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再审格式的范例(如何制作再审申请书)

一般一个民事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后即告终结,但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错误,维护公平正义,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审判监督程序,该程序旨在发现已经生效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存在的错误,并纠正相应的错误。审判监督程序可以经由当事人申请,并经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审查后启动。

作为当事人,该如何提出审判监督申请,启动该程序呢?

壹 | 再审申请书的作用

再审程序是审判监督程序的一种,其作用在于发现并纠正已生效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中存在的错误。而实现这一目的需要经历两个阶段,即再审启动阶段和再审审查阶段。只有符合再审启动的要求,案件才能进入再审审查程序,才有机会发现并解决问题。

因此,再审申请书蕴含了两个方面的作用,即再审申请书,既是申请启动再审程序的申请书,又是申请纠正错误裁判结果的申请书

贰 | 再审申请书的构成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民事再审申请书模板:

申请再审格式的范例(如何制作再审申请书)(1)

民事再审申请书大体由七部分组成:

“标题、当事人信息、请求被监督的案件、再审请求、再审理由、受理法院、落款”

1.“标题”,写明“再审申请书”即可。

2.“当事人信息”,包含案件所有的当事人,其中提起再审申请的人称为再审申请人,再审申请人认为不应当依照生效判决享有权利的人为被申请人,其他当事人按照原审身份列明即可。需要说明的是,称谓后边需要注明各自在原审程序中的地位,如果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理,则需要分别注明在两级法院审理中的地位。

3.“被再审的案件”,按照模板中的固定格式书写,注明出具生效判决的法院信息、案号、案由即可。

4.“再审请求”,因为再审申请书肩负着两个任务,所以再审申请既要充分表达启动再审审理的意愿,又要充分表达纠正原生效判决错误的意愿

5.“再审理由”,再审申请人应当充分表达提出请求的原因,其对象是原审判决和审理程序。

6.“受理法院”,与一审案件和二审案件由特定法院受理不同,再审申请可以由作出生效判决的法院受理,也可以由作出生效判决的上一级法院受理。但在实际中,如果当事人双方均为公民,则再审申请应向生效判决作出的法院提出,除此之外,则应当向作出生效判决的上一级法院提出。

7.“落款”,由再审申请人手写签名捺印并注明实际提交日期即可。

叁 | 如何书写再审请求

再审请求 再审请求,包含对启动再审的请求和纠正原审错误的请求。

可以通过写明“依法裁定对本案再审”,表达出对启动再审程序的意愿

而对于纠正原生效判决错误的意愿,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予以论述。这里以一审被告为例,作简要的列举说明:

  1. 如果案件只经历了一审审理程序,那么可以直接写明请求撤销一审判决,并作出改判即可;
  2. 如果案件经历了二审程序,则需要区分二审的结果:

(1)如果二审维持了一审判决,则可以写明请求撤销一、二审判决,并作出改判;

(2)如果二审对一审判决进行了变更,则可以写成撤销二审判决,并作出改判或者变更二审判决。

肆 | 如何写再审理由

再审理由 再审理由,包括启动再审的理由和纠正原审错误的理由。

对于再审理由,既要体现出生效判决存在的错误,又要说明该错误所产生的影响。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规定了十三种应当进入再审审理程序的情形,该十三种情形充分展现了审判活动和裁判结果可能存在的错误。

在书写再审理由时应当直接展现能够证明原审错误的证据,如依据新的证据提起再审的,则应当直接指出新的证据是什么,而对于不宜直接展现的,则可以通过论证说明指出生效判决存在的错误。

在指出生效判决存在错误后,还应当充分说明该种错误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如该错误导致原判决据以作出判决的基本事实错误;剥夺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严重损害司法公正等。通过充分的论证说明,使法官形成内心确信,进而促进再审程序的顺利进行。

伍 | 修改再审申请书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再审程序是对已经发生的所有的诉讼行为的监督,是诉讼程序中最严格的程序。但在再审启动阶段,人民法院并非必须要对当事人进行询问,因此申请人需要在申请书中做详细的说明论述。但即便如此,也应当注意申请书的逻辑性,并确保申请书的内容言之有物。

制作完成再审申请书后,应当及时提交再审申请,避免因此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诉讼活动是一个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的活动,诉讼活动是国家公权力行使的重要途径。作为普通人,一旦参与到诉讼活动中,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慎重行使权利,才能真正做到依法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制作一份个性化再审申请书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END

搜索“半打笔记”

法律知识分享平台

维护权利 | 防范风险 | 明晰权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