩子要顶志远堂的门。

刚刚吃过了满月酒,李莲舫就把孩子抱给了张啭宜。志远堂后继有人了。这是李莲舫肩上的责任。不久,李莲舫去世了,他满意的闭上了眼睛,九泉之下,他可以坦然面对列祖列宗了。

李乾若(1875—1935)作为永远堂和志远堂的当家人,他终于有了两个儿子,李扶勋和李掬勋。不安的心平静下来。他是个文人,在同州师范任教,诗词文章,琴棋书画,莫不精通。经常和朋友们诗词唱和,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词章。他把自己的心血整理成帙,准备出版。可惜的是,1935年他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三岁。接着抗战爆发,他的诗稿几经辗转,竟被内侄丢失了。他曾经参与《续修大荔县旧志稿》的编撰,《大荔县新志稿》录用了他的诗词六首,诗风沉郁悲壮,悲天悯人,抨击时局,显示了他的胸怀和人生态度。

李乾若去世时,他的大儿子李扶勋已先他而逝,留下了他最喜爱的小孙子,四岁的李武华。二儿子李掬勋的两个女儿都在他逝世后才出生。对于孙儿们来说,爷爷给他们的印象就是爷爷当年和他的诗朋酒侣们互相唱和的词章以及绘着山水风景草虫花卉的各种扇面。还有扇面上留下的“沙苑居士”的题名。李乾若走了,留下了偌大的家业和一家老小。永远堂那边,只有羌白夫人和她的年轻的寡媳,还有四岁的小孙子武华。志远堂这边,儿子李掬勋太年轻,二夫人张啭宜只得擦干眼泪,毅然决然的承担起丈夫遽然离世留下的家庭重担。

张啭宜,字闻莺,她生于1885年,卒于1969年,享年84岁。娘家是大荔相堤村的名门大户,她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聪明端庄,知书达理,才智过人。1904年,19岁的她嫁给了李乾若。顶了志远堂的门。张啭宜皮肤白皙,眉清目秀又身材颀长,性格开朗又举止得体,举手投足间,一副大家闺秀的气质,因而深得的公公婆婆的欢心。丈夫李乾若更是爱如珍宝,他非常欣赏这个小他13岁的妻子,加之他是个文人,便经常教妻子新的文化知识,经商理念及待人接物等许多社会知识。长期在这个大家庭中的耳濡目染,张啭宜很快成长为这个家庭当仁不让的“当家二奶奶”。

当此之时,李家的商业仍是很可观的,他在同州府有钱庄叫“振丰恒”,有铁货铺叫“万顺李”,在西安有“得心承”酱菜食品加工厂,最大的商号是三原“万顺德”,“万顺德”经营的种类主要是布业、茶业、林业,烟糖业,他在东北有自己的林山,在湖南有自己的茶山,商业网点遍布湖南、湖北、贵州,西北兰州、榆中一带,当年汉口“山陕会馆”有他们忙碌的身影,1911年“山陕会馆”毁于战火。到了张啭宜当家立事时,“万顺德”已经在汉口扬子街上的“同益”公司处理商务了。李家作为陕商的重要一支——同朝商人(同州、朝邑),他们有自己的的经营模式,这就是东家出钱,不管经营,如何经营全凭商号掌柜,商业运作实行银六人四股份制,商号高级管理人员都有资格入股,年底算账分红。这些优秀的制度,使得东家在管理上更加轻松方便,游刃有余。支撑这些制度顺利执行的最关键的一环,就是用人,张啭宜作为东家二奶奶,她慧眼识人,以最大的信任把百万财产交给了外姓人,让他们放心大胆的自主经营。培养了侯天培,张承先,李香亭,吴玉麟等一大批优秀的商业领班人。就这样,商号负责人把商号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和东家捆在一起,荣辱与共。张啭宜就是这样的抓住人力资源,运筹帷幄,最大程度的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李氏商业做得风生水起,左右逢源。

那时每到年底,各商号的掌柜就齐聚李家,汇报一年的工作,商谈第二年的商业计划,这时家里便热闹非凡,高朋满座。张啭宜认真听取各路商家的汇报,按照制度,给予成绩好的商家以奖励,成绩差的并不追究责任,只是让他找出失败原因,制定出第二年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勉励他们再接再厉。这样,各路商家唯恐落后,更用心的打理自己的事业。在这个管理制度的激励下,李氏商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气象。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水利专家李仪祉正在铁镰山一带修建洛惠渠,这项惠民工程虽然得到了国民党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可因为国力贫弱,中央、地方都拿不出太多的钱来投入。而修渠工作正进行到了关键时刻,工程师张平之在修5号洞时殉职。李仪祉发誓,一定继承先烈遗志,千难万难,也要把洛惠渠修成。在这种举步维艰的情况下,他和县上官员来到了同州府李家,向当家的李老太太说明了情况。张啭宜听说这是一件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好事,渠成之后,可以灌溉千亩良田。同州乡亲从此可以有了饭吃,她毫不犹豫的一口答应下来,资助修渠一万大洋。解决了修渠的燃眉之急。从此之后,李仪祉非常感谢李老太太,年节常来拜访。多年后,两家的后代们还经常来往。

张啭宜不只是掌管商业游刃有余,支持社会事业不吝钱财,最令人敬佩的是她的深明大义,顺应潮流。解放初,张啭宜对国家的每一项政策都十分拥护,土改运动,公私合营,她没有半句怨言,积极参与,也许她觉得,把这一切都交给国家更放心,也更省心。所以当公私合营时,大华纱厂,西安制药厂等十余商家都来李家,商讨合营发展事宜,可见李家二奶奶在当时的号召力。此后,她委托“万顺德”掌柜吴玉麟考察商务,选择最佳投资方案,决定投资西北地区的短缺项目——热水瓶厂。最后,李老太太拍板定案。一年后,以李家为主(占股百分之四十)的秦岭热水瓶厂建成并正式运转,西北五省没有热水瓶厂的历史一去不返。张啭宜在处理家务方面,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持家理念。她当家时,家里有门房、马房、账房、厨房等等以及佣人几十口,张啭宜恩威并用,治理的井井有条。当时有一个佣人叫陈兴旺,是大荔盐池洼人,他13岁到李家,几十年都和李家人一起生活,李老太把他当成了儿子。解放后,他回了老家,老太太长期关注着他的生活,他病了,她派了孙儿到他家去探望,他和老伴的老时衣,都是她的孙女李映丽姐妹一手置办的。张啭宜当年从孤儿院里领回了两个女孩,她为她俩起名,一个叫喜临,一个叫福爱,作为丫鬟。后来就认她们做义女,孙儿们都喊她俩为姑。到了婚嫁年龄,老太太慎重的为他们选择了婆家,并为她们置办嫁妆,把她们当做女儿嫁出。她们都有了一个很好的归宿。民国十八年,关中遭了年馑,张啭宜和丈夫拿出了 家中的粮食,仿照先辈,在家乡沙苑一带搭起了粥棚舍饭,救活了许许多多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人们,年馑过后,乡亲们敲锣打鼓,为她家送去了“恩同再造” 的匾额,表彰他家救荒济贫的义举。在处理家庭儿女问题上,她秉持了中国传统的孝悌持家理念。她尊羌白夫人为大姐,把大姐的妹妹和自己的妹妹都接到家里来,教她们学文化,培养她们持家理事、待人接物的各种能力。妹妹们长大后,她为她们择优婚配,羌白夫人的妹妹嫁给一个姓朱的县级官员;她的妹妹嫁给在上海经商的大荔人吴承伯,两家的子女都接受了很好的学校教育,事业有成。每到年节,他们都要来探望年事已高的姨妈,这令张啭宜十分欣慰。

张啭宜对抱养的儿子李掬勋十分疼爱,送他读书,优裕的生活使他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富家公子,人称李家“三少”。母亲张啭宜看在眼里,她在孙辈的抚养上,改变了方法,不再娇惯,孙儿李武华从小就受到严格的教育,他曾就读于兰州大学,但他喜欢音乐,祖母就送他到上海音乐学院去深造,后来他成为西安音乐学院知名教授。两个孙女,李映丽和李映霞,她更是疼爱有加,即使在逃难途中,也让李映霞在当地甘肃榆中上中学。李映霞、李映丽后来都很好的完成了学业,李映霞成为中央某直属企业干部,李映丽成为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她们深厚的中国文化造诣,令人叹为观止。从中反映了祖母张啭宜培养她们的一片苦心。张啭宜自己的两个女儿,大女儿李班若,少年时被送北京学习刺绣,后嫁给了朝邑人留德学生吴家骥。抗战中,作为陕西省卫生材料所所长的吴家骥,帮助李德全女士把药品送往延安,后被国民党当局逮捕。经多方营救才得出狱。解放后,他成为第三军医大学教授,病理学家。曾给贺龙看过病,后在总后药检所退休。

二女儿李伴玲,从事画画专业,抗战中,她和三个同学在济南举办了“三女士画展”,取得成功,所得资费全部买成背心,捐给济南抗战部队。她的丈夫张亮柏是孙蔚如部队的军人,曾在中条山阻击日寇,后来转战桂林。在这里,打退了疯狂进攻的日军,受到蒋介石的嘉奖。张啭宜每天都要读书看报,了解国家大事,在她的支持下,儿子慷慨地把家藏宋元本的“廿二史”一套赠给了陕西省博物馆,省博物馆给李掬勋颁发了收藏证,还发给他一个佩戴证,只要戴上佩戴证,就可以免费随时出入博物馆。张啭宜给后辈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之后,她的儿媳当家后,也学习婆婆,把一件明代铜牛捐给大荔县文化馆,把一件酒壶状的古代铜器(弧)捐给了北京博物馆。1969年,张啭宜以84岁高龄与世长辞。几十年里,她以过人的睿智,博大的胸怀,精心经营,使摇摇欲坠的李氏家族恢复了生机,留给世人无限的启迪。

作者:王凌琴 本文内容由李张啭宜的孙子李武华、孙女李映霞、李映丽提供,李映丽提供照片。

来源:大荔县人民政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