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和宋之问的故事(因口臭被武则天拒绝的极品男宠)

武则天和宋之问的故事(因口臭被武则天拒绝的极品男宠)(1)

宋之问虽然与沈佺期齐名,但却要比沈佺期有名气的多,一是他的传说出奇的多,被后世津津乐道,可惜坏事多好事少,甚至可以说是劣迹斑斑,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人品有问题,无论怎么粉饰都不是个好人。二是他的小诗《渡汉江》不但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还成为小学生语文课本的课文,且是必背古诗词之一,因而宋之问的大名便随着中小学十年义务教育而响彻中华大地。

宋之问,字延清,名少连,初唐著名诗人。才华横溢,可惜人品却与才华成反比,只有大家想不到的,没有他做不到的,若说他文采一流,那人品就是九流,而且还是下九流。

第一,他以爱诗为借口,经常抄袭别人的诗句,便如宋之问《渡汉江》的首句“岭外音书断”就明显有抄袭沈佺期《独不见》的颈联“白狼河北音书断”之嫌。《独不见》写于武则天当政时,《渡汉江》写于武则天死后,因而时间上也成立。抄袭往好听的说是借鉴,别的诗人也常有借鉴之句,所以我们不追究宋之问这个爱好。可恨的是他竟因霸占自己亲外甥刘希夷的诗句不成,而不惜将他的亲外甥刘希夷杀死,可惜了一代才子刘希夷就这样轻如鸿毛般的死去,否则不知道还能做出多少好诗句。据元代辛文房的《唐才子传》记载:诗人刘希夷是宋之问的亲外甥,比宋之问大五岁。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25岁的刘希夷与20岁的宋之问共赴长安会考,双双考中进士。后来,刘希夷作了一首《代悲白头翁》,其中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宋之问心爱至极,当他知道刘希夷这首诗还没有给别人看过,就找到刘希夷,希望把这句诗送给他。刘希夷不好挡老舅的情面,答应给他,后来确又反悔了,弄的宋之问名声狼藉。宋之问一怒之下,竟派家奴用土袋子将自己的亲外甥刘希夷压死。刘希夷死时还不到30岁,可谓是英年早逝,可惜之极。

武则天和宋之问的故事(因口臭被武则天拒绝的极品男宠)(2)

第二,自荐枕席,阿谀奉承。宋之问人品虽然不好,但却才华横溢,而且姿容貌美,武则天很欣赏他,经常在朝会宴游时让他陪伴。宋之问便因此生出了歪心思,自觉仪表不凡,姿貌雄伟,便也想像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兄弟一样,给武则天当男宠,并写了“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的诗句自荐枕席,期盼自己也能爬上武则天的龙床。谁知武则天嫌他口臭,这让宋之问后悔莫及,羞愧难当,从此宋之问高价从药铺里买来鸡舌香天天含在嘴里,也断绝入宫的念头。可是大家想想,要离的多近才能知道对方有无口臭,我们普通人对面说话的距离基本都闻不到,何况武则天是女皇,宋之问是臣子,两人若没什么,一个在龙座上,一个在台阶下如何能知道对方口臭否?所以说武则天和宋之问就是没有真怎样,十之八九也是暧昧过。

而终究没有爬上龙床的宋之问退而求其次,倾心媚附武则天的内宠张宗昌、张易之兄弟,为他们写了一些歌功颂德的诗文。有一次,张易之内急撒尿,宋之问急忙手拿尿壶恭恭敬敬地侍候着,为当时朝野所耻笑。

第三,恩将仇报,卖友求荣。 武则天死后,宋之问因受张易之张宗昌兄弟谋逆案牵连而被谪贬泷州。可他不但不知悔改,还偷偷逃回神都洛阳,藏在好友张仲之家里。有一天,当他听说到好友张仲之想去暗杀佞臣武三思,马上置友情于不顾,偷跑去向武三思告密,张仲之因而被抄家问斩。宋之问却因出卖朋友张仲之有功,被朝廷赦免,还晋升为鸿胪主薄。这件事,新旧唐书均有记载,可谓铁证如山,不得不令后人感到耻辱与不齿。

我们说了这么多宋之问的缺点,那他有无优点呢?有,最突出的就是与沈佺期一同定型了“律诗”的规格,

宋之问和沈佺期他们两做考功员外郎之前(就相当于现在教育部下属的招生办主任,但他们招的是官员而不是学生。),根本就没有“律诗”这一叫法。直到他们两都做了“知贡[举”即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官员,为了统一“评分标准”,不得不在格式、声韵方面制定一套严格的衡量尺度,才出现了“律诗”。

且宋之问的五言诗写的极好,被赞誉为“其时无人能出其右”就是在当时五言诗没有人能比他做得好了。

武则天和宋之问的故事(因口臭被武则天拒绝的极品男宠)(3)

下面我们就选读一首宋之问的五言诗,也是大家所熟知的《渡汉江》

《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赏析

这首诗大约写于公元705年。宋之问媚附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武则天死后,唐中宗将宋之问贬为泷[shuāng]州参军。泷州在岭南,唐时,属于极为边远的地区,贬往那里的官员因不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活习俗,往往不能生还。神龙元年(705年)十月宋之问过岭,次年春即冒险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下了此诗。

全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地刻画了诗人久别还乡,即将到家时的激动而又复杂的心情。言语浅显易懂,意思却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矫揉造作,自然至美。 标题中的汉江:是指汉水。长江最大支流,源出陕西,经湖北流入长江。

前两句“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书:信。)宋之问被贬斥到蛮荒之地,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诗人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蛮荒期间的孤独、苦闷之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此诗人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第三、四两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是描写诗人逃归途中的心理变化。“近乡”交代诗人因长期不知家人消息而逃离贬地,走近家乡。所谓“情更怯”,即越接近故乡,离家人越近,担忧也越厉害,简直变成了一种害怕,怕到“不敢问来人”。(这里的来人:是指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按照常情,这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诗人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规定情景”。因为诗人贬居岭外,又长期没有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家人由于诗人的牵累而遭到不幸。“音书断”“复历春”这种思念随着担心同时的到来,形成急切盼回家,又怕到家里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在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情更怯”与“不敢问”更能体现诗人此际 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愈接近重逢,诗人便会愈发忧虑,发展到极端,这种忧虑就会变成一种恐惧、战栗,使之不敢面对现实。

诗人正是这样逼真地再现了特殊境遇下,对家人的入骨关爱,吟咏出人类心灵的良善韵律,从而引起了千古的共鸣。只是这种境遇的造成,诗人难辞其咎。在这一点上,后来杜甫的“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述怀》)写战乱中担忧家人,至于不敢面对吉凶未卜的“消息”。则更有时代感,更耐人寻味。

此诗不仅有巧妙的抒情艺术,而且有更深刻的体会。作者用逐层递进的追述,交代了背景之后,立即直抒胸臆,不加保留地倾诉出矛盾心理和痛苦心情。但是,读者却必需经过一番认真的咀嚼,才能感受到这种特殊的心理状态,达到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这种高度简洁的抒情手法,使作品用最省略的语言,获取了极为深远的艺术效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