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品读感悟(浅读消遣细读回味)
《俗世奇人》是我在咪咕阅读看书时,APP根据喜好给我推送的。
随手点开,本是打算看看这本书有多俗,有多奇。
一点开书,就被大冯描述的天津卫深深吸引。鱼龙混杂的天津卫,刚烈的原住民碰撞上热热辣辣的民风,简直不要太精彩,真真像黛玉初读《西厢记》那般一时间竟无法释手,一气通读完,岂一个爽利能形容,就像吃了一道绝佳的下酒小菜,入口全是惊喜,回味自带余香,堪堪的佩服不已。
“ 码头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开篇这段话,带着浓浓津味儿铺面而来,好似着长衫的老评书艺人,打着竹板儿,娓娓道来。
民俗的魅力,在《俗世奇人》一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一十九个人物个个痛快又鲜明的展开在读者眼前。刷子李、贺道台、蓝眼、背头杨、蔡二少爷、青云楼主、泥人张、大回、刘道元、绝盗、好嘴杨巴、冯五爷、小杨月楼、酒 婆、张大力、华大夫、 小达子、苏七块,个个都活赛演了出戏般生动。底层小人物独有的小智慧、大侠义,或狡黠,或洒脱,或警醒,或质朴,带着不加修饰的原生态的野性,又囿于中华文化的底根里,不由得直拍大腿,赞一个好!
最让人回味的,是冯先生在描述这些奇人俗事时的视角,既有原生态赤裸裸的的坦诚,又于文字笔触间沉淀着一股子对世间万物的包容理解和思考。是阅尽千帆后的淡然,是看遍红尘后的会心,带着悲悯赤诚和对生活无尽的爱与向往。
在一些只言片语中,得窥冯先生的“悟”——
1、“闲言碎语:干什么都能成“精”,今儿咱们选了这篇放在“财富频道”上,就是想让几位瞧瞧,活个心眼儿就是钱。虽说,故事里这主儿的手段有点儿黑,但那点子您还真得学着点,省得让人蒙。”
2、“能人全都死在能耐上。”
3、“要论混混儿的性子,不管文武,全一个混样。”
4、“天津卫的盗案千奇百怪,这一桩却数第一。偷盗的居然做了人家的“爹”;被盗的损失财物不说,反当了“儿子”,而且还叫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来。若是忍不住跟人说了,招不来同情,反叫人取笑,更倒霉。多损,多辣,多绝——多邪!”
5、“自此,杨巴在天津城威名大震。那“杨家茶汤”也被人们改称做“杨巴茶汤”了。杨七反倒渐渐埋没,无人知晓。杨巴对此毫不内疚,因为自己成名靠的是自己一张好嘴,李中堂并没有喝茶汤呀!”
6、“念书得信书。他连念书的人能耐还是不念书的人能耐都弄不清,哪还会有念书的心思?”
7、“到底骗人不对,还是诚实不对?不然为嘛几十年拿假酒骗人,却相安无事,都喝得挺美,可一旦认真起来反倒毁了?”
8、“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没有悲秋伤春,不带一丝说教,也不掺杂个人情绪。轻轻的点上一句,便在心中起了涟漪。
嬉笑怒骂皆文章,世事洞明真智慧。
冯先生在后记里言:“倘若再写,算我无能。这份儿洒脱性子,也算一个大俗大雅的奇人了!
在咪咕阅读看这本书,只要开个VIP就可以免费阅读下载,放在书架,得闲信手翻看一二,人生快意尽在于此。我准备买本纸书细细翻看,又看了一下我开通的咪咕中信书局会员,每月赠送的兑书券可以领取此书,哈哈一笑间,觉得俗世,真真大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